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漢學研究》是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國剛。
基本介紹
- 書名:德國的漢學研究
- 作者:張國剛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時間:1994年7月
- 頁數:233 頁
- 定價:8.00 元
- ISBN:9787101011555
- 叢書:文史知識文庫
《德國的漢學研究》是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國剛。
《德國的漢學研究》是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國剛。...
《德國漢學研究史稿》是一本2022年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為“漢學研究大系”之一。 德國漢學史的研究,是以德國漢學家對中國文化的研究為對象的“研究之研究”。本書中所選的十九篇文章所揭示的是德國漢學研究史的十九個問題,可以分為:分期與書目、語言文學與翻譯、範式與機構、互動與批判、...
《日耳曼學術譜系中的漢學:德國漢學之研究》是2012年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除了包括對德國漢學史的縱向鋪陳之外,同時也涵蓋了橫向的對當代德國漢學(中國學)的研究。內容簡介 《日耳曼學術譜系中的漢學:德國漢學之研究》的目的在於向讀者介紹德國漢學歷史和發展的成就,以及藉助於一手文獻,從學術史的...
德國的漢學研究:歷史、問題與展望(德文原書前言) 馬漢茂/著 廖天琪/譯 學術理論、方法及中國形象 中國學學術的創立 ——科學文化史一瞥 許翰為/著 周克駿/譯 世界觀·科學·社會:對批判性漢學的思考 羅梅君/著周克駿/譯 想像中的中國:德國漢學研究里的“大師敘述” 克勞斯·穆爾翰/著 黃偉平/譯 處在文化...
《德國當代漢學視閾中的絲綢之路研究文獻譯介》是一本2022年黑龍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董悅,常璇璇。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當代德國漢學家絲綢之路研究的德語文獻進行譯介和分析,一方面有助於為國內學界打開新的思路與材料渠道,為國內學術界進行創造性轉換提供一個重要參照系;另一方面,從不同視角研究絲綢之路更...
《德國漢學視野下中國當代文學的譯介與研究》是2017年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淼。內容簡介 本書以“德國漢學視野下中國現當代文學的譯介與研究”為研究對象,討論中國現當代文學在德國的譯介成果、研究視角和思維方式。通過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的譯介與研究,德國學界試圖揭示和呈現中國真實的生存圖景和心路歷程,...
福蘭閣是從外交官轉變為漢學家的。他在青年時代受到過系統歷史學和語言學訓練,在1888年出任德國駐華公使館外交譯員後,對中國歷史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遂開始了畢其一生的中國研究事業,發表了大量論述中國歷史和現實問題的論文和論著,提出了許多精闢見解,為促進德國漢學的發展,加深德國對中國的了解,作出了重大貢獻...
項目批准號13ZHA001,立項日期2013-07-06 4、教育部項目-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2008年度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項目批准號NCET-08-0733,立項日期2009-01-23 5、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20世紀德國漢學研究導論,項目批准號,立項日期2007-09-25 出版圖書 ...
《漢學》雜誌是中國近現代文教界代表人物厲麟似博士1921年4月在德國創辦的學術期刊,由景星學社出版發行。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該雜誌是首個專門研究漢學的專業學術期刊,內容涵蓋易學等中國古代哲學、中醫藥學、中國文學、金石書畫、音樂戲曲等諸多漢學領域,具有較高學術價值和文獻價值。《漢學》後併入衛禮賢...
田海(Barend ter Haar),德國漢堡大學漢學教授,曾先後任教於荷蘭萊頓大學和德國海德堡大學,2013-2018年任牛津大學邵逸夫中文講座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傳統中國的宗教文化、薩滿文化、當代中國宗教、中國文學等,代表作有《中國歷史上的白蓮教》《講故事:中國歷史上的巫術與替罪》《天地會的儀式與神話:創造認同》等...
儘管預算有限,使它無法獲得範圍更大的系列圖書,但法國漢學研究所圖書館仍為歐洲最重要的漢學圖書館之一。德國漢學 蕭瑟,德國海德堡大學博士候選人。在德國最古老的大學--海德堡大學,隸屬於東方學和古代文化研究學院的漢學系,是一個年輕的系科。它的古代漢學專業建立於1962年秋冬學期。根據德國的大學體制,教授是...
本書為德國著名漢學家朗宓榭教授的漢學文集,分“中西交流”、“耶穌會士研究”、“闡釋學的思考”、“儒家思想的探索”、“中國傳統的圖學”、“文學與藝術”、“書評”等收入了其24篇文章,較為充分地展現了這位著名漢學家的學術造詣。作者簡介 朗宓榭(Michael Lackner),1953年生於德國南部的班貝格市,曾...
夏德(Friedrich Hirth 1845年—1927年)德國漢學家。清同治八年(1870年)來華,在廈門海關任職,此後27年在中國各地海關執勤,歷任副稅務司、稅務司等職。1900年,德國政府曾就中國支付庚子賠款事項諮詢其意見。曾任慕尼黑大學教授。1902年應聘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首任漢語文教授。1918年夏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從哥倫比亞...
《兩個世界的媒介:德國女漢學家口述實錄》是由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臧健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21位德國女漢學家的口述歷史。她們出生子不同的歷史年代,歷經了各異的時代悲歡,對時代的奔流有著獨特而敏銳的感悟;她們都關注中德兩國時代場景的巨變,以極具女性特色的視角銘記、解讀這段歷史。且讓...
傅海波(1914年9月23日—)德國漢學家兼蒙古學家,元代中國史、內亞史、法學和文化專家。生於科隆,出身於世襲書商之家。在柏林大學獲得法律和漢學教育(1935年至1947年)。個人簡介 1951年,任慕尼黑大學漢學教研室主任和東亞文化語言研究所領導人,成為其導師艾·海涅什的接班人。1952年至1954年,任聯邦德國駐香港...
世界漢學論壇是由湖南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等機構主辦的論壇活動。主辦單位 湖南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等機構 活動內容 2022年8月12-14日,由德國維藤大學和湖南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共同承辦,世界漢學研究會、德中協會協辦的“第六屆世界漢學論壇”,以線上線下方式在長沙、維藤和柏林三地舉行,來自美國、加拿大、德國、...
薛鳳(Dagmar Schäfer),女,德國漢學家。獲得2020年度德國萊布尼茨獎。人物簡介 薛鳳(Dagmar Schäfer),該獎項為獲獎者提供250萬歐元研究經費,是德國最高學術榮譽。這是德國學界對她的研究領域——中國科技史研究的認可,薛鳳的中國科技史研究領域在國際學界頗具影響力。個人作品 《科學史新論》,薛鳳及柯安哲...
此外,他還擔任著德國漢學協會主席。其最主要著作有:《中國古今文學通史》(慕尼黑C. H. 貝克出版社,1999)和《中國簡史》(慕尼黑C. H. 貝克出版社,2009)。他的最新著作於2009年5月在德國出版。漢學研究 施寒微教授(Schmidt-Glintzer,Helwig)對於漢學史做過深入的研究,他認為漢學研究的主題隨著中國的身份...
鮑吾剛(Wolfgang Bauer)德國著名漢學家。1930年2月23日生。高中畢業後進入慕尼黑大學東亞研究所學習漢學。日本學、蒙古學和哲學。人生生平 鮑吾剛(Wolfgang Bauer)於1930年2月23日生於德國薩勒河畔的哈勒(Halle)城。雙親過早去世後,幼小的鮑吾剛於1937年隨哥哥一起來到慕尼黑,在那兒讀完了文科高中。並於1948/49...
傅吾康是當代德國著名的漢學家和戰後漢堡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漢堡大學中國語言文化系名譽教授。他精通中、英、德文,一生潛心研究明清史、中國近代史和近代東南亞華人碑刻史籍,著作豐富,是國際知名的明代史權威學者和國際著名的漢學家。漢學研究 傅吾康在漢學方面的研究重點是明清史、近代史和近代東南亞華人碑刻史籍。其...
福赫伯對中國古代史,特別是對宋元史和蒙古史的研究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擅長於從經濟、文化、制度諸方面進行綜合研究,而不是僅從多種語言加以比較。師承關係 福赫伯的老師海尼士是脫胎於德國普通語言學和東方語言學的最後一位漢學家,他繼承了德國歷史語言學派的治學傳統,無論在柏林大學,還是在戰後的慕尼黑大學,...
顧路柏是第一個介紹《紅樓夢》的德國人。所以,這本文學史在德國漢學研究歷史上起著里程碑式的作用。人物經歷 1855年顧路柏生於俄國聖彼得堡。1883年顧路柏出任柏林民俗博物館東亞部主任。1884年顧路柏曾給普魯士文化部寫信,提出在漢語課程中進行口語教學和漢學家應該較長時間地在中國生活的問題。這對後來建立東方...
1981年,施寒微被任命為慕尼黑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東亞文化與語言學系教授。1993年,施寒微被聘為哥廷根大學教授,同時就任位於沃爾芬比特爾的奧古斯特公爵圖書館館長。此外,他目前還擔任著德國漢學協會主席。學術成就 出版著作 學術成果 施寒微教授對於漢學史做過深入的研究,他認為漢學研究的主題隨著中國的身份變化而...
衛禮賢原名為理察·威廉,來中國後取名衛希聖,字禮賢,亦作尉禮賢。民國時期教育家,景星學社社員。1873年5月10日,衛禮賢出生於斯圖加特——當時符騰堡王國的首府。他的父親是來自圖林根的一位手工業者,母親則是斯圖加特人,他是父母的第一個孩子。德國漢學研究影響較大的人物當推衛禮賢,他是魏瑪差會的傳...
他是國際漢學界的著名人士,與中國文學界有著廣泛的聯繫。他在聯邦德國從事中國當代文學的研究工作,組織翻譯了許多中國當代文學作品。他曾在聯邦德國科隆市,主持召開了“中國新時期文學討論會”。在他的倡導推動下,擴大了中國當代文學在聯邦德國的影響。個人簡介 馬漢茂(Helmut Martin)( 1940.3.5~1999.6.8)...
因此美籍德裔漢學家卡爾·奧古斯特·魏特夫博士(Karl August WittfOgel)曾在此書的書評中批評此書實為一部中華帝國史。人物評價 福蘭閣在德國漢學界享有“元老”之譽。於漢堡和柏林漢學研究所的建立和發展,均居功甚偉。在漢堡,他曾禮聘清末最後一位翰林商衍鎏(1875—1963)先生來任教(1912—1916)。至今漢堡...
沃爾夫岡·顧彬(德文名WolfgangKubin),中文名顧彬,1945年生於德國下薩克森州策勒市。德國著名學者、詩人、翻譯家,堪稱歐洲中國文學與文化研究的泰斗,也是當今歐洲乃至世界範圍內最著名的漢學家之一。他致力於研究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哲學、中國思想史、中國文化史,對中國文化有著數十年的研究經驗,擁有豐碩的研究成果。
羅梅君(Mechthild Leutner),女,德國漢學家。畢業於德國波鴻大學,獲漢學博士學位,1978年起任教於德國柏林自由大學,2004年起為柏林自由大學東亞研究所唯一的漢學教授。她是《北大史學》《中國研究》等多本雜誌的編委會成員,《柏林中國研究》叢書(Berliner China-Studien)的主編。發表過的論著、編著、論文、評論及...
2004 獲得德國波恩大學漢學專業博士學位(Ph.D.)。博士導師:顧彬(Wolfgang Kubin)。2003-2004 留校擔任顧彬教授的科研助手。2004-2005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字專業博士後。指導教授:臧克和。2005-2008 德國慕尼黑大學亞洲學院漢學研究所課題研究員(助理教授待遇)。2010- 中山大學中文系、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