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證券市場

德國證券市場是形成於拿破崙戰爭時期,當時的政府為了應付戰爭而大量發行內外債,形成各國國債的投機市場,其中心在法蘭克福。在以後的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股份制被強行採用和普及。這些股份公司大部分是由銀行出資認購股票而建立,使銀行內部的金融業務和證券業務統一起來。20世紀初,銀行資本與產業資本融為一體,銀行勢力直接支配證券市場,實現了所謂的“銀行交易所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國證券市場
  • 外文名:German stock market
第一次世界大戰動搖了德國金融資本繼續存在的基礎,1931年夏發生的信用危機導致了金融體制的危機。而後,民間證券市場萎縮,而企業的利潤留成迅速增長,從而形成了以企業自己金融為基礎的金融體制。70年代後,由於德國經濟迅速增長,財政收支連年順差,債券發行減少,1982年,全國共有200萬家企業。股份制企業只有2 100家,股票上市的企業不過450家。1987年,德國有價證券交易額又有大幅度上升,雖經當年國際股票市場發生的“黑色星期一”事件,股價下跌,但德國有價證券交易所的各種有價證券的交易額,1987年仍比上年度增加2倍多,達20 350億馬克。在原西德有八大證券市場,分別設在法蘭克福、杜塞道夫、慕尼黑、漢堡、斯圖加特、不萊梅、漢諾瓦和柏林,其中法蘭克福證券市場最為著名。1987年底在法蘭克福交易所正式掛牌的本國公司股票281種,外國公司股票241種,證券交易總額為13 590億馬克。然而,德國證券市場雖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與倫敦、紐約和東京證券市場相比,無論在業務品種、信息傳遞、服務手段等方面都有差距,十幾年時間裡,本國企業以發股票方式籌借的資金僅占外部資金的5%左右。股票時價總額對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美國為49.8%,日本為17.3%,德國僅為10.7%,和本國自身的經濟規模相比,德國的股票市場是相當小的。為提高本國證券市場在國際上的競爭能力,確保德國證券市場在1991年歐洲共同體實現資本市場一體化後仍能處於領先地位,德國證券市場陸續推出了多項改革措施:將法蘭克福證券市場的清算中心和杜塞道夫證券市場的清算中心合併為一家德國數據中心;從1988年夏天起,新編制了德國股票價格指數,其縮寫為DAX指數;從1988年10月份起,28種暢銷的聯邦政府、聯邦鐵路和聯邦郵政的債券將像股票一樣掛牌,這些機構投資進入證券市場創造了較為良好的條件;1989年底,新的期貨市場將正式開業,可以辦理14種本國主要股票的期權交易和DAX指數與聯邦債券的期貨交易;在對證券交易所的場內交易實行改革的同時,對場外交易也將實行改革,對場外交易也要建立起定期公布本國主要股票和債券的牌價,公布已成交業務的價格和銷售額的制度,以便提高場外交易的透明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