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作用
17~18世紀,
德意志許多公國頒發學校法令,規定學校開辦權由教會轉移到國家手中。如普魯士王國在腓特烈·威廉一世(1713~1740在位)時便謀求將學校開辦權由教會轉入國家手中。
腓特烈二世 (1740~1786在位)即位後頒布了一系列章程來改進教育。在1763年,制定了鄉村學校規程,作出了實行普通義務教育的規定。在1794年以法令形式頒布,全部普魯士大、中、國小由國家舉辦。其他公國也有類似做法。德國成為世界上最早提出實行義務教育的國家,也是西方各國中最早從教會手中奪得教育權的國家。
這一時期,
基督教新教的虔敬派對德國教育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虔敬派的代表人物為教育家、神學家A.H.弗蘭克。他於1695年在哈雷設立了貧兒學校,並以此為基礎,逐漸建起了大型的教育機構群,其中包括慈善學校、市民國小、孤兒院、寄宿制的教育學院、教師養成所、拉丁學校、女子文科中學等(見虔敬派教育)。當時,德國中學的基本型式是以拉丁文和希臘文為主要教學內容的文科中學。由於工商業的發展,文科中學已不能滿足新興資產階級的需要。1708年虔敬派的牧師C.澤姆勒便開辦了一所"數學和機械實科學校",傳授實用科目。1747年,另一位虔敬派牧師J.J.黑克爾在柏林建立了“經濟、數學實科學校”。隨後,建築學校、採礦學校、林業學校、技術學院和農業學院等傳授實科知識的新型學校在許多城市陸續創辦起來(見實科學校)。
18世紀末,德國興起了泛愛主義教育,其代表人物為J.B.巴澤多。他在德紹創辦了泛愛學校,教學科目已含有農業知識、手工業知識和自然科學知識,注重體育和勞動教育,採用實物教學法。
發展
19世紀初期,德國的政治和經濟都相當落後。1806年,德意志最大的公國
普魯士敗於法國,並於1807年被迫簽訂了割地賠款的蒂爾西特和約。這種狀況喚起了愛國志士要求進行全面改革的思想,而教育改革也被作為重要方面,於是就發生了德國教育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改革。它是在新人文主義思想運動影響下進行的,領導這場改革的是當時普魯士內務部教育廳廳長、新人文主義代表 K.W.von洪堡。改革後的普魯士學制, 為雙軌制。 其中,一個是為地方資產階級子女辦的由預備學校或親職教育、文科中學和大學組成的學術教育系統;另一個是由國民學校與職業教育機構組成的,旨在訓練守紀律、虔敬上帝和忠於統治階級的臣民的窮人子弟學校系統。改革後的文科中學成了唯一與大學銜接的中等學校。1812年文科中學畢業考試章程規定,凡通過文科中學畢業考試者可直接升大學,取消了原有的大學招生考試。改革期間創辦的柏林大學成為德國高等學校的楷模。
這一時期師範教育也有所改革。德國的師資培養機構始於1697年弗蘭克設立的教師養成所。1747年黑克爾又在柏林設師範學校。此後,在
漢諾瓦、沃爾芬比特爾、格拉茨、布雷斯勞、卡爾斯魯厄等地先後設立師範學校。1810年 7月12日頒布了關於教師資格考試的敕令,敕令規定只有通過國家考試者才能獲得教師證書,有了證書才能被任用。證書分 3種:只教高年級的教師資格證書、只教低年級的教師資格證書和兼教高、低年級的教師資格證書。此時各種師範教育機構應運而生,到1831年時,普魯士各省都設立了師範學校。師範教育內容有了很大改進,開設教育學與
心理學以及教學實習等課程。
這一時期,德國教育家J.F.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對德國和歐美各國的中學教育,尤其是對古典中學教育的影響很大。赫爾巴特學派作為傳統教育的代表,其影響一直延伸到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
1848年
德國革命失敗後,普魯士政府於1854年10月連續頒布了3個反動條例,強調國民學校和師範學校要以宗教、忠於普魯士君主和德國沙文主義教育為基礎,要求學校為宗教生活、職業生活和國家生活等服務,為這種生活作準備。國民學校中所有有利於發展兒童創造精神的方法都被取消,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齊要求發展兒童思維的教育思想受到非難。學校教學重新採取死記硬背的方法。學生除規定須背誦福音書、讚美詩、祈禱文和聖經故事外,還要精通教義問答。自然科學教學被停止。師範學校中取消了文學教學,數學只限於算術一種,並用相當於學校法令彙編的所謂“學校管理”代替教育學和心理學課。
歷史背景
16世紀以前,德國教育相當落後,學校大都掌握在
天主教會手裡。宗教改革運動後,M.路德的新教雖然開辦了初等學校,但其主要注意力卻放在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其目的是培養新教的牧師、國家的官吏和學校的教師。在16世紀末,德國還創設了騎士學院,招收貴族子弟,為封建王公訓練官吏。
世界領先
1871年
普法戰爭後,德國基本上結束了封建割據,實現了以普魯士邦為首的統一,建立了資產階級和容克地主的聯合專政,為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從而也為教育事業的發展顯示出廣闊的前景。這時期,德國的幼稚園在F.W.A.福祿貝爾推動下有很大發展,各級各類學校數量不斷增加。以普魯士地區為例,1847~1881年間新建的學校達6000多所。而職業教育與實科學校教育的發展尤為突出,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
作為
職業學校前身的“普通補習學校”早就在19世紀70年代開始出現。這種學校主要是為讀過國民學校的在職青年進行補習而創辦的。在這種學校基礎上,教育家G.凱興斯泰納於1887年在慕尼黑建立了第一所職業學校。同時各種培訓職業學校教師的訓練機構也相繼建立。當時職業學校的專業門類很多,例如有理髮、烤餅、裁縫、製鞋、陶瓷、印刷、駕駛、鐘錶、機械、園藝、藥材、音樂、簿記等等,加上各種各樣的專門學校,在德國形成了一個較完整的職業教育系統。
19世紀70年代後,隨著工商業的進一步發展,實科教育逐漸得到重視。到1882年制訂的教學計畫中,除了文科中學外, 9年制的文實中學和實科中學已被承認作為高級中學類型,同時 6年制的前期文科中學、前期文實中學和實科學校都同樣地被列入這個教學計畫。1900年由威廉二世簽署的《基爾法令》終於規定,文實中學和實科中學畢業生與文科中學畢業生一樣具有升入大學的同等資格。
與實科學校教育發展相適應,一批以柏林大學為模式的農、林、醫、機械、採礦以及其他套用科學領域的高等技術學校和高等專科學校也相繼創辦起來。
教育未落
19世紀末,特別是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德國加強沙文主義和軍國主義教育,使學校成為政府鼓吹擴張侵略和抵制工人運動的工具。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制度。統治階級推行“自由化”的教育改革。1920年通過的基礎學校法廢除了貴族化的預備學校,規定所有年滿 6歲的兒童均須入共同的基礎學校,修業 4年後,通過考試和挑選,優秀者升入各種高級中學,其餘學生繼續上國民學校高級班或中間學校。此時,高級中學,除了原有的文科中學、文實中學和實科中學外,增設了“上層學校”與“德意志中學”。上層學校與國民學校七年級相銜接,學習年限 6年。這類學校大部分設在小鄉鎮,為國民學校高年級的優秀生提供完全中學教育的機會,使他們藉以獲得升大學的資格。德意志中學是與基礎學校相銜接的 9年制高級中學,以學習“德國文化”、“德國歷史”等所謂“德意志文化”為主,帶有明顯的民族沙文主義色彩。在高等教育方面,各類大學的數量又有增加。在此時期,德國加強了對師資的培養。國民學校的教師一般要求由高等學校培養。普魯士新建了教育學院,專門培養教師。
1933年A.
希特勒執政,建立了
法西斯專政,把學校教育作為推行侵略戰爭政策的工具。納粹德國實行中央集權的學校管理制度,於1934年成立了帝國科學、教育和國民教育部,以統一管理從教科書到教學程式安排等一切教育事宜,取消了一切民主權利,取締了一切民眾性組織,關閉了一切實驗學校和私立學校。把宣揚日耳曼民族是主宰世界的優秀民族的種族學和遺傳學列為學校的基礎學科。這時期,中等學校的學制普遍縮短了,原 9年制的高級中學縮短了 1年,6年制的中間學校縮短了2年,並改稱為“主要學校”。設立了5年制師範教育機構,訓練國民學校師資。原來強調“德意志學科”的德意志中學此時受到格外重視,成了高級中學的主要類型,而傳統的文科中學只有少數被保留下來。各級各類學校入學人數大都有所減少,唯有德意志中學學生人數有所增加。為培養“忠實的、有能力的領袖”,納粹設立了3種所謂"優秀分子"的學校:“阿道夫·希特勒學校”、“國家政治學院”和"騎士城堡"。同時把“鄉村生活年”和"勞動服役"等引入學校教育內容。在學校中,還建立了法西斯青少年組織。許多教師和科學家遭到迫害,有的被撤職,有的被驅逐出境,流亡異國他鄉,有的被投入
集中營。整個教育事業嚴重衰退,學生的知識水平大為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