德萊葉·卡爾·西奧多

德萊葉·卡爾·西奧多

卡爾·西奧多·德萊葉(Carl Theodor Dreyer,1889年2月3日-1968年3月20日),丹麥電影導演,生於哥本哈根丹麥藝術電影創始人之一。一生共導演了23部影片。,(多數是默片,最後四部影片是有聲片);他寫的劇本拍成了49部電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萊葉·卡爾·西奧多
  • 外文名:Carl Theodor Dreyer
  • 國籍:丹麥
  • 出生地:哥本哈根
  • 出生日期:1889年2月3日
  • 逝世日期:1968年3月20日
  • 職業:導演
  • 主要成就: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導演之一
  • 代表作品:《聖女貞德蒙難記》《吸血鬼》《諾言》
個人生平,創作歷程,作品年表,進入電影界,成名,遠離電影,成熟期,特點,《葛楚》哲思,題材,電影語言,反商業,影像,佳作評析,作品年表,

個人生平

德萊葉影響了很多導演,其中包括一些著名電影大師,例如羅伯特·布列松拉斯·馮·特里爾西奧·安哲羅普洛斯。1919年導演了第一部影片《總統》,片中,德萊葉運用了蒙太奇特寫鏡頭等藝術手段。隨後攝製的影片《撒旦的日記》分為4段:基督受難;中世紀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法國大革命和1918年芬蘭的反革命運動。他以這部影片證實:不公正的根源是政治上和宗教上的偏執性。1928年,他在法國拍攝了《聖女貞德受難》,這部影片被稱為世界十大最佳影片之一。這位受到天主教會和英國占領軍折磨的民族英雄的鬥爭和犧牲,被表現為一種對進步的道德因素同教會和國家的慘無人道的法規之間的衝突的象徵。影片的藝術特點是構思嚴謹,寓意明確,注重角色的外形與內心刻畫。納粹占領丹麥期間,德萊葉拍攝了其最卓越的影片之一《憤怒的日子》,本片敘述了17世紀發生的一宗有關妖術的案件,其情節之奇特讓人驚嘆,含有很深的寓意。1955年拍攝了影片《諾言》,並因本片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大獎。影片表現出一種尋神派的傾向以及對所謂“奇蹟”的一種耶穌化的、神秘主義的理解。

創作歷程

諾言》德萊葉在Nordisk公司的工作範圍很廣,從剪輯、編劇到技術指導。剪輯部的工作使他獲益匪淺,後來他成了該部門的主管。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被問及是否有意執導一部電影。德萊葉欣然接受了,他將KarlEmilFranzos的小說改編為一部老式情節劇—— 《審判長》。
德萊葉是以他的第七部長片《主人》(Master of the House)引起興業製片廠注意的,這部影片1925年在法國轟動上映,大獲成功。興業和德萊葉簽下優厚契約,允諾他隨心所欲地自主拍片。擺在德萊葉面前可供選擇的有幾個歷史題材,包括法國著名的梅第奇王太后和瑪麗·安托萬王后的幾個故事,但德萊葉最終選擇了數年前被羅馬天主教廷平反的“聖女貞德”。
追求完美的德萊葉對待任何細節都十分嚴苛,他鑽進故紙堆里深研中世紀的歷史知識,影片所用道具、服裝的設計、場景的搭建是一個冗長的過程,劇組的美工師是憑表現主義電影《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名揚天下的赫曼·沃姆(Hermann Warm),沃姆為《聖女貞德》(The Passion of Joan of Arc)建造的縮微城堡景觀大概是當時歐洲最巨大、最奢侈的布景。外牆堅固厚實,需要支撐浩繁的照明設備及工作人員,內牆是裝在軌道上可以靈活移動的。《聖女貞德》最後耗資近1000萬法郎,成為當時法國最昂貴的影片之一。
德萊葉在片中採用的手法大膽,最著名的便是貞德大量的面部特寫鏡頭,導演後來陳述自己對人臉的迷戀,認為電影中需要對臉進行永無止境的探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十分誇張的攝影角度和超快剪輯,平均每個鏡頭只有4秒鐘,遠遠超過那個年代的平均程度。這些技術上的特別處理把貞德從彷徨恐懼到慷慨負難的心理演變外化,讓人仿佛能夠觸摸到女英雄真實的靈魂。
然而,種種因素造成了《聖女貞德》的票房大敗。雖然事實上德萊葉並沒有想花千萬法郎拍一部所謂的“藝術片”,但在發行上卻被定位為曲高和寡的藝術片。從商業上看,在無聲電影時代的末期花費巨資拍默片本就是錯誤的投資行為(影片開拍時好萊塢還沒有發明有聲技術),雖說剛剛誕生的有聲片還極不成熟,但卻一下子吸引了所有觀眾的興趣,默片走向衰亡已然是不可抗拒的趨勢。再加上有評論家鼓譟丹麥人不可能拍好法國的民族英雄,最終《聖女貞德》的票房收入非常慘澹。
興業製片廠同時承受著《拿破崙》和《聖女貞德》兩部巨片的失敗,與德萊葉的片約剛剛履行一部,就無力再繼續下去。
20年代末風行法國的超現實主義在隨後的幾年影響了德萊葉,這類影片往往打著藝術探索的旗號,根本難以從市場上收回投資,所以創作者都需要自籌資金,像讓·考克多和雷內·克萊爾的背後都有貴族世家支持。德萊葉找到一個狂熱愛好電影的貴族尼古拉斯·德·岡茲堡男爵投了一小筆錢,拍攝帶有超現實色彩的《吸血鬼》(Vampyr)。
各種吸血鬼故事在歐洲流傳上百年,德萊葉的影片主要是基於作家勒法努(Sheridan Le Fanu)的小說《吸血鬼卡米拉》(Carmilla)改編。為了改變《聖女貞德》“失敗”的風格和避免被人譏笑為“聖徒導演”,德萊葉在《吸血鬼》(Vampyr)里完全放棄了大特寫、快速剪輯的熱烈風格,更加偏向行雲流水般的長鏡頭,片中貫穿的情緒也變得冷靜、疏離。
投資人岡茲堡男爵同時擔綱主角,其他演員也多為業餘,和《聖女貞德》一樣,拍攝又持續了足足一年。名義上這是德萊葉的第一部有聲片——實際上採用的還是默片形式,除了少數地方出現了幾次口齒不清的對話。由於影片是德國投資,在法國拍攝,為了兼顧各方,必須拍英語、德語、法語三個不同語言的版本。不可能找到那么多同時掌握了這三門語言的演員,所以這也是儘可能減少開口說話的原因之一。《吸血鬼》一片當然是後期配音,一旦有演員講話的場景,都會一式一樣拍上三遍,為的是模擬三種語言發音的口形。
德萊葉·卡爾·西奧多
從《聖女貞德》到《吸血鬼》,為德萊葉掌鏡的一直是魯道夫·馬特(Rudolph Mate)。《吸血鬼》大部分時間仍採用德萊葉擅長的室內劇形式,少量外景一律在清晨薄霧籠罩下拍攝,這為畫面帶來了特殊的朦朧灰暗效果,模糊了現實與夢境的界限。影片開場,喜歡探究神秘文化的艾倫·格雷四處漫遊,走到一家旅店投宿,這組鏡頭在拍攝時間上也是最早,攝影師馬特在燈光上的失誤卻成就了一段影史佳話。觀看樣片的時候,德萊葉發現這段戲發灰的色調正是他追求的理想狀態,按理說,正常情況反而是拍不出這樣效果的,他和馬特決定將錯就錯,每次都在攝影機鏡頭的上方掛上一盞蒙上黑紗的燈,就這樣一路拍了下來,真是“弄拙成巧”。
影片最令人拍案叫絕的段落是對主人公噩夢的描繪,可以說德萊葉使電影觀念進入了一個新的層次。

作品年表

進入電影界

1912年在哥本哈根的北歐電影公司工作,曾擔任字幕說明撰寫員、剪輯員、編劇。
1919年開始做電影導演,他執導的第一部故事片《大總統》ThePresident利用了蒙太奇的藝術手法和特寫鏡頭。

成名

1921年他拍攝的影片《撒旦的日記》BladeafSatansbog受到爭議,他表達了“不公正的根源是政治上和宗教上的偏執性”,不少人認為此片對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和芬蘭1918年的工人革命作了歪曲。
1925年《主人》(MasteroftheHouse)。這部影片是德萊葉的第七部長片,在法國轟動上映,大獲成功。引起Sociétégénéraledesfilms製片廠注意,製片廠和德萊葉簽下優厚契約,允諾他隨心所欲地自主拍片。德萊葉最終決定拍攝聖女貞德的故事。
1927年,《聖女貞德的受難》ThePassionofJoanofArc完成。這部影片被稱為世界十大最佳影片之一,在世界電影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的影片,在內容上和導演攝影技術上都有新的探索。

遠離電影

1932年一個狂熱愛好電影的貴族JulianWest男爵給德萊葉投了一小筆錢,拍攝帶有超現實色彩的《吸血鬼》Vampyr-DerTraumdesAllanGrey,但事實證明,《吸血鬼》是德萊葉電影生涯中最沉重的一次打擊,他患上嚴重的神經衰弱疾病,在歐洲再也找不到任何投資人,德萊葉黯然回到丹麥,重操舊業做記者去了。從此放棄電影事業達10年之久。

成熟期

1943年《憤怒的日子》Vredensdag(此時正值納粹占領丹麥),德萊葉重返影壇,拍攝了丹麥當時最著名的故事片《憤怒的日子》,其情節之奇特讓人驚嘆,含有很深的寓意。劇本根據H.W.強生的長篇小說改編,取材於發生在挪威17世紀的一樁“女妖案”的傳說。
1955年《諾言》Ordet,劇本根據丹麥作家K.蒙克的神話劇改編,本片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大獎。
40-50年代,德萊葉還對丹麥紀錄電影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拍攝的紀錄片有《支援母親們》(1942)、《丹麥農村教堂》(1947)、《托爾瓦爾德森》(l949)、《斯托爾斯特粵姆大橋》(1950)、《城堡里的城堡》(1954)等。
葛楚》Gertrud(1964),德萊葉最後一部影片。獲得威尼斯電影節國際影評認獎。

特點

《葛楚》哲思

德萊葉電影在20年代顯示出別具一格的哲人氣質,他將電影當作自己思考人生的工具。他的電影中充滿了宗教意識和哲學思考,他信奉上帝但反對教條化的宗教,他的電影多解析人在宗教信仰和個人慾望方面的困惑;他的電影具有先驗主義的色彩,反映了他樸素的人文精神。20世紀五六十年代之前,像德萊葉這樣的思想性占主要地位的電影還不多。

題材

他對神秘主義、人類心理世界、倫理問題等題材有偏好。

電影語言

德萊葉的創作表明他具有高深的電影專業修養,善於使各藝術要素結合為統一的整體。為了最充分地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他採用了富有表現力的特寫鏡頭(特別是默片時期)、富於聯想的蒙太奇。德萊葉創作後期,鏡頭穩定,風格內斂,顯得沉靜而孤獨。

反商業

德萊葉的電影對純粹影像的追求到了幾近苛求的地步,他以精益求精而著稱,造成他一再延宕拍攝時間,這就不可避免地引發了他與想賺錢的製片方的衝突。他的影片的票房總是呈低迷狀態。德萊葉是一位違背所謂時代精神的大師,是一位叛逆者,或者說是一位殉道者。

影像

德萊葉電影的布景十分考究;比如喜歡在拍攝真實外景的時候,充分展現大自然的美,在他的鏡頭裡,一草一木都顯得生氣勃勃;在室內景方面,德萊葉很注意布光,人物造型尤其是面部的光線美若雕塑。

佳作評析

《聖女貞德的審判》
La Passion de Jeanne d' Arc(1928)
經典:法蘭西民族女英雄貞德的故事自電影誕生以來多次被搬上銀幕。法國、美國、義大利、德國、俄羅斯、阿根廷甚至日本在電影早期都拍攝過聖女貞德的故事片。然而沒有一部在藝術的獨創性和對電影藝術史的貢獻方面能與本片相比。影片在電影史上有著獨一無二的美學價值和風格特性,整部給人以強力的震撼和視覺衝擊,而音樂以彌撒曲和聖詠為主,表達了悲憫和救贖的主題。影片融和了表現主義和神秘主義的敘事風格,以大量具有鮮明個性的人物造型突出了雙方立場的對立和不可調和性。
特色:在長達110分鐘的放映時間內,幾乎全部是特寫和大特寫,對於人物面部表情的刻畫細緻到了極點。對此導演德萊葉的解釋是:人的面部表情才是揭示人物內心世界的窗戶。事實也的確如此,對於人物靈魂世界的深層探索,給影片蒙上了一層神聖的宗教色彩,散發出一種獨特的藝術魅力。影片的這一創造性的實踐,堪稱空前也可謂絕後。有評論家稱其為“電影史上探索人的靈魂的密度最大的一部影片”,不是沒有道理。
人本主義:技術上的特別處理把貞德從彷徨恐懼到慷慨負難的心理演變外化,讓人仿佛能夠觸摸到女英雄真實的靈魂。把貞德作為一個“人”而不是“英雄”來做真實的表現。在這裡,貞德有堅定的信仰,也有彷徨和掙扎;她有過怯懦和退縮,然而最終還是選擇了擁抱死亡。如此客觀評判一位英雄,使影片閃爍著耀眼的人性之光。
關於這個版本:本片於1928年4月21日在哥本哈根的Palads Teatret劇院首映。據Charles Tesson說這是唯一一個經過公眾放映的完整版本。在巴黎,雖然有過一些小規模的放映活動,但由於民族主義者的示威抗議,直到10月25日,人們才得以在Cinema Maricaux欣賞到這部影片。法國人對這部影片持懷疑態度的,因為大家不相信一位外國的非基督徒導演能夠真正向人們展示聖女貞德的秘密。何況Dreyer用的是美國的影星。儘管不能阻止影片的製作,教庭的教皇仍然對其作了一些刪節,而政府的審查更是把它改的面目全非。這些改變並沒有徵得Dreyer的同意。這些改變“如此嚴重以至於觀眾只能看到一部煩人的基督教會宣傳片,其中Rouen火刑的那一段更是變得難看得可憐。”1928年12月6日,一場大火燒掉了《聖女貞德的審判》原版的負片,只留下一些殘存的拷貝。Dreyer也幾乎被這場災難擊垮。但是,Dreyer還是想出了一個儘管不是太完美的方法。追求完美主義的他,一貫以強迫演員重拍而著名。結果,Dreyer竟然奇蹟般的重新拍攝出了一個全新的版本。Dreyer和剪輯師Marguerite Beauge用一個舊版的拷貝作比較,讓這個新的負片幾乎和原版每個鏡頭都吻合,而且很多地方都一模一樣。儘管如此,Dreyer當然還是難免有所失望。然而不久,這個負片遭受了相同的命運。1929年,在G.M. de Boulogne-Billancout的實驗室,又一場大火讓這個負片也消失了。隨著時間的流逝,第一個版本的拷貝越來越少,而第二個版本的更是鳳毛麟角。這部默片時代最偉大的傑作之一似乎難逃厄運了。1951年,法國電影史學家Lo Duca在Gaumont工作室的屋頂發現了一個保存極為完好的負片,後被認定為Dreyer拍攝的第二版本。原來此片在1929年的大火中並沒有被吞噬。不幸的是,Duca在母帶上進行了許多自以為是的剪輯。Duca這一版本流傳了很多年,同時也備受Dreyer憤怒的指責。丹麥電影學院的Arnie Krogh接手準備從所有現有版本中製作出一個“最佳猜測”版。他主要用的是從荷蘭運來的一個第二版本的拷貝以及一個館藏於倫敦的國家電影資料館的版本。倫敦版的拷貝比原版丟失了近190個鏡頭以及一大堆的字幕。儘管如此,這個版本里卻隱藏了一些從未在其他版發現的鏡頭,這些鏡頭到底屬於不屬於原版,當時無人可以解答。30年過去,終於在1981年,挪威Oslo外一家名叫Kikemark Sykehus的精神診所中,一位工人在打掃衣櫥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些膠片盒。它們被送到挪威電影學院,卻在那裡被擱置了三年而無人問津。直到被打開時,大家才發現裡面不但有《聖女貞德的審判》的原版拷貝,而且還有丹麥審查員在原封的紙上加蓋的印章以及日期:1928年。這個印章表示該拷貝沒有任何改動。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完整保存且未經任何修改的原版。這個版本直接寄到哥本哈根,而且丹麥審查局不要求對此片進行任何修改。
製作:追求完美的德萊葉對待任何細節都十分嚴苛,他深入典籍中研究中世紀的歷史知識,影片所用道具、服裝的設計、場景的搭建是一個冗長的過程,劇組的美工師是憑表現主義電影《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名揚天下的赫曼·沃姆(Hermann Warm),沃姆為《聖女貞德》建造的縮微城堡景觀大概是當時歐洲最巨大、最奢侈的布景。在當年簡陋的攝影條件下攝影師Rudolph Maté卻拍出了令人震撼和經典的畫面,強力的造型對比顯示了人物的形象和他們的取向,場景的凝重和靜默代表了一種宗教感和宿命感。整部片子的布光充滿了藝術的完美性和造型的完美,如同古典派的肖像油畫,鮮活反映了人物的個性。
票房:種種因素造成了《聖女貞德的受難》的票房大敗。簽約公司單方面解除了和德萊葉的契約。
意外:世界戲劇大師——“殘酷戲劇”的代表人物安托寧·阿爾托AntoninArtaud在片中飾演同情貞德的僧侶。這可能是我們唯一能一睹大師風采的電影影像。
《吸血鬼》
Vampyr - Der Traum des Allan Grey(1932
吸血鬼的傳說在西方流傳已久,德萊葉主要基於作家勒法努(SheridanLeFanu)的小說《吸血鬼卡米拉》(Carmilla)改編。
投資人Julian West男爵同時擔綱主角,其他演員也多為業餘。為了改變《聖女貞德》的商業失敗和避免被人譏笑為“聖徒導演”,德萊葉在《吸血鬼》里在影像上做了徹底的自我顛覆,他完全放棄了大特寫、快速剪輯的強烈風格,反而偏向行雲流水般的長鏡頭,片中貫穿的情緒也變得冷靜、疏離。和《聖女貞德》一樣,影片拍攝時間也持續了足足一年。同樣遭遇商業失敗,但多年之後此片被譽為影史上最出色的恐怖片之一。
《憤怒的日子》
Vredens dag (1943)
德萊葉43年的異色之作,被認為是繼《聖女貞德的審判》之後德萊葉最出色的一部作品,有宿命論色彩,人物刻畫極為細膩。
因為影片內容包含了亂倫和中世紀的火刑等場面,五年後才獲準在美國上映。
《諾言》
Ordet(1955
德萊葉對宗教與信任的一次個人的闡釋,古典而優美。根據卡基.芒克的戲劇改編。
此片獲得1955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1955年哥本哈根Bodil獎、1956年金球獎、1957年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
諾言》是德萊葉風格的集大成者,也是他心中“最合諧的電影”,在世界範圍內產生深遠的影響,其中不乏像安哲羅普洛斯、特呂弗等著名導演。安哲羅普洛斯自述看完德萊葉的《諾言》“興奮了三天,好象病了一場,但很幸福。恰似第一次聽維瓦爾蒂的雙‘曼陀鈴協奏曲’”。他感慨世界上怎么會有這么完美的事情。
《蓋特爾德》
Gertrud(1964
這是德萊爾的最後一部作品,當時他已75歲,影片的風格盡顯靜謐和超脫,影片探討了女性生存的問題,結局出人意料,因為帶有悲觀的宿命意識。
曾遭到首映觀眾的排斥。1965年獲得威尼斯電影節國際影評認獎。
影片多採用中景長鏡頭,儘量避免移動和外景。

作品年表

Gertrud /葛楚(1964)
Ordet / 詞語 /諾言(1955)
De nåede færgen / They Caught the Ferry (1948)
Kampen mod kræften / The Struggle Against Cancer / 抗癌(1947)
Vredens dag / 復仇之日(1943)
Mødrehjælpen / Good Mothers/賢妻良母 (1942)
Vampyr - Der Traum des Allan Grey / 吸血鬼 (1932)
Passion de Jeanne d'Arc,La / 聖女貞德蒙難記 / 貞德的激情(默片)(1928)
Du skal ære din hustru /Master of the House /一家之主 (1925)
Die Gezeichneten / Love One Another / Elsker Hverandre /標號人 (1922)
Der var engang / Once Upon a Time / 逝去的時光 (1922)
Blade af Satans bog / Leaves from Satan's Book / 撒旦日記 (1921)
The President /Præsidenten/總統 (191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