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坦克裝甲車輛(1936—1945)》是2016年1月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漢明文化工作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國坦克裝甲車輛(1936—1945)
- 作者:漢明文化工作室
- 出版時間:2016年1月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頁數:218 頁
- ISBN:9787122257291
- 定價:59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德國坦克裝甲車輛(1936—1945)》是2016年1月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漢明文化工作室。
《德國坦克裝甲車輛(1936—1945)》是2016年1月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漢明文化工作室。內容簡介坦克裝甲車輛是各種履帶式作戰車輛、輪式車輛的總稱,是地面部隊的制式裝備。本書精選了多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
三號坦克最初的設計目的,是用來和四號坦克配合作戰。三號坦克裝備高速坦克炮,主要用於打擊敵方坦克,而四號坦克則配備較大口徑的榴彈炮,用於反步兵作戰,是30年代早期坦克發展的一種潮流思路。1936年古德里安對德國裝甲兵的發展是提出規劃:一號和二號坦克用作訓練坦克乘員,三號作為主力戰車,安裝50毫米火炮,四...
,但是,在當時的遠東地區還算是非常先進的裝甲車輛。1936年國民政府向德國購買了16輛(一說17輛)1號A型坦克,這批坦克都是從德軍部隊中直接調撥的現役坦克,1937年開始裝備國軍,用於淞滬抗戰和南京保衛戰,在當時1號坦克是非常先進的武器,比當時侵華日軍所使用的輕型坦克和裝甲車輛性能都要優越的多 ...
E系列坦克,是1942年5月由德國第6兵工廠總工程師海因里希·克尼坎普正式提出,運用已有坦克和裝甲車輛技術,結合未來作戰需求,開發具有高通用性零件的一個坦克研製計畫。該計畫在1943年4月開始,並被命名為E(德語Entwicklung,簡稱“發展”)。研發背景 二戰後期,德國為了應付盟軍和蘇軍的強大的坦克攻勢,提出了E系列...
《重裝集結:二戰德軍繳獲坦克裝甲車輛全集》是2014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張翼。內容簡介 ◎最全面的二戰坦克裝甲車輛圖鑑系列;◎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繳獲的美國、英國、法國、捷克、波蘭、義大利及前蘇聯坦克裝甲車輛全收錄 ◎揭秘各型坦克裝甲車輛落入德軍之手後,其塗裝變化、實戰使用及改裝情況;...
1941-1945年蘇聯衛國戰爭期間,根據《租借法案》,蘇聯從英、美等國獲得大量坦克裝甲車輛,同時又在與納粹德國及僕從國軍隊的作戰中繳獲數以萬計的坦克裝甲車輛,當時嚴峻的環境迫使蘇聯紅軍對己方和敵方裝甲武器的性能對比必須了如指掌,而實車測試是最可靠的手段,當時無論是新車型還是對繳獲裝備的全方位評估,蘇聯...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輕型坦克盛行,主要有:英國的“馬蒂爾達”步兵坦克和“十字軍”巡洋坦克,法國的“雷諾”R-35輕型坦克和“索瑪”S-35中型坦克,蘇聯的T-26輕型坦克和T-28中型坦克,德國的PzKpfwⅡ輕型坦克和PzKpfwⅣ中型坦克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法西斯德國首先集中使用大量坦克,實施閃擊戰。大戰中、後期,...
6月27日,“大德意志”步兵團越過布格河正式踏上蘇聯國土;與此同時第2裝甲集群與霍特的第3裝甲集群匯合,完成了對蘇聯西方面軍的合圍。“大德意志”步兵團趕上了這場著名的圍殲戰——明斯克戰役。戰至7月9日,德軍共俘虜蘇軍32萬餘,繳獲坦克3000多輛。明斯克戰役後,“大德意志”步兵團被劃撥給第10裝甲師,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