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蹼鈴蟾(wēi pǔ líng chán)
拉丁學名:Bombina microdeladigitora
分布於雲南省西南部,發現地位於景東縣黃草嶺,海拔2240米處。
四肢背面瘰粒發達,且與體背者一致。雄蟾僅趾基部具微蹼,前臂內側及內側3指黑婚刺密集細小;咽喉部及胸部有分散均勻的大小疣粒和小黑刺。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微蹼鈴蟾
- 拉丁學名:Bombina microdeladigitora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 綱:兩棲綱 Amphibia
- 亞綱:滑體亞綱 Lissamphibia
- 目:無尾目 Anura
- 亞目:始蛙亞目 Archaeobatrachia
- 科:鈴蟾科 Bombinatoridae
- 屬:鈴蟾屬 Bombina
- 種:microdeladigitora
- 分布區域:無量山自然保護區等
鑑別特徵,形態特徵,種群狀態,地理分布,習性,毒性,文獻,
鑑別特徵
背部呈棕黃色,有暗綠色斑塊;唇緣有黑縱紋;四肢及腹面為黑色與土紅色或橘紅色相間的斑塊,腹後部和股基部的橘紅斑相連成一大斑塊。體背及四肢背面具瘰粒,其間為小疣,鼓膜區上方瘰疣大,似耳後腺;肩上方常有4個大瘰粒排列成“> <”形。
形態特徵
體型較大,雄蟾體長71~78 mm,雌性略大。吻部高,吻端圓,鼻孔略靠近吻端;瞳孔心形;無鼓膜,無耳柱骨;舌大近圓形,不能伸出口腔以外;犁骨齒列形成短橢圓形。背麵皮膚粗糙,大瘰粒較為稀疏,眼後有一個大瘰粒似耳後腺, 肩上方常有4個大瘰粒排列成形;體側及腹部皮膚光滑;雄蟾咽喉部及胸部有分散均勻的大小刺疣;四肢背面瘰粒與體背面的瘰粒一致。前肢較短;指側緣膜窄厚,指基部具蹼; 內掌突大而突出,外掌突平扁; 後肢短,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肩部,左右跟部不相遇,趾側緣膜厚而不顯,僅基部有微蹼,內跖突小而扁平,無外跖突。背面棕黃色雜以綠色或黑色斑;唇緣有黑色縱紋,前、後肢背面各部常有一條寬黑斑;整個腹面以黑色為主,散有少數朱紅色或橘紅色斑塊,一般在胸部和股基部各有一對,胸部的較小,股基部的大而醒目。雄性前臂內側、內掌突及內側3指有細密小黑刺,咽喉及胸部有均勻分散的刺疣,但不形成團狀。
種群狀態
該蟾分布點少而分散,中國為主要產區,其種群數量較少。物種受脅等級: 易危VU。
地理分布
習性
常棲于山林沼澤地淺水泥窩內或隱蔽在樹洞內。喜群居,每洞生活著3~5隻雄蟾,且發出“咕”、“咕”的低沉鳴聲。產卵於洞邊,卵連成片。
毒性
微蹼鈴蟾皮膚分泌物,其有毒成分主要來自:
- 其皮膚中含有大量的能殺死細菌的物質——抗菌肽,但某些抗菌肽能溶解人的紅細胞,造成溶血。
- 其皮膚中含有一種名為betagamma-CAT的毒蛋白,能迅速引起皮下毛細血管充血,同時急劇減少血小板和紅細胞的數量,對哺乳動物有致死活性。
- 其皮膚中有一種名為“三葉因子”的多肽,能引起人血小板聚集。
- 其皮膚分泌物在極低濃度下就可使一些細胞受損。
文獻
- Dubois. 1986. 不詳. Alytes, 5(3): 98.
- Tian and Hu. 1985. 不詳. ActaHerpetol.Sinica,Chengdu, (3): 220.
- 費梁 胡淑琴 葉昌媛 黃永昭等編著. 2009. 《中國動物志》 兩棲綱(中卷) 無尾目. 北京:科學出版社. : 1-957.
- Liu,Hu et Yang. 1960. 不詳. Acta Zool.Sinica, (2): 15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