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行前必讀,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如何到達,地理,歷史,來源,世紀念雕塑,紀念雕塑,雕塑重建,旅遊和文化,
地理
歷史
來源
1216年,特里爾的大主教和選帝侯特奧德里希·馮·維德(Theoderich von Wied,約1170年—1242年3月28日)調遣條頓騎士團來科布倫茨,並出於保衛當地醫院的考慮,將當地的教堂和醫院贈予他們。條頓騎士團在摩澤爾河和萊茵河河口的領地建立了“德意志莊園”(德語:Deutschherrenhaus)。
世紀念雕塑
1888年德意志帝國的首任皇帝威廉一世去世以後,德意志帝國上下萌發出了為他建造紀念雕塑的想法,以感謝這位德意志皇帝在1864年、1866年和1871年的三場戰爭中為德國統一所作的戰鬥。德國各地紛紛申請在自己的城市建造他們皇帝的雕塑,科布倫茨也是其中之一,年輕的皇帝威廉二世在1891年最終決定選擇位於萊茵蘭的科布倫茨,塑像的具體位置選擇在摩澤爾河和萊茵河的交匯處。建造塑像所需的一百萬金馬克由全國性的募捐籌集而得,1897年8月31日,威廉二世親自為威廉一世雕塑揭幕,雕塑的設計者是德國建築師布魯諾·施米茨(Bruno Schmitz,1858年11月21日—1916年4月27日),雕塑總高37米,其中騎馬像高14米,雕塑中的威廉一世皇帝身著將軍制服和迎風飄揚的大衣,身旁的天使一隻手牽著駿馬,另一隻手拿著墊褥和皇帝的皇冠。雕塑前方雕刻有德意志帝國鷹鷲,它抓著蛇並喝叱著敵人,以此表現威廉一世的威嚴。雕塑底座上方刻著科布倫茨詩人馬克斯·馮·申肯多夫(Max von Schenkendorf,1783年12月11日—1817年12月11日)“給祖國的春天問候”(德語:Frühlingsgruß an das Vaterland)一詩中的最後兩句:“只要團結和忠誠,帝國將永存不滅”(德語原文:Nimmer wird das Reich zerstöret,/ Wenn ihr einig seid und treu!)。這座雕塑與同時代建造的其他威廉皇帝雕塑,構成了“威廉時代精神”,受到極大的好評。但是德意志帝國滅亡以後,批評之聲接踵而至,民主主義者認為它是對昏庸君主制度的個人崇拜,和平主義者將其看作是威廉軍國主義和強權抱負的化身。
紀念雕塑
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前的1945年3月16日,威廉一世騎馬雕塑被美國軍隊的大炮嚴重損壞。據史料記載,是艾森豪下令進行摧毀的,因為他擔心德國士兵以紀念雕塑為掩護進行反擊。在美國軍隊的炮火之下,散落的雕塑從底座上摔下掉進萊茵河,銅製雕塑最終被完全拆除並融化,僅存威廉皇帝的頭像現存於科布倫茨的萊茵河中游博物館中。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國占領軍曾計畫徹底拆除雕塑的底座,並用一座代表和平和人民友好交流的雕塑代替,但是由於資金不足,這一計畫並沒有付之實現。
柏林圍牆倒塌後,雕塑旁豎立起三塊柏林圍牆存留的水泥磚,上書“紀念在德國分裂中遇難的人們(1953年6月17日—1989年11月9日)”。成為“德國統一警示”的又一紀念。
雕塑重建
1990年兩德統一後,雕塑不再具有作為警示碑的作用,對於是否要重建這座威廉一世騎馬雕塑,引起了激烈的爭論,支持重建者認為騎馬雕塑作為科布倫茨城市的象徵將給旅遊業帶來正面效應,而反對重建者則批評當今仍對皇帝的敬拜不合時宜,而且威廉一世對1848年三月革命的血腥鎮壓更使得他得到“霰彈親王”的惡名。最後雕塑所在的萊茵蘭-普法爾茨州將是否重建的決定權交給科布倫茨市,而科布倫茨接受了當地出版商泰瑟恩夫婦表示的捐資,重建雕塑。新建的雕塑不再使用銅製,而是改用不銹的青銅。
旅遊和文化
景點信息:
地址:摩澤爾河與萊茵河交匯處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全天
交通:在柯布林茲觀光碼頭沿萊茵河岸向北步行即達。
德意志之角旅遊景點簡介:
1216年,特里爾的大主教和選帝侯特奧德里希·馮·維德(Theoderich von Wied,約1170年—1242年3月28日)調遣條頓騎士團來科布倫茨,並出於保衛當地醫院的考慮,將當地的教堂和醫院贈予他們。條頓騎士團在摩澤爾河和萊茵河河口的領地建立了“德意志莊園”(德語:Deutschherrenhaus),作為條頓騎士團在科布倫茨的駐地,河口領地由此得名“德意志之角”。
威廉一世騎馬雕塑所在的陸地,適合於各種大型露天活動,經常舉辦音樂會、露天節日、萊茵河上的煙花表演,自2005年起也是每年萊茵河中游馬拉松賽的終點。德國2006年世界盃足球賽期間,在德意志之角上豎立起一面大型投影牆,轉播所有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