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對外文化政策研究

德國對外文化政策研究

《德國對外文化政策研究》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為錢春泰。本文主要講述了作者對德國的文化政策的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國對外文化政策研究
  • 學位級別:博士
  •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是世界上具有較長文化外交歷史的國家之一,也是二戰之後現代文化外交強國中的一員。今天,德國在歐盟醞釀自己的對外文化戰略過程中始終扮演著相對重要的角色。德國對外文化政策從誕生之日起至今已經越過百年滄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德國呈現給世界的文化外交政策理念、原則以及實踐都鐫刻著時代的印記。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德國的文化外交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為重建被兩次世界大戰損害了的德國國家形象,為戰後德國贏得西方夥伴的信任做出了不懈努力。以文化為核心元素的外交政策和行動具有政治外交和經濟外交不具備的優勢和特徵,即“軟實力”的吸引力。正因為這樣,作為國際政治軟實力問題研究的一個薄弱環節,文化外交及其政策研究才顯得尤為必要。這是本文選擇德國對外文化政策作為研究切入點的主要原因。 德國文化外交政策自19世紀下半葉產生開始,經歷形成、發展,到日趨成熟完善究竟發生了什麼?它是在什麼樣的國際政治理念和文化外交模式下運作的?現時代,特別是冷戰之後,德國文化外交政策的理念原則、管理機制又具有哪些基本特徵?德國在世界不同地區的政策實踐有哪些差異性?這些有趣而富有價值內涵的問題正是本文樂意探討的基本內容。 確定研究對象之後,選擇恰當的研究理論、研究路徑和研究方法切入研究主題是必不可少的。在國際政治領域,現實主義和建構主義理論的研究綱領在各自所針對的研究對象和領域都有特定的解釋力。觀察比較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後的德國文化外交政策的表現,不難發現,1945年戰爭結束前,德國人在處理國際文化關係過程中,“權力政治”思維幾乎接近冥頑不化的程度,文化外交作為權力國家“婢女”的命運似乎已經注定。二戰後,德國人的“合作政治”思維神奇般地復活,德國外交政策的基點是“歐洲的德國”,而非“德國的歐洲”。在這期間,德國文化外交政策扮演了“合作政治”守夜人的角色。從“權力瘋狂”的工具到“權力忘卻”的幫手,文化外交政策的角色發生了極大轉換。如何從理論到實踐兩個層面,較為準確客觀地探究德國文化外交的發展和現狀,給出有助於理解文化外交政策的學理性解讀,的確是一個富有挑戰性的難題。本文的研究不拘泥於某種理論的生搬硬套,儘量結合德國文化外交政策發展的歷史和現實條件,有的放矢地選用可資借鑑的理論資源,提煉出有說服力的解釋框架。 就研究方法而言,因果邏輯和經驗分析法並非追求知識的唯一方法,詮釋和主體間對話方法也可以讓我們獲得不同性質的知識。理性主義的因果邏輯方法,對於分析二戰前歐洲政治情勢很有說服力,而對於二戰後歐洲民族國家(包括德國)外交政策的新價值取向問題(所謂的歐洲化問題)就缺乏解釋力。本文在具體的研究方法上選擇文獻研究法、定性與定量結合法以及案例研究法等。 論文分6個部分,各部分的重要內容簡介如下: 前言部分簡約回顧本研究的研究背景,提出研究的基本問題和闡明研究價值,對收集到的研究文獻進行綜述、界定研究對象和理論框架。 第一章傳統德國對外文化政策的理念與實踐 所謂傳統德國對外文化政策是指1871年到二戰結束時的德國文化外交政策。本章把傳統德國文化外交政策歷史分為三個重要的發展階段,首先梳理1871年德意志帝國統一後至魏瑪共和國時期的文化外交觀念、機制與實踐;其次簡約透視魏瑪共和國時期德國文化外交政策的基本特點;第三掃描和歸納納粹德國誕生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的文化外交政策表現。傳統時期的文化外交政策被德國政府看做“權力國家”的“軟實力”宣傳工具,文化外交風格突出表現為單邊主義,這一階段德國文化外交在實踐上表現為單向性、宣傳性特徵,在政策功能的發揮上呈現出較為明顯的負效應。 第二章現代德國對外文化政策的理念與實踐 現代德國文化外交政策大體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筆者把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成立到冷戰結束時期看做是德國現代文化外交政策的形成階段,德國拋棄了單邊主義的文化宣傳傳統,強調文化交流的相互性,文化外交表現為多邊主義風格。這一階段的政策實踐初步顯示出德國文化外交的雙向性、真誠性、真實性等屬性,在政策功能的發揮上進入良性發展的正效應階段。冷戰後階段,多邊主義理念已經深度被政策行為體內化,具體體現在德國文化外交的政策話語和實踐中。上世紀70年代業已形成的德國文化外交的雙向性、真誠性、真實性等屬性得到進一步釋放。德國文化外交政策步入較為成熟的階段。 第三章現代德國文化外交的決策與管理機制 德國對外文化政策的決策與管理機制已經有近百年歷史,德國模式既有別於法國的“政府一統”模式,也有別於英國的“放任自由”模式。本章重點從政府和民間對外文化機構兩個層面分析和討論德國文化外交機制模式。在德國模式下,政府和民間文化外交機構行為體擔負著各自不同的責任、許可權和功能,其中,聯邦政府、聯邦州政府、民間對外文化機構分飾不同政策角色,相互間的關係也頗為密切。“官民分離”、“彼此配合”、“事權分離”、“協調有序”構成了德國文化外交政策機制的基本特色。 第四章現代德國對世界重點地區的文化政策與實踐 本章結合德國文化外交的具體案例對德國重點地區的文化政策理念和實踐進行梳理和剖析。首先結合德國對法文化政策的實際案例,梳理德國在西方國家的政策理念與實踐;其次結合德國對波蘭文化政策案例進行分析,以窺其東歐文化政策之全豹;第三結合德國對阿拉伯地區和對華文化政策個案,考察其對開發中國家的文化外交政策現狀和特點。 第五章結語 德國對外文化政策以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界,經歷了明顯的角色轉換。前期充當“權力國家”的侵略工具;後期為“合作政治”服務。由此看來,“文化外交政策”更應是一種政策理念、原則,它界定著文化外交的行為。文化外交政策的“軟實力”效應怎樣,不取決於“軟實力”資源本身,而取決於政策行為者最終的理念。 德國“官民分離、事權分離”的文化外交管理機制,既保障了政府對文化外交的政策話語權和影響力,又保護了對外文化機構的自治權;既在制度上保障了政府對文化外交政策財政支持和監督的義務,又調動了公民社會性質的對外文化機構文化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德國文化外交政策一般均結合目標國實際,在尊重現代文化外交雙向性、真誠性、真實性和可持續性等固有屬性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地開展文化外交工作,對美國更突出可持續性和各領域緊密型合作功能,對法、波更突出真誠性和一體化認同功能,對阿拉伯地區國家以及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國家更突出相互性和經濟貿易合作功能。德國現代文化外交既保留了傳統核心項目,又注重內容創新,其目的在於達到預期的政策之正面效
【關鍵字】:德國對外文化政策軟實力理念變遷對外文化機構文化對話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G151.6
【目錄】:
  • 中文摘要10-13
  • ABSTRACT13-18
  • 前言18-43
  • 一、研究背景、問題的提出和研究價值18-22
  • (一) 研究背景和問題的提出19-20
  • (二) 研究價值20-22
  • 二、研究現狀與研究文獻22-32
  • (一) 研究現狀22-23
  • (二) 德國對外文化政策官方文獻23-24
  • (三) 德國對外文化機構文獻24
  • (四) 與本研究直接相關的研究專著24-27
  • (五) 與本研究直接相關的研究論文27-29
  • (六) 與本研究間接相關的研究論著29-32
  • 三、研究對象和論文基本概念32-36
  • (一) 文化政策32-34
  • (二) 對外文化政策34-35
  • (三) 德國對外文化政策35-36
  • 四、研究路徑、理論框架和論文結構36-43
  • (一) 研究路徑36-37
  • (二) 研究方法37-39
  • (三) 關於文化外交政策的理論探索39-42
  • (四) 論文結構42-43
  • 第一章 傳統德國對外文化政策理念與實踐43-71
  • 一、德國對外文化政策的理念與實踐探源44-56
  • (一) 德國“軟實力”外交政策思想的萌芽44-47
  • (二) 德國“軟實力”外交政策管理機制的生成47-49
  • (三) 德國對外文化政策的初步實踐49-56
  • 二、魏瑪共和國文化外交政策的理念與實踐56-63
  • (一) 魏瑪德國文化外交政策話語的“合作理念”57-58
  • (二) 魏瑪德國文化外交政策管理機制的“現代曙光”58-60
  • (三) 魏瑪德國文化外交政策“和解功能”的初步實踐60-63
  • 三、納粹德國文化外交政策理念與實踐63-69
  • (一) 納粹文化外交政策話語的“意識形態化”63-64
  • (二) 德國對外文化管理機制:從“官民分離”到“威權一統”64-67
  • (三) 納粹對外文化政策實踐:單邊性、欺騙性、破壞性67-69
  • 小結69-71
  • 第二章 現代德國對外文化政策理念與實踐71-100
  • 一、冷戰初期德國對外文化政策理念與實踐72-80
  • (一) 德國對外文化政策的現代話語重建:多邊主義理念的建構72-74
  • (二) 德國文化外交現代管理機制的重建:“威權一統”到“官民分離”74-77
  • (三) 從融入西方價值共同體到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77-80
  • 二、70年代德國文化外交政策“合作”理念與實踐的深化80-89
  • (一) 從“廣義文化概念”討論到“對外文化政策原則”制定81-83
  • (二) 從“只與西方文化合作”戰略到“全方位文化合作”戰略83-87
  • (三) 70年代德國對外文化的“新東方政策”87-89
  • 三、冷戰後德國對外文化政策理念與實踐89-98
  • (一) 90年代德國文化外交政策:理論的反思性和實踐的穩定性90-93
  • (二) 新世紀德國對外文化政策多邊合作理念的“連續性”93-98
  • 小結98-100
  • 第三章 現代德國對外文化政策決策與管理機制100-131
  • 一、作為德國對外文化政策決策工具的政府機構102-114
  • (一) 議會在文化外交政策中的作用:監督、激勵和協商的參與者102-105
  • (二) 外交部在文化外交政策中的作用:“領導無壟斷”的“旗艦”105-108
  • (三) 聯邦政府各部在文化外交政策中的作用:“平衡多樣性”的夥伴108-114
  • 二、作為德國對外文化政策實踐工具的對外文化機構114-125
  • (一) 德國對外文化機構類型分析117-119
  • (二) 對外文化政策的工具:歌德學院的話語、機制與實踐119-125
  • 三、德國聯邦州在對外文化政策中的基礎作用125-128
  • (一) 聯邦統一治理下的德國聯邦與聯邦州之互補關係125-126
  • (二) 共同法律和政策規範下的聯邦與聯邦州合作126-127
  • (三) 聯邦州在德國文化外交政策中的作用127-128
  • 小結128-131
  • 第四章 現代德國對世界重點地區的文化政策實踐131-166
  • 一、德國對美、歐地區的文化政策實踐134-142
  • (一) 對美文化政策實踐:可持續性和務實性134-138
  • (二) 對歐盟暨法國文化政策實踐:誠實性和認同性138-142
  • 二、德國對東歐地區文化政策實踐142-149
  • (一) 對波蘭的文化政策實踐:反思性、克制性、真誠性和認同性143-146
  • (二) 對俄羅斯文化政策實踐:雙向性和互惠性146-149
  • 三、德國對阿拉伯世界和中國的文化政策實踐149-164
  • (一) 對阿拉伯地區文化政策實踐:對話的雙向性和政策的預警功能150-154
  • (二) 對華文化政策實踐:雙向性、可持續性、互惠性154-164
  • 小結164-166
  • 結語和啟示166-173
  • 一、德國對外文化政策發生了傳統與現代的角色轉換166-168
  • 二、現代德國文化外交政策機制是利大於弊的“混合模式”168
  • 三、德國文化外交政策實踐具有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特點168-16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