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信論》是章太炎所著作品,出自於《章太炎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徵信論
- 作者:章太炎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章太炎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古人運而往,其籍尚在;籍所不著,推校其疑事,足以中微。而世遂質言之,雖適,謂之誣。往者高祖困於平城,用陳平計,使閼氏,圍得解。其計既秘,世以為工妙踔善,故匿藏不傳。獨桓譚揣其必言“漢有好女,今以圍急,欲進之單于。內有媢者,則兵禍自沮”。其量度事情,誠以眇合。雖劉子駿亦稱善。然皆以為揣得其狀,非質言之,備故府藏錄也。及應劭說《漢書》,遽 然以為成事。故慮事一也,以辯議則適,以記注則誣。章學誠以《李陵答蘇武書》,世疑其偽者,非也。必江左之士,降北失職,憂憤而為之。自謂其說踸踔,度越於守文者,而任大椿亦稱其善。此即與桓、劉之事無異。中世秦宓、譙周,亦推經傳言神怪者,傅之人事,其得情為多。卒以議無左驗,不自言遂事也。此皆明哲已知之矣。或曰:淮南王推說 祥,言相戲以刃,太祖 其肘者,以為過失相傷,其患必大,無涉血之仇爭忿斗,而以小事自內於刑戮,愚者所不知忌也。故因太祖以累其心,枕戶橉而臥,鬼神履其首者,以為戶牖者,風氣之所從往來,而風氣者,陰陽相捔者也。離者必病,故托鬼神以伸誡之也。此則可以質言乎?應之曰:凡事無期驗,推校而得之者,習俗與事狀異其職矣。彼習俗者,察之無色,把握之不得其體。推校而得,則無害於質言之。若淮南王所訂,習俗也。而桓譚所訂,事狀也。事狀者,上有冊府,下有私錄,殫求而不獲,雖善推校,懲其質言矣。二者,立言之大齊,不以假借者也。世儒以後之所訂,而責前之故然。雖皮傅妄言,逾世則浸以為典要。昔唐人言莊周之學本田子方,推其根於子夏。近世章學誠作《經解篇》取之,以莊子稱田子方,則謂子方是莊子師。然其《讓王》亦舉曾參、原憲,其他若《則陽》、《徐無鬼》、《庚桑楚》,名在篇目,將一一是莊子師耶?宋人遠跡子思之學,上隸曾參,尋《制言》、《天圓》諸篇,與子思所論述殊矣。《檀弓》篇記曾子呼伋。古者言質,長老呼後生,則斥其名。微生畝亦呼孔子曰丘,非師弟子之徵也。《檀弓》復記子思所述。鄭君曰:為曾子言難繼,以禮抑之,足明其非弟子也。近世阮元為《子思子章句》,亦云:“師曾迪孟。”(見其《自序》。)孟軻之受業,則太史公著其事矣。師曾者,何征而道是耶?釋迦言空,不因於老、莊;景教事天,不本於墨子;遠西之言歷算者,不資於厲王喪亂,疇人在夷。世人取其近似言之,遂若典常,此三謬也。清代之遇屬國,不大孰何,仍漢、唐、明之舊貫則然,非取法於羅馬。戴氏作《原善》及《孟子字義疏證》,遂人情而不制以理。兩本孟子、孫卿。王守仁以降,唐甄等已開其題端,至戴氏遂光大之,非取法於歐羅巴人言自由者。世人慾以一端傅會,忘其所自來。此二謬也。獨漢人自西域來,說近情實。遠之可傅身毒、大夏,而近猶在氐、羌。羌與髳狎,故亦有西南諸苗遺種。今之苗,古之髳也。與三苗處洞庭、彭蠡間者異實。而世以三苗為神州舊人,漢族攘其地有之,益失實狀。漢族雖自西方來,傳記所見,不及安息、條支沙磧之地。今人復因以傅會。此為陳平秘計之流,探嘖索隱則無害,猶不予其質言也。不然者,世久而視聽讖漬,率爾之言,將相保以為實錄,其過宏矣!是以孫卿曰:“言之信者,在乎區蓋之間。”【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章太炎(1 8 6 9—1 9 3 6),名炳麟,太炎是其號。浙江餘杭人。清末參加維新運動。1900年剪辮髮,立志革命。1903年因鼓吹革命被上海租界當局逮捕入獄。1906年出獄後,東渡日本,主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1911年上海光復後回國,任孫中山總統府樞密顧問。因反對袁世凱,1913年起為袁氏所禁錮,袁死後獲釋。後參與孫中山所領導的護法戰爭。晚年因不滿蔣介石獨裁而在蘇州設章氏國學講習會,以講學為業。魯迅評價其為“有學問的革命家”。代表作有《訄書》、《國故論衡》、《齊物論釋》、《新方言》、《文始》等。著述生前編為《章氏叢書》及其《續編》。編者簡介姜義華,江蘇揚州人。1939年出生,196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系。復旦大學資深特聘教授,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中國文化史、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史學理論研究。代表作有《章太炎思想研究》、《天下為公:孫中山思想家剪影》、《百年蹣跚——小農中國的現代覺醒》、《理性缺位的啟蒙》、《現代性:中國重撰》、《中華文明的根柢》、《新譯禮記讀本》、《章炳麟評傳》等。合著有《史學導論》等。策劃百卷本《中華文化通志》。主編《康有為全集》、《胡適學術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