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姓氏,起源共有三種說法,其一為源於羌族,出自魏晉時期,屬於以謚為氏。其二為源於古安息族,出自漢朝時期西域德若國,屬於以國名為氏。其三為源於各民族變姓,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河北省宛平縣、黃驊市、天津市、滄州市多此姓。黃驊市有以德姓命名的德莊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姓
- 讀音:dé(ㄉㄜˊ)]
- 源於:嬴姓
- 時期:自春秋時期秦德公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第五個淵源,第六個淵源,德姓始祖,遷徙分布,德姓名人,德振,德木其格,德吾·嚴排,德惠芳,德佳,德詠,
基本介紹
德[德,讀音作dé(ㄉㄜˊ)]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嬴姓,出自春秋時期秦德公,屬於以諡號為氏。周釐王姬胡齊五年(公元前677年),秦武公嬴舛逝世,其弟弟即位,是為秦德公。秦德公身體贏弱,是秦國歷史上的短命君主,在位時間為公元前677~前676年僅一年半,即去世了,其子即位,即秦宣公。由於秦德公在位時曾創造了“磔狗邑四門,以御蠱菑”。古人認為“皿蟲為蠱”,梟磔之鬼亦為蠱,故而在典籍《月令》中稱“大儺,旁磔”。厲鬼為蠱,將出害人;而厲鬼懼怕狗,旁磔於四方之門,這樣厲鬼、蠱菑不會再來害人,《風俗通雲》稱這種古法為“殺犬磔禳也。”後世之道家以黑狗之血驅破邪魔,就是出自秦德公的“殺犬磔禳”之舉。因此,在周惠王姬閬二年(秦宣公元年,公元前675年)繼位的秦宣公便追賜自己的父親諡號為“德”,稱讚其“立德以利國”,因此史稱其為秦德公。
“德”,為古代上謚之一。因此在秦德公的支庶子孫在後來“飲馬於河”(龍門之河,今山西大同龍門),之後有以先祖諡號為姓氏者,稱德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德氏正宗。德氏族人大多尊奉秦德公為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
源於古安息族,出自漢朝時期西域德若國,屬於以國名為氏。漢朝時期,古西域地區有德若小國,屬塔吉克民族。史籍《後漢書·西域傳》中記載,“德若國領戶百餘,口六百七十,勝兵三百五十人,東去長史居三千五百三十里,去洛陽萬二千一百五十里,與子合相接。其俗皆同”,正好位於古絲綢之路上。今天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什庫爾乾塔吉克自治縣位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緣。西靠帕米爾高原,南依喀喇崑崙山脈,與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國交界,塔吉克自治縣屬於邊境縣,面積為五萬兩千四百平方公里。“塔什庫爾乾”系塔吉克語,意為石頭城堡。境內地勢險要,群山環抱。東南有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峰,海拔8611米,北有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海拔7565 米。山前有葉爾羌、塔什庫爾乾等河。為溫帶高原氣候,冬季寒冷,夏季溫涼,年均溫4℃。年均降水量一百毫米。屬牧業區,畜產以牛、山羊、氂牛、馬、驢、駱駝為主。野生動物資源有犏牛、羚羊、雪豹、雪雞、帕米爾盤羊等。農作物有小麥、青稞、豌豆、胡麻等。工業有水電、縫紉、農機修造等。公路通喀什市。境內有公主堡、石頭城堡等古蹟名勝。
塔吉克族屬歐羅巴人種印度地中海類型。“塔吉克”是本民族的自稱,意即“王冠”。塔吉克族的族源可上溯到公元前若干世紀分布在帕米爾高原東部的操伊朗語的諸部落。塔吉克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於印歐語系伊朗語族帕米爾語支,分為色勒庫爾塔吉克語和瓦罕塔吉克語兩種方言。由於民族交往頻繁,新疆許多塔吉克族人兼通維吾爾語和柯爾克孜語,普遍使用維吾爾文。塔吉克自治縣在東漢時期被稱作“德若”國,到三國時期曹魏朝時期又被稱作“蒲犁”。從公元初期至北魏、唐朝為“盤陀國”,史書中多有記載。而後,唐朝政府又在此設立了“蔥嶺守捉”。至清光緒十八年(公元1902年),清朝政府將此地設為“蒲犁分防通判廳”。辛亥革命後的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蒲犁廳被改名為蒲犁縣。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塔什庫爾乾塔吉克自治縣。
在漢武帝劉徹執政時期(公元前140~前88年),古德若國之人即與西漢王朝有密切往來,後在東漢時期歸化王治,部分國人在入朝後留居中原,按漢俗取原國名首音的諧音漢字“德”為姓氏,稱德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蒙古八旗姓》、《黑龍江志稿·氏族》記載:
⑴.蒙古族德特齊特氏,亦稱杜爾根基特氏,世居英郭和羅(今俄羅斯托木斯克州),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Detecit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德氏。
⑵.蒙古族都訥亨氏,亦稱德赫氏,源出蒙古新巴爾虎部畢喇爾氏部落,是其分支之一,世居黑龍江巴爾古(今俄羅斯貝加爾湖東部),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Duneheng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德氏、祁氏等。
⑶.蒙古族寶日努德氏,亦稱寶日努特氏、寶日古德氏,源出元朝時期蒙古官爵“寶日努德”,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寶日”,漢義“棕褐色、健壯”,“努德”,漢義“堅硬、公爵、大隊長”。蒙古汗國時期,科爾沁蒙古、察哈爾蒙古等萬戶下皆轄有數十個大鎮,各鎮統轄有十~十數個嘎查,即大規模的行政村,亦是萬戶所屬軍隊常規駐守的哨卡,其軍隊統領即稱“努德”或“努特”或“古德”。“寶日努德”就是其中“強壯的首領”之意。到元朝時期,“努德”成為一種爵位,由王族或軍功顯赫之人承擔,職掌邊衛,建有“努德府”,為臨時性公爵,因此不世襲。
在寶日努德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之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寶日努德氏,在明末清初,即有冠漢姓為德氏、吳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長白山先民傳》、《滿族的社會組織》、《黑龍江志稿·人物誌》記載:
⑴.滿族原有愛新覺羅氏,滿語為Aisin gioro Hala,漢義“金姓”,為滿清王朝第一尊貴國姓,愛新覺羅氏祖居額多哩(今黑龍江依蘭大馬屯,一說為吉林敦化敖東城)、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等地,後有冠漢姓為德氏者。
⑵.滿族叢尼勒氏,滿語為Congnile Hala,世居地待考,清朝中葉以後有冠漢姓為德氏者。該支德氏鼻祖為叢尼勒·德恆,滿洲鑲黃旗人,吉林駐防,清鹹豐三年(公元1853年)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有功,特賞藍翎。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之諧音漢字為漢化姓氏者,稱德氏。
⑶.滿族鄂卓氏,亦稱鄂綽爾氏,滿語為Ejo Hala,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南部)(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南部)、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英額(今遼寧清原),後有蒙古族引為姓氏者,蒙語為。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趙氏、卓氏、穆氏、德氏等。該支德氏鼻祖為鄂卓·德爾敏,滿洲鑲藍旗人,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捐工部主事,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晉授河南副總河,累官至工部左侍郎氏、副都統。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之諧音漢字為漢化姓氏者,稱德氏。
⑷.滿族鄂爾格氏,亦稱諤爾格氏、厄爾葛氏、額爾德氏、鄂爾克博氏,滿語為Erge Hala,漢義“清早”,以地為姓,世居黑龍江鄂爾格村(今黑龍江流域北岸俄羅斯境內),後多冠漢姓為鄂氏、喬氏、德氏等。該支德氏鼻祖為鄂爾格·德福受,滿洲鑲黃旗人,世居黑龍江鄂爾格村,後隨軍從征準噶爾時陣亡,贈雲騎尉。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之諧音漢字為漢化姓氏者,稱德氏。
⑸.滿族葛哲勒氏,亦稱格哲氏,滿語為Gejele Hala,漢義“刨平(木頭)”,人口甚少,所冠漢姓為柯氏、德氏等。該支德氏鼻祖為葛哲勒·德凌阿,滿洲齊齊哈爾鑲白旗人,清嘉慶十八年(公元1813年)率部眾參剿白蓮教,因功晉升為旗務總管,累官至荊州將軍。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之諧音漢字為漢化姓氏者,稱德氏。
⑹.滿族卦勒察氏,亦稱瓜爾察氏,源出卦爾察女真,滿語為Guuwalca Hala,世居卦爾察(今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烏蘇里斯克)、吉林烏喇(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縣境)、扎庫木(今遼寧撫順東南部)、長白山區等地,以地為姓,後多冠漢姓為關氏、趙氏、德氏等。該支德氏鼻祖為卦勒察·德明,滿洲鑲黃旗人,世居長白山區,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為戶部主事,累官至刑部尚書、戶部尚書,加太子少保銜。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之諧音漢字為漢化姓氏者,稱德氏。
⑺.滿族科奇哩氏,亦稱柯齊禮氏、郭齊里氏,滿語為Keciri Hala,世居德爾吉阿里庫村(今黑龍江虎林)、瓦爾喀阿庫里(今烏蘇里江上游支流俄羅斯境內阿庫里河流域)等地,清朝中葉以後有冠漢姓為德氏者,屬於以世居地德爾吉阿里庫村的名稱為漢化姓氏。
第五個淵源
源於達斡爾族,出自達斡爾族德都哷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達斡爾族德都哷氏,亦稱德都爾氏、德都拉氏,以地為氏,滿語為Dedure Hala,世居黑龍江德都哷屯(今俄羅斯海蘭泡東北部),在清朝後期以後多冠漢姓為德氏、杜氏等。
第六個淵源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土家族、傣族、彝族、水族、鄂溫克族、裕固族、布朗族、景頗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德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德氏,世代相傳至今。
德姓始祖
秦德公、鄂卓·德爾敏、鄂爾格·德福受、葛哲勒·德凌阿、卦勒察·德明。
遷徙分布
德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灣省則名列八百一十位。
今河北省黃驊市齊家務鄉德莊村,天津市的靜海縣蔡公莊鄉官坑村(由黃驊市齊家務鄉德莊村族人遷出),雲南省的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怒江地區、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的湘西地區,遼寧省瀋陽市、大連市,內蒙古海拉爾,吉林省吉林市等地,均有不少德氏族人分布。
德姓名人
德振
副編審,男,滿族,吉林省吉林市人,1929年2月出生,大學畢業。原在黑龍江美術出版社任副編審。
德木其格
男,一九四九年七月出生,內蒙古烏蘭察布盟察右後旗人,蒙古族,中共黨員。一九六八年畢業於烏蘭察布盟民族中學設立第一期師範班。一九六八年師範畢業後以他的一技之長被分配到烏蘭察布盟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烏蘭牧騎從事笛子演奏。在烏蘭牧騎的歲月里,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執行黨的民族政策,發揚艱苦奮鬥的光榮傳統,和烏蘭牧騎的隊員們一道,深入全旗農村牧區浩特烏蘇、自然村,哪裡最需要,哪裡最偏僻,就到哪裡送歌獻舞,把黨的溫暖,政府的關懷送到了各族民眾的心間。1973年後,先後在達茂聯合旗檔案館(科)、旗人民政府辦公室、旗勞動人事局、旗檔案局、旗鄉鎮企業管理局任幹事、秘書、副局長、局長、紀檢組長,主任科員。一九九七年當選內蒙古包頭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五次代表大會代表,當選包頭市書法家協會理事,同年被《農民日報》大地書畫院吸收為會員。一九七七年出席全盟檔案先代會,獲先進個人獎。一九七九年被評為學習使用蒙古語文先進個人,獲達茂聯合旗革命委員會的表彰獎勵,1981年,1982年,一九八三年被評為學習使用蒙古語文先進個人。
德吾·嚴排
1943 年6月出生,副主任醫醫師。矢志從醫,自學成才。現任青海省久治縣素乎日麻鄉衛生院院長,兼任久治縣人民醫院副院長,系果洛州藏醫藥研究中心主任委員。從事醫療工作近40年,潛心鑽研,刻苦學習,努力提高醫術水平。在繼承、弘揚傳統藏醫藥學原理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運用藏醫藥診斷治療各種疾病。診治各類病人百萬餘人次,對高原性心臟病、胃潰瘍、黃膽性肝炎、風濕類疾病、婦科疾病和一些疑難雜症以及各類腫瘤早期治療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獨到的治療方案,研究出多種藏藥驗方對多種常見病、多發病和疑難病症的治療效果顯著。經過不斷的學習、專研,不停的實踐、總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合著《藏醫四部醫典難點釋解》,主編《速效撥火法》、《因風濕引起肢癱的治療經驗》、《八種藏醫藥用植物鑑別》等藏醫論著,受到藏醫藥學界的重視與好評。自擔任醫院院長以來,狠抓醫院管理,以高尚的情操、優良的品德、精湛的醫術,紮實的作風,給全院醫務工作者作出了表率。醫院榮獲“全國衛生先進集體”,個人先後獲“全省衛生先進工作者”、“全州衛生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個人”、“省勞動模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等稱號。
德惠芳
(公元1940~ ),女;北京人。著名教育家。畢業於北京師範專科學校。現任職於太原市華北工學院附屬中學,系太原市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會員。在教學工作上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做出突出貢獻,1985年被評為太原市優秀教師。1985-1987年撰寫兩篇論文,經專家評定為有推廣價值的教學改革論文,並推廣于山西工具機子弟中學等單位。1989-1990年主辦文藝性校刊《勁松》報已出版48期。1990年合編《高中文言實詞集釋》,已在高中班試用。
德佳
(公元1949~ ),館員;四川道孚人。著名攝影家。現任道孚縣政協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兼甘孜州攝影家協會理事。主要業績:1968年參軍任正連職參謀,1981年轉業到道孚縣文化館任副館長,1998年調縣政協工作。1986年加入甘孜州攝影工作者協會,1991年加入四川省藝術攝影學會,1992年加入四川省新聞攝影學會。作品“道孚靈雀寺廟會”獲四川省第一屆文物影展鼓勵獎;“格薩爾王的故鄉”獲四川省第二屆少數民族藝術節美術、書法、影展一等獎,“圈舞”獲二等獎。在參加工作三十餘年中,工作一直積極努力,特別是在縣文化館工作的十五年中,團結、組織、培養了四十餘人的美術、攝影、書法、歌舞業餘愛好者隊伍。每年組織舉辦十幾場大型歌舞民眾文化活動和若干次各種大型展覽。
1990年帶領縣文藝代表隊參加“甘孜州第二屆民族藝術節”,1994年帶領縣文藝代表隊參加“四川省第二屆民族藝術節”,大力推動了全縣民眾文化事業的健康發展,使全縣的民眾文化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豐富多彩,受到了各界人士和廣大民眾的擁護支持和好評。
1989年被甘孜州“攝影協會”評為“優秀會員”,1991年被道孚縣委、縣人民政府評為“先進文化工作者”。在報刊雜誌發表或影展人選展出攝影作品全國一件、省級十二件、州級五十五件、縣級二百七十餘件,櫥窗宣傳圖片三千餘張。其業績入編《中國攝影家全集》。
德詠
(公元1940~ ),原名宋德詠,江蘇蘇州人。著名影視藝術作家。1989年畢業於中國文化書院中外比較文化研究班。歷任南京軍區專業文藝集訓隊學員及前線歌劇團、話劇團專業創作員,武警上海總隊政治部文工團團長及電視錄像室上校、副師職編輯,《衛士風采》、《新綠》雜誌常務副總編輯,主任編輯。上海銀都影視公司藝術總監,上海國際和平研究所教授、副所長,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
1958年開始發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現任上海銀都影視有限公司藝術總監,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上海戲劇家協會會員、海內外書畫藝術家聯誼會會員、上海國際和平研究所教授、香港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國際美術家聯合會中南執委會高級學術委員兼常務理事。著作有長篇小說《花夢鵑魂》、《幕達春秋》,中篇小說集《0號賣花女》,散文集《翠綠色的信箋》、《愛的葉留》和《院紗女的傳說——一德詠影視劇作選》,劇本選《錘鍊》、《春回綠水浜》等書籍,其中《翠綠色的信箋》、《翡翠玉》等散文被選入中學教材,《浣紗女的傳說》、《洋場歌女》等十餘部作品拍攝成電視劇,在中央和北京、上海等電視台播出,全國數十家報刊評介,並在港澳與新加坡、日本、美國等地發行播出,中篇小說《圍捕,在燈紅酒綠中》獲《文匯報》連載小說獎,電影文學劇本《西施》獲全國首屆金盾文藝優秀作品獎,報告文學《晚霞,還在燃燒》獲《中國法制報》等北京三報聯合徵文一等獎,新編歷史歌劇《梧桐春秋》獲第十三屆田漢戲劇獎劇本二等獎,《太白醉酒》和《周敦頤愛蓮圖》等書畫作品參加“上海國際藝術節名入名作書畫展”等展覽,並多次發表及展銷海外,曾獲“中國書園藝術家世紀獎”等多種獎勵,其使品、事跡被收入《中國文學家辭典》、《世界名人錄》、《世界藝術家名人錄》和《世界文化名人辭海》等辭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