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毫米波系統工程》是2014年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永倫、李濱。
基本介紹
- 書名:微波毫米波系統工程
- 作者:羅永倫、李濱
- 出版社:國防工業出版社
- ISBN:9787118093742
《微波毫米波系統工程》是2014年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永倫、李濱。
《微波毫米波系統工程》是2014年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永倫、李濱。內容簡介《微波毫米波系統工程》比較系統和深入地介紹了微波毫米波系統工程的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內容主要包括微波發射機、微波接收機、微波通信系統...
本工程中心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微波毫米波單片積體電路、微波毫米波組件、微波毫米波系統、微波毫米波自動測試技術等。3、實驗室擁有的科研條件 (1)基礎設施 電子工程學院在電子科技大學清水河校區,已規劃了10000平米的本工程中心科學...
4)和微波相比,毫米波元器件的尺寸要小得多。因此毫米波系統更容易小型化。缺點:1)大氣中傳播衰減嚴重。2)器件加工精度要求高。毫米波傳播特性 毫米波在通信、雷達、遙感和射電天文等領域有大量的套用。要想成功地設計並研製出性能...
移動通信的星間鏈路技術主要工作於毫米波段,將研究適於空間套用環境的毫米波組件與子系統,包括天線技術、新型調製解調技術與微波毫米波混合集成技術等,直接服務於衛星通信。研究還涉及地面高速數據通信系統的系統集成與原理實驗等。雷達技術...
毫米波對降雨、沙塵、煙霧和等離子的穿透能力卻要比大氣雷射和紅外強得多。這就使得毫米波通信具有較好的全天候通信能力,保證持續可靠工作。7)元件尺寸小 和微波相比,毫米波元器件的尺寸要小得多。因此毫米波系統更容易小型化。研究...
俄羅斯和美國已經採用迴旋管器件裝備雷達和制導系統。在研製出來的各類固態器件中。雪崩二極體(IMPATT)和耿氏二極體(Gunn)是最適合做毫米波射頻源的。準光學功率合成是美國提出的一種具有很好的套用前景的功率合成技術,利用它能製造出更為...
其中微波技術部分以波導系統為主,簡單介紹了微帶線及微帶元件,根據技術發展的需要,特別增加了高功率微波的傳輸與模式變換的內容;微波管原理部分則包括了傳統微波管、毫米波、亞毫米波和新型器件、相對論電子注器件,刪去了第l版中微波...
毫米波導引頭具有體積小、電壓低和全固態等特點,能滿足彈載環境要求。當工作頻率選在35吉赫或94吉赫時,天線口徑一般為10~20厘米。此外,毫米波雷達還用於波束制導系統,作為對近程飛彈的控制。②目標監視和截獲:毫米波雷達適用於近程、...
《光纖光柵在微波毫米波系統中的套用研究》是依託浙江大學,由陳抗生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本課題以光子信息處理器件——新型光纖光柵為基礎,將微波與光波結合,研究將光纖光柵用於微波、毫米波的信號處理,研製用於超寬頻無線...
低成本、小體積的需求。基於IPD工藝,提出了一種無反射帶通濾波器等效電路結構,解決接地為浮地時的電磁干擾和濾波問題,提高了微波系統的電磁兼容性和可靠性,為未來三維集成技術套用於微波毫米波積體電路設計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
毫米波工程基礎 《毫米波工程基礎》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發行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薛良金
在國內首次實現了太陽射電系統的全自動試觀測,自動完成天線的方位和俯仰系統校零,自動按照全功率輻射計定標方案進行天線定標,自動完成輻射溫度與輸出電壓的換算,天線自動尋找太陽並進入跟蹤狀態,自動完成太陽射電輻射的天線溫度參數反演,實...
實驗室的研究方向為:電磁波理論與工程、計算電磁學、毫米波器件與電路、毫米波系統與套用技術、射頻電路與系統、天線理論與技術、微波毫米波光電子學、微波毫米波測量技術、交叉學科的理論與技術等。實驗室在毫米波套用系統與集成技術、...
《非線性微波毫米波電路分析與設計》是1991年北京郵電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惠功等。內容介紹 內 容 簡 介 本書系統、簡潔地介紹非線性微波、毫米波電路的理論分析與設 計.內容包括:肖特基勢壘二極體、肖特基壘變容管、莫脫...
全書闡述微波毫米波功率合成的基礎理論、技術內涵和實際套用,並結合空間系統的特定背景,重點討論工程實踐中的設計要點,給出典型的設計實例。全書共由8章構成,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論述微波毫米波技術的發展和套用、功率合成技術所...
圍繞上述三個研究方向,開展深入系統的理論分析及工程設計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創新性的成果,可為微波毫米波電路與天線的分析方法和設計技術提供指導。 基於項目研究取得的成果,共發表SCI收錄IEEE期刊論文50篇(其中IEEE Transactions論文...
毫米波RCS測試系統是一種用於化學工程領域的電子測量儀器,於2009年9月24日啟用。技術指標 (1)3mm波長時,測量範圍0.004~0.006平方米;(2)8mm波長時,測量範圍0.0016~0.028平方米。主要功能 測試雷達的散射面積。
承擔多項國家重大攻關項目,研製出毫米波集成前端,突破高頻分系統整體集成化遇到的有關電磁理論、電路設計和結構工藝等關鍵技術,解決了三種集成前端在使用環境下的高性能指標、低成本及抗振動、衝擊、溫度變化等難題。提出一種紅外/毫米波...
教學系:電子科學與技術系、信息與通信工程系 本科專業(方向):微電子科學與工程、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微波毫米波系統與器件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師資力量 據2021年5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教職工137人,專任教師113...
費元春,1938年3月出生,2013年1月逝世,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人物經歷 1960年7月畢業於北京工業學院(現為北京理工大學)無線電系雷達專業。研究方向 微波、毫米波系統工程(微波雷達、微波通信);微波毫米波理論與技術(微波...
主要專業包括微波、毫米波系統工程及紅外光學系統工程總體技術,微波、毫米波接收與發射技術,信號與信息處理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天饋系統與天線罩技術,通信工程技術,模組電源技術,特種器件與微組裝技術,結構設計及製造技術,可靠性技術等...
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主講課程 主講本科生課程《微波技術基礎》、博士生課程《毫米波理論與系統》。研究領域 微波毫米波理論與技術、光電子技術,天線理論與技術,電磁散射與逆散射及隱身技術,微波、毫米波系統工程,...
1988年1月分配到電子科技大學微波中心,1990年起被聘為講師;1993年公派赴香港城市大學電子工程系訪問進修;1998年10月被聘為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並承擔“微波系統工程”本科課程教學;2010年10月調入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學技術研究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