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藥物學簡明教程》是2009年8月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代傑。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論述了微生物藥物的發展、微生物新藥的發現途徑和方法以及微生物菌種選育與保藏;論述了抗菌抗生素和抗腫瘤抗生素的發現、作用機制和耐藥性,以及作為抗菌藥物新資源的抗菌肽;論述了微生物來源的其他生理活性物質的發現、作用機制以及非臨床用微生物藥物;論述了生物轉化技術在現代醫藥工業中的套用。本書可作為生物製藥、微生物與生化藥學及微生物學等專業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從事微生物藥物的研究開發和生產管理技術人員參考。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微生物藥物的定義和組成以及微生物藥物學的研究內容
一、微生物藥物的定義和組成
二、微生物藥物學的研究內容
第二節 從抗生素到微生物藥物的發展概況
一、開創抗生素時代的淵源
二、抗生素時代的開創
三、抗生素髮展的黃金時代
四、微生物來源的其他生理活性物質——微生物藥物的最新組成
第三節 尋找微生物藥物的基本途徑和方法
第四節 當前尋找新微生物藥物的主要途徑
複習思考題
第二章 微生物資源多樣性與微生物新藥發現
第一節 微生物次級代謝產物的來源、生理活性以及結構多樣性概述
一、微生物次級代謝產物來源的多樣性
二、微生物次級代謝產物生理活性的多樣性
三、微生物次級代謝產物結構的多樣性
第二節 擴大微生物來源是發現微生物新藥的重要途徑
一、稀有放線菌是發現微生物新藥的重要源泉
二、黏細菌是一類值得關注的微生物新資源
三、從植物內生菌中篩選微生物新藥
四、從海洋微生物中篩選微生物新藥
複習思考題
第三章 微生物菌種和發酵
第一節 微生物菌種選育技術和保藏
一、自然選育
二、誘變選育
三、雜交育種
四、原生質體融合技術
五、基因工程技術
六、菌種保藏的原理和方法
第二節 培養基
一、培養基的成分
二、培養基的配製原則和類型
第三節 滅菌和染菌的防治
一、滅菌原理與方法
二、培養基滅菌
第四節 發酵過程的控制
一、發酵過程的主要控制參數
二、發酵過程中的控制
複習思考題
第四章 抗細菌抗生素及細菌耐藥性
第一節 β?內醯胺類抗生素及細菌耐藥性
一、β?內醯胺類抗生素的基本結構特徵
二、β?內醯胺類抗生素的作用機制
三、細菌對β?內醯胺類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的作用機制
四、克服細菌對β?內醯胺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的對策
第二節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及細菌耐藥性
一、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發展
二、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作用機制
三、細菌對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的作用機制
四、具有抗耐藥菌作用的新的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研究開發
第三節 MLS類抗生素及細菌耐藥性
一、MLS類抗生素的結構特性
二、MLS類抗生素的作用機制
三、細菌對MLS類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的作用機制
四、新型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研究開發
第四節 糖肽類抗生素及細菌耐藥性
一、糖肽類抗生素的結構特徵和臨床套用
二、糖肽類抗生素的作用機制
三、細菌對糖肽類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的作用機制
四、具有抗耐藥菌作用的新的糖(脂)肽類抗生素
第五節 其他類別的抗生素及細菌耐藥性
一、利福黴素類抗生素及細菌耐藥性
二、其他類別的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的抗生素
三、其他類別的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的抗生素
第六節 細菌產生耐藥性的非特異性機制及新藥的研究開發
一、細胞外膜滲透性發生改變的耐藥機制
二、主動藥物外排的耐藥機制與新藥研究
三、細菌菌膜形成的機制與細菌耐藥性
四、尋找新的藥物作用靶位與克服耐藥性新藥的研究
複習思考題
第五章 抗真菌藥物的作用機制及真菌耐藥性
第一節抗真菌藥物發展簡介113
第二節抗真菌藥物的作用機制與真菌耐藥性機制114
一、作用於真菌細胞膜的抗真菌抗生素114
二、作用於真菌細胞壁合成的抗真菌抗生素116
三、抑制蛋白質合成的抗真菌抗生素120
四、抑制電子傳遞的抗真菌抗生素120
五、作用於核酸合成的抗真菌藥物120
第三節抗真菌抗生素研究展望121
複習思考題122
第六章抗菌肽——抗菌藥物新資源123
第一節抗菌肽類活性物質的發展123
一、抗菌肽簡介123
二、陽離子多肽的基本結構和功能124
三、陽離子多肽的作用機制124
第二節防禦素抗菌肽家族126
一、防禦素的結構特徵126
二、防禦素的分布127
三、微生物對防禦素的耐受性128
四、防禦素的其他生物活性128
第三節cathelicidins抗菌肽家族129
一、cathelicidins基因組成和生物合成129
二、cathelicidins抗菌肽家族的結構特徵129
三、cathelicidins抗菌肽家族的抗菌活性130
複習思考題132
第七章抗腫瘤抗生素及腫瘤細胞耐藥性133
第一節蒽環類抗腫瘤抗生素133
一、柔紅黴素和阿黴素133
二、雙嵌入類化合物135
第二節絲裂黴素類抗腫瘤抗生素135
第三節博萊黴素類抗腫瘤抗生素136
第四節其他類別的抗腫瘤抗生素137
一、放線菌素D137
二、烯二炔類抗腫瘤抗生素138
三、噴司他丁140
四、格爾德黴素140
第五節腫瘤細胞多藥抗性的特性141
一、MDR的證明141
二、MDR的分子遺傳學142
複習思考題146
第八章微生物來源的生理活性物質147
第一節微生物來源的具有免疫調節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質147
一、免疫調節與免疫治療147
二、大環內酯類免疫抑制劑149
三、肽類免疫抑制劑152
四、其他結構類別的免疫抑制劑154
第二節微生物來源的具有降血脂作用的酶抑制劑155
一、膽固醇與高血脂症155
二、HMGCoA還原酶製劑155
第三節微生物來源的具有代謝調節作用的酶抑制劑158
一、微生物來源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158
二、微生物來源的胰脂酶抑制劑161
複習思考題163
第九章非臨床用微生物藥物165
第一節農用抗蟲抗生素165
一、聚醚類抗生素166
二、非典型大環內酯類抗蟲抗生素167
第二節農用抗菌抗生素169
一、滅瘟素S169
二、春日黴素169
三、有效黴素170
第三節除草及其他農用抗生素170
一、雙丙氨膦171
二、除莠黴素171
三、赤黴素172
四、脫落酸172
第四節作為食品防腐劑的抗生素172
一、納他黴素172
二、乳鏈球菌素173
第五節獸用抗生素與細菌耐藥性173
一、抗菌生長促進劑173
二、通過飼養動物細菌的耐藥基因向人體的傳播175
三、從動物向人體傳遞耐藥細菌的途徑175
複習思考題176
第十章生物轉化技術在現代製藥工業中的套用177
第一節生物轉化的定義與研究內容177
第二節生物轉化的基本類型178
一、還原反應178
二、氧化反應178
三、水解反應179
四、轉移和裂合反應179
第三節生物轉化與手性藥物合成180
一、有關手性的幾個基本概念180
二、開發手性藥物的意義185
第四節生物轉化在現代製藥工業中的套用187
一、脂肪酶在製藥工業中的套用187
二、醇脫氫酶在製藥工業中的套用192
三、環氧化物水解酶在製藥工業中的套用193
四、其他一些酶在製藥工業中的套用194
第五節生物轉化與甾體藥物195
一、生物轉化與甾體類藥物製備概述195
二、甾醇邊鏈的生物降解與甾體藥物製備197
三、生物羥基化反應與甾體藥物製備201
複習思考題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