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久艾蛛
- 拉丁學名:Cyclosa norihisai (Tanikawa,1992)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 亞門:螯肢亞門
- 綱:蛛形綱
- 亞綱:柄腹亞綱
- 目:蜘蛛目
- 亞目:新蛛亞目
- 科:園蛛科
- 亞科:園蛛亞科
- 屬:艾蛛屬
- 種:德久艾蛛
- 分布區域:日本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國外,國內,
形態特徵
雌蛛體長4.10—6.05。體長5.90者,頭胸部長1.80,寬1.75;腹部長4.30,寬2.80。前眼列稍後曲,後眼列稍前曲,前中眼大於前側眼,前中眼間距約等於前中眼半徑,前中、側眼間距為1.5倍前中眼直徑。前中眼大於後中眼,前側眼大於後側眼,後中眼彼此靠近,後中、側眼間距約為2倍前中眼直徑。背甲黃褐色,頸溝及中窩附近淡褐色,背甲邊緣深褐色。螯肢黃褐色,前後齒堤皆3齒,顎葉、下唇、胸甲淡褐色,胸甲上有黃白色斑紋,呈放射狀。步足黃色,少刺,有黑褐或淡褐色環紋。腹部長卵圓形,前端中央略翹起,後端有3個突起。腹部背面銀白色,間以褐色網紋及碎斑,中部有1對黑褐色三角形斑。腹面在生殖溝與紡器之間為銀白色,紡器之後為黑褐色。外雌器基部隆起較豐滿,呈梨形,垂體起始於基部前緣,向前延伸一段,再折向腹側,逐漸變窄。
觀察標本:19♀♀,浙江溫嶺,1975年10月13日,王洪全采。
分布範圍
國外
日本
國內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