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哲學1760-1860

德國哲學1760-1860

《德國哲學1760-1860》是一部由 特里·平卡德所著書籍,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基本介紹

  • 書名:德國哲學1760-1860
  • 作者:特里·平卡德
  • 原作品: German Philosophy 1760-1860: The Legacy of Idealism
  • 譯者:侯振武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12月
  • 頁數:417 頁
  • 定價:98 元
  • 裝幀:精裝
  • ISBN:9787300274621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

內容簡介

18世紀下半葉,德國哲學在一段時期內統治著歐洲哲學。它改變了歐洲乃至全世界的人們思考自身、自然、宗教、人類歷史、政治和人類理智結構的方式。在這部內容豐富且涉獵廣泛的著作中,特里·平卡德將“德意志”的歷史——從若干邦國的鬆散聯合演變為具有特色文化的新生國家——同發展中的哲學思想的趨勢和複雜性的考察結合起來。他考察了康德因革命性地強調“自我決定”而帶來的重大影響,並追溯了這種影響在浪漫主義和觀念論中的發展,以及叔本華和克爾凱郭爾這些後康德思想家的批判。這部著作將會引起一大批讀者對哲學史、文化史與觀念史的興趣。

作者簡介

特里·平卡德(Terry Pinkard),國際著名黑格爾研究專家,美國喬治敦大學哲學教授,美國西北大學哲學系系主任,德國圖賓根大學“榮譽教授”和“榮譽教師”,德國《哲學研究雜誌》編委會顧問。學術興趣在於從康德到現時的德國哲學,尤其是這個期間從康德到黑格爾的發展。出版有《黑格爾的辯證法:可能性的解釋》(1988)、《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理性的社會性》(1994)、《德國哲學(1760—1860):唯心主義的遺產》(2002)等。

目錄

導言:“德意志”與德國哲學
第一部分康德與哲學革命
第一章哲學革命(一):人類自發性與自然秩序
自由與批判
判斷
純粹直觀
概念與直觀:先驗演繹
概念與直觀:幾點結論
概念與直觀:問題與圖型
“理念”、自在之物和自由
第二章哲學革命(二):自律與道德秩序
從自發性到自由
從自由到自律
從自律到道德原則
自由與政治共同體:自律與美德
自律、宗教與倫理聯邦
第三章哲學革命(三):審美鑑賞、目的論和世界秩序
自然秩序與道德秩序
規範性與審美判斷
規範性與目的論的判斷
第二部分繼續的革命:後康德派
導言:觀念論與法國大革命的現實
第四章18世紀80年代:直接的後康德反應:雅可比與萊因霍爾德
康德的地位和耶拿的崛起
指向康德的理性批判:雅可比
萊因霍爾德、“新大學”與對康德主義的捍衛
第五章18世紀90年代:費希特
第六章費希特之後的18世紀90年代:浪漫派對康德的接受(一):荷爾德林、諾瓦利斯、施萊爾馬赫、施萊格爾
自我意識問題和後康德浪漫主義
自我意識問題:荷爾德林
自我意識問題:諾瓦利斯
施萊爾馬赫:浪漫宗教與個體性的不可化約性
弗里德里希·施萊格爾:片斷化生活的諷刺
共和主義的含糊之處
第七章1795—1809:浪漫派對康德的接受(二):謝林
謝林、斯賓諾莎和費希特的思想
自然哲學
先驗觀念論
歷史、“絕對同一性”和藝術
重估自由
第八章1801—1807:另一位後康德派:雅各布·弗里德里希·弗里斯和非浪漫派的情感主義
道德與政治思想:重新定義康德
第三部分完成的革命?黑格爾
導言:後革命時代的德意志
第九章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新脈絡中的後康德主義
黑格爾的旅行
《精神現象學》
意識
自我意識
從征服到服從理性
現代生活的歷史起源
宗教和絕對知識
第十章黑格爾對理智和世界的分析:《邏輯學》
存在學說:超越荷爾德林
有限、無限和“觀念論”
現代懷疑論和本質的世界
概念和推理
主體、客體和三段論
絕對理念
第十一章自然與精神:黑格爾的體系
自然
精神概念
自由
制度與實現:客觀精神
成為人意義為何:絕對精神
第四部分反思中的革命
導言:疲憊與順從,1830—1855
第十二章謝林的恢復企圖:審查中的觀念論
謝林1809年後的發展:中期
晚期哲學:謝林的柏林時期和“啟示哲學”
第十三章“康德悖論”與現代的絕望:叔本華和克爾凱郭爾
叔本華的後康德主義觀念論:浪漫的悲觀主義
克爾凱郭爾:後謝林的黑格爾主義?
結語:觀念論的遺產
參考文獻
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