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表現主義電影

德國表現主義電影

表現主義電影是二十世紀一、二十年代在德國出現的把文學、戲劇和繪畫上的表現主義原則運用於電影創作的電影流派。表現主義電影用荒誕離奇的手法,曲折而準確地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給德國人民帶來的極度恐慌和惶惑的心情,銀幕上呈現的是高度誇張、變形、主觀化的世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國表現主義電影
  • 時間:二十世紀一、二十年代
  • 表現手法:風格化
  • 創作原型:文學、戲劇和繪畫表現主義
藝術淵源,特徵,代表,進一步發展,室內劇,街頭電影,

藝術淵源

受印象派影響,反對印象主義中殘存的中心透視的空間法則,尤其是受高更野人畫派影響,強調作品的直覺感受和主觀創造,不求複製現實,對理性不感興趣,崇尚原始藝術的非實在的裝飾性的美,並以濃墨重彩的光線明暗對比創造出一種極端的純淨世界,並使超現實主義得到進一步發展。

特徵

風格化的平面,對稱、扭曲、誇張;相似形狀的並列,
1. 影像:表現主義的導演注重具有象徵意味的造型,傾向認為電影的影像應該成為平面藝術。在構圖和布景上下足了功夫。往往在一個構圖中用相似的形狀並列而形成相當具有表現力的鏡頭。表現主義電影經常摒棄常規的影像形態,採用傾斜、顛倒的影像,採用常規電影很少使用的特殊拍攝角度,畫面的明暗反差一般會很大。表現主義電影常用人物特寫和富有象徵意義的空鏡頭,使用特寫可以看作是在“放大”表演,增強戲劇性;而對環境的渲染可以看作是對人物行為和靈魂的“解釋”,力圖揭示人物行為背後的社會誘因。此外,主觀鏡頭也是表現主義常用的手法,表現主義藝術家輕視局限於客觀的寫實,強調錶現“主觀的現實”。
2. 表演:表現主義的表演一般比較誇張,基本放棄了寫實主義的表演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展示迅速的變動、舞蹈般的動作、變形或扭曲的表情。
3. 題材和類型:在表現主義的代表作品中,題材的特徵是顯而易見的,恐怖、災難、犯罪題材是最常見的,表現主義電影藝術家們往往從被扭曲的、陰暗的世界中去尋找素材,在那似乎與現實隔絕的、封閉的世界中,去挖掘人物內心深處的孤獨、殘暴、恐怖、狂亂的精神狀態。內容荒誕離奇,有時結構散亂,情節變化突兀,故事人物類型化,往往鬼魂與活人同時出現(《吸血鬼》等),生與死、夢幻與現實之間沒有明確的界線。表現主義電影導演們關注畸形社會中的心理非常態,關注那些焦慮與緊張的情緒,力圖透視那些狂亂行為背後的深層動機和原因,用主觀化的影像風格來反證社會事實,作品因此具有社會意義和社會價值。

代表

羅伯特·維內的《卡里加里博士》 1920年 ;
弗里茨·朗格的《三生記》 1921年;
保羅·威格納《泥人哥連》 1920年。

進一步發展

室內劇

聚焦於少數幾個人物特色,細緻地把探究他們生活中的維基,致力於緩慢傳神的動作,表現和細節描述,而不是極端的情緒表現,以簡潔的場景和角色心理狀態為關注點,主要表現當代日常環境中短時間內發生的事件,聚焦於強烈緊張的心理情節,多以悲劇結尾。代表作
茂瑙的《最卑賤的人》 吉斯納 《後樓梯》

街頭電影

關注社會現實而非心理狀態,使用攝影棚去想社會現實,移動攝影表現社會的客觀手段而非主觀經驗,被稱為“新客觀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