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角秒精度天文參考系研究》是依託南京大學,由朱紫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微角秒精度天文參考系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朱紫
- 依託單位:南京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緊密結合國際上天文參考系基礎理論和微角秒天體測量發展的需求,針對微角秒天文參考系中的若干重要問題,提出基於Gaia參考架的歲差-章動模型研究,Gaia參考系與恆星自行中的光行差效應研究,及與長期光行差效應密切相關的銀河系常數和銀河系旋轉曲線精確測定等內容。項目緊密圍繞微角秒天體測量和天文參考系中的幾個核心問題開展研究,將能促進我國在天文參考系理論和套用領域裡的研究實力,形成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研究團隊。
結題摘要
項目申請立項正值Gaia發射升空之際(2013年12月19日)。由於Gaia天體測量對未來天文參考架乃至整個天文學都將產生重大影響。項目實施期間,歷經了Gaia DR1(2016)、Gaia DR2(2018)以及ICRF3(2018)數據的正式發布,從而為開展微角秒精度水平的天文參考系研究提供了極好的機遇。為此本項目提出圍繞Gaia參考架性質為核心的研究課題,以解決未來參考系研究中的幾個重要問題,包括Gaia 參考系與歲差-章動模型的建立、Gaia 參考系與恆星自行中的光行差效應、銀河系常數和銀河系旋轉曲線精確測定等內容。在Gaia性質研究方面,系統分析了Gaia DR1和DR2參考架的特徵,比較分析發現當前的ICRF存在一系列重大缺陷,反映出現今VLBI觀測和處理等方面的不足。基於近十多年太陽曆表和地球模型的進展,對IAU2006黃道歲差和赤道歲差進行改進,從而最佳化了IAU2006歲差模型。在銀河系光行差問題的研究中,除了探討了該效應對Gaia恆星參考架影響的理論和方法之外,通過分析Gaia數十萬顆河外源,發現目前Gaia觀測所得到的銀河系光行差在數值上與理論和VLBI觀測差別甚大,這對未來微角秒精度水平參考架的構建將是一個重大問題,可能反映出目前分析方法上的問題或Gaia觀測自身存在某些重大問題。在微角秒精度水平下,未來參考架的連線需要在理論和方法上有所突破,為此我們開展了相關的分析研究,提出一種新的連線思路,並系統研究了該方法的可行性、自洽性和精度分析,為未來參考架的建立提供了一種前瞻性的實施方案。隨著項目中心課題研究的進展,本項目除了全面完成了預定研究內容之外,進一步在微角秒天體測量套用等重要研究領域取得了一些預期之外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