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運河碼頭

德州運河碼頭

德州運河碼頭是位於德州運河兩岸的碼頭,建造於隋朝時期。著名景點為九達天衢牌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州運河碼頭
  • 外文名:dezhouyunhematou
  • 地理位置:德州運河兩岸
  • 著名景點:九達天衢牌坊
  • 建造時間:隋
碼頭介紹
大運河始發於春秋,形成於隋唐,暢通於明清,在中國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大運河最早的兩段是邗溝和鴻溝,邗溝由吳王夫差開鑿,溝通了長江與淮河,用以討伐齊、晉;鴻溝由魏惠王開鑿,引黃河水灌溉終入穎水。南北大運河的總體開鑿則是隋煬帝的舉措。為加強南北交通、漕糧運輸和征伐高麗,隋大業四年(608年),隋煬帝召集100多萬民工,開鑿永濟渠,溝通了海河、淮河、黃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從此歷史邁進了大運河時代。德州段為永濟渠重要的組成部分。
自隋朝開通京杭大運河後,特別是元代運河南北貫通以來,德州就成了沿河的四大漕運碼頭之一。當時人們稱德州城內是“車舟所會,食貨集散”,運河碼頭上“漕糧船擠、遊人如織”。
德州段運河,漢代稱“屯氏河”,隋朝叫“永濟渠”。十九年(1282),濟州河開通後,德州就成了通往北京的水陸要衝。因河南、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九省,其進京的水路、旱路均需經由德州,是九省進京之要道故稱“九達天衢”。為此,早在明初就在米市和西關(現橋口)之間的運河古橋(廣寧橋)邊,修建了“九達天衢”牌坊。
德州的碼頭,從歷史上看大體分三種形式,即“分散型”、“相對集中型”、“集中型”。這些形式的碼頭布局,都是根據不同的歷史時期,運河的變遷而形成的。
德州運河碼頭
德州運河碼頭
最早,運河自老河口(勝利橋處)進入德州後,根據河岸上商埠和地域物資文化的需要,而沿途設立碼頭。如過了老河口後,上碼頭、豆腐巷、鹽店口等處均是碼頭。自老河口到老虎倉,沿河不足10公里就有十餘個碼頭。這么多的碼頭,而且多是原始性的碼頭,它們卻忙而不亂,各司其職的工作著。可只是些散而不亂的自然碼頭,形不成港口的規模,只能屬於“分散型”碼頭格局。
清雍正四年(1726),運河改道至現今運河的位置。河道距城遠了,雖城市的安全得到了保障,但對城市的發展卻帶來了諸多不利,運河碼頭也隨之進行了重新布局。由於原舊運河南部的幾個碼頭停用,老河口“上碼頭”的任務更重了,承擔了更多物資的裝卸,成了吞吐量較大的“商業碼頭”。
由於距城池較近的諸多碼頭均失去了作用,使大多數的客貨資源集中到了西關一帶。“西關碼頭”承啟了原大西門碼頭的作用,成了德州的“綜合性碼頭”。
運河改道前,西關街地處九省御路,是進出德州的咽喉。運河改道後,西關迅速發展,很快形成了各種設施齊全的服務網路,成了德州客貨集散的中心。
運河的改道,北廠老虎倉沒受到影響,官用碼頭的作用沒變,依然繁華如初。德州的碼頭,就由原來十幾個濃縮為3個,由“分散型”變成了相對集中的碼頭格局。這樣的布局堅持了百餘年。
清鹹豐五年(1855年),因黃河在銅瓦廂決口而改道,運河逐漸被淤塞,加之,海運逐漸興起,致使河運逐漸衰退,北廠的糧倉移到了城裡,“北廠碼頭”消失了。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漕運全線停止,1912年津浦鐵路全線通車,“西關碼頭”也開始蕭條了。1902年秋,德州北洋機器製造局(兵工廠)開始修建,1904年10月正式投產。 1926年2月,軍閥張宗昌將兵工廠遷至濟南新城兵工廠。 1937年,日軍占領德州後,此處又成了日本侵略軍的軍營。
自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起,原上碼頭的商業碼頭被驅散。先是被“兵工廠”的碼頭取代,後來又成了日本侵略軍的碼頭。民間運輸不允許靠近,就是裝卸些民用物資,也需在刺刀和棍棒下進行。
從清雍正四年(1726)到日本投降 (1945),德州就一直沿用著“官用碼頭”、“民用碼頭”、“軍用碼頭”相對集中的格局。而且,這些碼頭顯現了原始港口的雛形。
1945年日本投降,所謂的“軍港”回到了民間,因此處有鐵路,碼頭修的又較先進,所以,各種物資的裝卸、轉移等,自然而然地移到了原德州港口的區域。
1946年德州解放,因當時周圍的城市均沒解放,人民政府對河道、鐵路進行了封鎖。 1948年,石家莊、濟南、滄州等城市解放後,政府號召恢復生產。在建設新中國的高潮中,一個現代化的港口,在老河口至老電廠處興起了。
清末民初,天津—德州—臨清段的河道彎曲,水勢迂緩,雖舟楫暢通,可僅能航行載重80噸以下的木船;德州至天津間河道,僅可航行吃水較淺的小火輪。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多次撥款修建碼頭、調直河道。到上世紀60年代中期,山東航運局德州港已初具規模。搬運操作由肩抬、手推、人拉迅速發展到了機械化的作業;河裡的船舶由人拉、篙撐迅速發展到了拖輪牽拉。德州港口岸線近千米,裝卸碼頭10餘座,貨場面積約10萬平米。擁有木船500多條,小火輪30多艘。港區每天都有七、八十艘船靠岸,晝夜裝卸,時時有船起航,日吞吐量最多時達萬噸。相繼建起了造船廠、醫院、學校等配套設施,具備了現代化港口的規模。
1965年,德州港年吞吐量達200餘萬噸、客運量達2萬人次以上,為德州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可惜的是,由於沿河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尤其是上游建成岳城水庫等各類水利工程後,運河水源被控,致使逐漸枯竭。上世紀70年代末,運河乾涸,航運被迫停航。
古城德州近千年的航運史終結了,朝氣蓬勃的航運事業停止了。但是大運河還在、無形的資源還在。相信古老的大運河肯定還會再為民造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