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微推理
-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 頁數:140頁
- 開本:32
- 品牌:長江文藝出版社
- 作者:夜月越
- 出版日期:2012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5458926, 753545892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夜月越編著的《微推理》內容介紹:推理的本質就是獲取信息,無論何種形式都一樣,從已知的信息中獲取更多的信息量,微推理也是如此。
微推理有如下這些特點:
一、微推理之“微”:微推理之微不在於字數,而在於——場景!
二、故事性:微推理首先是一個故事,其次才是一個推理故事。
三、推理性:通過故事留下的痕跡(也就是故事的某個片段)還原整個故事,這是微推理小說最鮮明的特點。微推理也是細節推理。
四、意義性:微推理故事的主題,和給人帶來的思考與回味……
微推理有如下這些特點:
一、微推理之“微”:微推理之微不在於字數,而在於——場景!
二、故事性:微推理首先是一個故事,其次才是一個推理故事。
三、推理性:通過故事留下的痕跡(也就是故事的某個片段)還原整個故事,這是微推理小說最鮮明的特點。微推理也是細節推理。
四、意義性:微推理故事的主題,和給人帶來的思考與回味……
作者簡介
夜月越,現年18歲,每天放學後無事,便上網碼字。以“夜月越”為筆名創作微推理小說百餘篇。首發於百度推理吧,後被各大論壇、網站爭相轉載。堪稱國內微推理小說創作第一人。
圖書目錄
自序:微推理淺談
謎題篇
左撇子
玫瑰
父親
祭奠
姐姐不見了
古董
千紙鶴
鼠疫
清明
味道
蒔瓶
月考
醫生的工作
生日(一)
花圈
僱主
自首
殺手
越獄
殉情
愛滋
槍
夢
圍城
未婚妻
人販子
報紙
英國之旅
弟弟
孩子
戒指
對決
屍體
香水
乞丐
泥瓦工
逃脫
網友
洞穴
生日(二)
攝影
自殺
人證
春遊
末班車
跳樓
吵架
殺人狂
著想
舞舍
競標
回信
姐弟
導演
婚禮
律師徽章
笛聲
化妝
火警
哥哥
鑽石
地圈
四刀
綁匪
煙花
指甲
拆彈專家
考卷
電影
面試
手術
陌生女人
遺產
尋人啟事
兒子
好老師
默契
捉迷藏
綁架案
車禍
老地方
出府
搏殺
土匪
小偷
日記
戲
巧遇
圖書館
離家出走
墜機
公主
雅典娜號
火
比賽
盜墓
放課後
逃逸
人質
復活
簡歷
番外篇
老地方見
解析篇
後記
謎題篇
左撇子
玫瑰
父親
祭奠
姐姐不見了
古董
千紙鶴
鼠疫
清明
味道
蒔瓶
月考
醫生的工作
生日(一)
花圈
僱主
自首
殺手
越獄
殉情
愛滋
槍
夢
圍城
未婚妻
人販子
報紙
英國之旅
弟弟
孩子
戒指
對決
屍體
香水
乞丐
泥瓦工
逃脫
網友
洞穴
生日(二)
攝影
自殺
人證
春遊
末班車
跳樓
吵架
殺人狂
著想
舞舍
競標
回信
姐弟
導演
婚禮
律師徽章
笛聲
化妝
火警
哥哥
鑽石
地圈
四刀
綁匪
煙花
指甲
拆彈專家
考卷
電影
面試
手術
陌生女人
遺產
尋人啟事
兒子
好老師
默契
捉迷藏
綁架案
車禍
老地方
出府
搏殺
土匪
小偷
日記
戲
巧遇
圖書館
離家出走
墜機
公主
雅典娜號
火
比賽
盜墓
放課後
逃逸
人質
復活
簡歷
番外篇
老地方見
解析篇
後記
文摘
3.味道
醫院的味道真討厭,和老鼠—樣可怕。
家裡的老鼠特別多,看到它們我就睡不著覺,煩死了!
媽媽進那個房間已經有幾個小時了好多穿著白衣服的人圍著她。
她吃飯的時候忽然倒在地上,叔叔把她送到這裡。叔叔身上的味道和醫院—樣。
昨晚他偷偷給了媽媽一個瓶子,對她說:“只要用了這個,一定能恢復他快樂的笑容。”
“我想要媽媽快樂。”我望著手中的瓶子想。“我已經5歲了,不再是小孩了。”
4.父親
葉小千看了—下手錶,再過30秒,銀行就會發現金庫失竊。他迅速換掉行竊時穿的衣服,將錢裝進準備好的手提箱,打算從後門逃走。
忽然,背後有人扯住了自己的衣服,葉小千頭也不回地用箱子給後面的人來了一下。他不能停下,父親的病已經無法拖延。
葉小千回到家中時,才發現箱子上掛著一個玉佛吊墜。葉小千來不及細想。忙問保姆:“爸爸去哪裡了?”
保姆笑道:“你爸今天病情有些好轉,就去為你求了個玉佛吊墜,聽說你在銀行工作,就去找你了。”
5.藥瓶
爸爸出差了,媽媽臥病在床,妹妹未滿兩歲,所有的家務活都落在了程雪菲的身上。
程雪菲覺得媽媽對灰色有著近乎古怪的偏愛,家裡到處是灰色的東西。
程雪菲拿下藥櫃中左起第一個灰色藥瓶和白色藥瓶,按照媽媽的吩咐配好藥後將藥給媽媽送去。接著從櫥櫃頂上拿下一個灰色的盒子,媽媽說裡面裝的是妹妹的奶粉。
所有的事情都完成後,程雪菲去了一趟超市。在結賬時她問老闆時間,老闆望了牆上的電子表一眼:“9點30分。”
程雪菲納悶了:“電子表不是壞了嗎?他怎么知道的?”
6.祭奠
劉瑩將一束水仙花放在墓碑前,轉身坐在地上背靠著墓碑。
一年前來這裡的路上,一輛失控的卡車朝她撞來。身旁的白羽風一把將她推開。自己卻倒在了車輪下。
望著血泊中的白羽風,劉瑩感到世界忽然崩塌了,媽媽已經離自己而去,現在唯一的親人也……
劉瑩拉回飄遠的思緒輕撫著墓碑說:“你一定等很久了吧,我來看你了。”一滴淚水滑過她的面龐。
忽然想起身旁坐在輪椅上的少年,她擦乾淚水強顏笑道:“哥,和媽說句話吧。”P6-7
醫院的味道真討厭,和老鼠—樣可怕。
家裡的老鼠特別多,看到它們我就睡不著覺,煩死了!
媽媽進那個房間已經有幾個小時了好多穿著白衣服的人圍著她。
她吃飯的時候忽然倒在地上,叔叔把她送到這裡。叔叔身上的味道和醫院—樣。
昨晚他偷偷給了媽媽一個瓶子,對她說:“只要用了這個,一定能恢復他快樂的笑容。”
“我想要媽媽快樂。”我望著手中的瓶子想。“我已經5歲了,不再是小孩了。”
4.父親
葉小千看了—下手錶,再過30秒,銀行就會發現金庫失竊。他迅速換掉行竊時穿的衣服,將錢裝進準備好的手提箱,打算從後門逃走。
忽然,背後有人扯住了自己的衣服,葉小千頭也不回地用箱子給後面的人來了一下。他不能停下,父親的病已經無法拖延。
葉小千回到家中時,才發現箱子上掛著一個玉佛吊墜。葉小千來不及細想。忙問保姆:“爸爸去哪裡了?”
保姆笑道:“你爸今天病情有些好轉,就去為你求了個玉佛吊墜,聽說你在銀行工作,就去找你了。”
5.藥瓶
爸爸出差了,媽媽臥病在床,妹妹未滿兩歲,所有的家務活都落在了程雪菲的身上。
程雪菲覺得媽媽對灰色有著近乎古怪的偏愛,家裡到處是灰色的東西。
程雪菲拿下藥櫃中左起第一個灰色藥瓶和白色藥瓶,按照媽媽的吩咐配好藥後將藥給媽媽送去。接著從櫥櫃頂上拿下一個灰色的盒子,媽媽說裡面裝的是妹妹的奶粉。
所有的事情都完成後,程雪菲去了一趟超市。在結賬時她問老闆時間,老闆望了牆上的電子表一眼:“9點30分。”
程雪菲納悶了:“電子表不是壞了嗎?他怎么知道的?”
6.祭奠
劉瑩將一束水仙花放在墓碑前,轉身坐在地上背靠著墓碑。
一年前來這裡的路上,一輛失控的卡車朝她撞來。身旁的白羽風一把將她推開。自己卻倒在了車輪下。
望著血泊中的白羽風,劉瑩感到世界忽然崩塌了,媽媽已經離自己而去,現在唯一的親人也……
劉瑩拉回飄遠的思緒輕撫著墓碑說:“你一定等很久了吧,我來看你了。”一滴淚水滑過她的面龐。
忽然想起身旁坐在輪椅上的少年,她擦乾淚水強顏笑道:“哥,和媽說句話吧。”P6-7
後記
還是從題材說起。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推理小說由於自身的原因,題材的限制很多,大多集中在“殺人”、“犯罪”、“偵破”這幾個關鍵字上。是偵探和罪犯的鬥爭,即便在今天這些關鍵字也是主流。
但是推理的世界遠不止於此,事實上,推理作為一種思維活動,占據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看到的,聽到的。所有的感覺湧入腦海的那一刻,這項工作便會自動進行,推理小說不過是將推理系統化罷了。
因此,推理覆蓋著世界上所有的領域,有邏輯的地方就有推理。
正因為如此,所有的東西和內容都可以作為微推理的題材,天地萬物,只要是人的意識所能想到的東西,大至宇宙,小至分子,都可以成為微推理的一部分。
微推理並不局限於傳統的推理題材,像科幻、武俠、言情、軍事等題材都可以寫成徼推理。在多元化的今天,題材的分界已不那么明確,像京極夏彥的妖怪推理,還有武俠推理、科幻推理等都已耳熟能詳。
推理無框架,是微推理的基本理念。海納百川,關注身邊的每一個事物,一根針,一粒沙,一行腳印一朵花,一個笑容一杯水……都是微推理的靈感之源。
無可否認,微推理才剛起步,故事涉及的多效是殺人、犯罪、黑暗。但卻無法抹殺它的無限可能。
微推理的文體,同樣沒有什麼限制。雖說微推理講的是一個故事,但誰規定故事一定要用記敘文表達,只要能夠表現一個故事,無論是詩詞、書信,還是海報、尋物(人)啟事、微博、說明書、人物簡介等等,都可以是微推理的文體(這是接下來努力的方向)。故事就是王道。
承接上一個話題,推理小說大多數是犯罪題材不是沒有原因的。最大的原因就是某種手法或詭計需要一個實施的舞台,像“密室”、“不在場證明”這些極度糾結的手法在日常生活這個背景下實施根本毫無意義,所以需要犯罪這個龐大的舞台。
微推理的“手法”和上面所說的“手法”有本質的區別,這是它們最大的不同。
微推理中的密室或不在場證明常常只是故事的衍生物,並不是故事的主流,真正的主流是情節。
在推理小說中,我們會去考慮詭計(密室或不在場證明)是如何形成的,而微推理則是尋找某個故事片段後面隱藏的情節,這一對比就可以知道:
情節就是微推理的手法!
這裡無需擔心手法的重複和窮盡,情節不同,手法就不一樣,這也是題材和體裁不受限的原因。
為了在短篇幅內安排所有的線索,徼推理一般都會以現在進行時來進行敘述。以案件為例,一般的寫法是發現現場、警方介入、調查、推理、偵破等,案發時的情景已經成為過去式,徼推理是直接敘述案發場景,以兇手或被害人為主視角展開情節,然後以這個片段為點還原情節,既布置了線索,又能使故事保持一種緊張的氛圍。
“所有的世界都是規則的產物。”
前面曾經提到過絕對邏輯和相對邏輯,所謂的絕對邏輯,指的是完全符合現實的邏輯,遵循現實中的所有規則,在絕對邏輯下,任何不符合現實的事都不可能發生。
“相對邏輯”則不然,它指的就是“規則下的邏輯”,“相對邏輯”指的並不一定是現實的世界,也可以是架空的,但和現實世界一樣,它也有運行的規則,在這些規則上發生的事都算是符合邏輯的。
舉兩個例子說明這一點:
我搭上了一列特快車,大概還在差10分鐘就午夜12點的時候,在中逢站有一名男子也上了列車,他在車門關閉後,像是突然恢復意識一般,開始左右環視著周遭乘客的臉。
“恕我愚昧,請問您今年28歲嗎?”他如此地向我問道。
“是的,不過您怎么知道呢?”我如此反問他,但被他無視,只是自顧自地和別人說話。
“您夸年45歲吧?”
“是,沒錯。”
“您是62歲嗎?”
“你怎么知道的?”
一直和看似不相識的乘客群重複著諸如此類的對話,看采這名男子,似乎有著只要看著別人的臉就能知道其年齡的特殊能力。此時到了下個停車站還有15分鐘左右的時間,全車廂包括我在內的乘客都對這名男子投以好奇的注目眼光,一直到他問到最後一名女士。
“您是50歲嗎?”
“是的,不過還有5分鐘就51歲了!”那名女士微笑地回答道。
這是一篇在網上頗為火爆的微推理,據說來自日本,具體作者不詳,這裡引用一下。故事中的世界很明顯是不現實的,但沒有人會去關注它的不現實,這個故事已經明確了規則:在故事中存在著這種能力,因而男子的行為是合理的。個人認為這個故事很贊,讓人回味無窮。這裡運用的就是相對邏輯。
能夠表現相對邏輯概念的還有一個故事,那就是《死亡筆記》,這部漫畫中的世界觀更加不會有人認為是現實的,但看過的人大多都會讚美裡面的布局,沒人會在意它是否現實。同樣是因為,裡面的行動和布局都符合其所在世界的規則。其中,利用死亡筆記的規則進行的智戰實在令人叫絕。
微推理運用的邏輯就是相對邏輯(順便一提,絕對邏輯也是相對邏輯的一部分),它可以不拘泥於現實(如上的《年齡》),在自身的規則中自由馳騁。相對邏輯的意義在於,它使微推理的空間擴大到了無限的地步。
目前的微推理,超越現實而自構規則的作品很少,它所呈現的仍是冰山一角。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相對邏輯必須遵守一條原則,如果文中的世界並非現實世界,那么必須在故事中明確地讓讀者了解到世界規則,絕對不能在解析時才突兀地冒出自訂規則,如前面發生了一系列不可能事件,到後面卻說是鬼魂作祟,可文中並沒有任何說明或暗示這個世界上有鬼,這無疑是赤裸裸地坑爹。如果不能駕馭好這一條原則,最好還是寫現實的吧(老實說,現在我也在努力階段,還不敢玩死亡筆記那種大手筆,但是這無疑是一個方向)。
故事是矛盾的體現,但凡故事必然都有其衝突性,這種衝突性擁有吸引讀者往下讀的力量。微推理的衝突性,在於故事表面的微小和背後真相的龐大。這種落差遠比一般故事的衝突要來得強烈,就好比將大量火藥壓縮在一個極小的空間之內。爆炸後所產生的威力自然可想而知。
威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火藥的量,而這火藥的量,指的就是故事的曲折性,故事越離奇複雜,給人的震撼就越大。
微推理的故事一般是由單場景或多場景組成,場景的多少和故事的複雜性有一定聯繫,一般來說,場景越多故事就越複雜(注意。這並不是說場景少故事就簡單)。這個不難理解,微推理的每個場景都有著很多信息,多個場景,特別是一下子無法找出聯繫的不連續場景,其糾結程度可想而知。這種類型相對好寫,因為不用將所有的線索集中在一個場景中,避免了很多棘手問題。
但凡事有利必有弊。作為一個故事,不論看不看得懂,首先要讓讀者先記住這個故事,這就要求保證故事的流暢性,讀者在讀過之後能有一個大概的印象。如果是多場景的話,閱讀會出現斷層,特別是場景之間的聯繫如果不太緊密,常常會讓讀者摸不著頭腦。最後的結果是,整個故事從一開始就被當成了題目來看,即便解決後也很難記住整個故事。
微推理首先是一個故事,那么首先考慮的就是讀者的閱讀感受,即讀者能流暢地讀完,即便有問題也要等到最後一刻再讓問題冒出來。讀者在讀故事的過程中會有一種定式,即對整個故事的一種把握,這種把握往往就是故事逆轉的源泉,正因為讀者在心中已經有了一些隱約的猜想,所以真相的反差才能造成震撼。
多場景可能會使讀者失去這種把握,最後也許他們會對謎題的複雜性有所讚嘆,但出現什麼情況都不會造成震撼了。所以,對於場景的把握要適度,不能因為追求複雜性而使故事淪為題目。
微推理可以當成題目來看,但一定要當成故事來寫。即便是使用到多場景,最好也是有聯繫的,讀者能順暢看完,微推理的問題,最好在最後一刻爆發(當然,為了嘗試我也寫過幾篇多場景,事實上都被當成題目看了)。
至於單場景,可簡單也可複雜,要看線索的隱藏和安排,多數用到內心獨白,它的利在於讀者比較容易讀完並接受其中的誤導,缺點就是簡單的好寫,複雜的難寫,但毫無疑問我更鐘愛單場景。原因只有一個,即便所有人都把它當題目,我也要保留它作為故事的靈魂。
敘詭所用的手法其實和微小說一脈相承。所謂的敘詭,就是敘述性詭訊利用人們先人為主的觀念,誤導讀者,從而造成結局的逆轉。微推理中的敘詭是一種輔助手段,主要是給讀者帶來閱讀上的刺激,除非是專門使用敘詭的故事,不然一般我都會在結尾就會讓讀者知道使用了敘詭。
特別注意的是,敘詭的本質是誤導。不是欺騙,也就是說,它必須遵循幾項原則(至少我的故事畲遵循):
一、文中使用的敘詭要符合邏輯,而且是符合現實里的邏輯。比如,在人稱上,動物不能使用人的人稱代詞“他”、“她”等,同時非人類的不能有心理活動(這是判斷人類的標準之一)。
二、文中要有能表現敘詭的地方或細節,例如環境如果發生了變化,要把這種不同表現出來,讓讀者有機會發現,不能說什麼就是什麼。
主要就是遵循以上兩點,敘詭的魅力除了結局的逆轉,還有就是上面所述的第二點,即對細節的設定。讀者最想看的其實是文中哪些地方表現了這個敘詭,對我而言。這才是最過癮的。
限於時間,這一次的總結就這么多,主要是讓大家大概認識一下微推理。以上所有的觀點都是我個人的,不代表大眾,僅僅是分享想法。能走這么遠是我意想不到的,這期間認識了很多人,而正是在大家的鼓勵和參與下,我才能走得這么遠。感謝所有的人,第一季落幕。真心希望微推理能在更多的人手裡成長起來。
但是推理的世界遠不止於此,事實上,推理作為一種思維活動,占據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看到的,聽到的。所有的感覺湧入腦海的那一刻,這項工作便會自動進行,推理小說不過是將推理系統化罷了。
因此,推理覆蓋著世界上所有的領域,有邏輯的地方就有推理。
正因為如此,所有的東西和內容都可以作為微推理的題材,天地萬物,只要是人的意識所能想到的東西,大至宇宙,小至分子,都可以成為微推理的一部分。
微推理並不局限於傳統的推理題材,像科幻、武俠、言情、軍事等題材都可以寫成徼推理。在多元化的今天,題材的分界已不那么明確,像京極夏彥的妖怪推理,還有武俠推理、科幻推理等都已耳熟能詳。
推理無框架,是微推理的基本理念。海納百川,關注身邊的每一個事物,一根針,一粒沙,一行腳印一朵花,一個笑容一杯水……都是微推理的靈感之源。
無可否認,微推理才剛起步,故事涉及的多效是殺人、犯罪、黑暗。但卻無法抹殺它的無限可能。
微推理的文體,同樣沒有什麼限制。雖說微推理講的是一個故事,但誰規定故事一定要用記敘文表達,只要能夠表現一個故事,無論是詩詞、書信,還是海報、尋物(人)啟事、微博、說明書、人物簡介等等,都可以是微推理的文體(這是接下來努力的方向)。故事就是王道。
承接上一個話題,推理小說大多數是犯罪題材不是沒有原因的。最大的原因就是某種手法或詭計需要一個實施的舞台,像“密室”、“不在場證明”這些極度糾結的手法在日常生活這個背景下實施根本毫無意義,所以需要犯罪這個龐大的舞台。
微推理的“手法”和上面所說的“手法”有本質的區別,這是它們最大的不同。
微推理中的密室或不在場證明常常只是故事的衍生物,並不是故事的主流,真正的主流是情節。
在推理小說中,我們會去考慮詭計(密室或不在場證明)是如何形成的,而微推理則是尋找某個故事片段後面隱藏的情節,這一對比就可以知道:
情節就是微推理的手法!
這裡無需擔心手法的重複和窮盡,情節不同,手法就不一樣,這也是題材和體裁不受限的原因。
為了在短篇幅內安排所有的線索,徼推理一般都會以現在進行時來進行敘述。以案件為例,一般的寫法是發現現場、警方介入、調查、推理、偵破等,案發時的情景已經成為過去式,徼推理是直接敘述案發場景,以兇手或被害人為主視角展開情節,然後以這個片段為點還原情節,既布置了線索,又能使故事保持一種緊張的氛圍。
“所有的世界都是規則的產物。”
前面曾經提到過絕對邏輯和相對邏輯,所謂的絕對邏輯,指的是完全符合現實的邏輯,遵循現實中的所有規則,在絕對邏輯下,任何不符合現實的事都不可能發生。
“相對邏輯”則不然,它指的就是“規則下的邏輯”,“相對邏輯”指的並不一定是現實的世界,也可以是架空的,但和現實世界一樣,它也有運行的規則,在這些規則上發生的事都算是符合邏輯的。
舉兩個例子說明這一點:
我搭上了一列特快車,大概還在差10分鐘就午夜12點的時候,在中逢站有一名男子也上了列車,他在車門關閉後,像是突然恢復意識一般,開始左右環視著周遭乘客的臉。
“恕我愚昧,請問您今年28歲嗎?”他如此地向我問道。
“是的,不過您怎么知道呢?”我如此反問他,但被他無視,只是自顧自地和別人說話。
“您夸年45歲吧?”
“是,沒錯。”
“您是62歲嗎?”
“你怎么知道的?”
一直和看似不相識的乘客群重複著諸如此類的對話,看采這名男子,似乎有著只要看著別人的臉就能知道其年齡的特殊能力。此時到了下個停車站還有15分鐘左右的時間,全車廂包括我在內的乘客都對這名男子投以好奇的注目眼光,一直到他問到最後一名女士。
“您是50歲嗎?”
“是的,不過還有5分鐘就51歲了!”那名女士微笑地回答道。
這是一篇在網上頗為火爆的微推理,據說來自日本,具體作者不詳,這裡引用一下。故事中的世界很明顯是不現實的,但沒有人會去關注它的不現實,這個故事已經明確了規則:在故事中存在著這種能力,因而男子的行為是合理的。個人認為這個故事很贊,讓人回味無窮。這裡運用的就是相對邏輯。
能夠表現相對邏輯概念的還有一個故事,那就是《死亡筆記》,這部漫畫中的世界觀更加不會有人認為是現實的,但看過的人大多都會讚美裡面的布局,沒人會在意它是否現實。同樣是因為,裡面的行動和布局都符合其所在世界的規則。其中,利用死亡筆記的規則進行的智戰實在令人叫絕。
微推理運用的邏輯就是相對邏輯(順便一提,絕對邏輯也是相對邏輯的一部分),它可以不拘泥於現實(如上的《年齡》),在自身的規則中自由馳騁。相對邏輯的意義在於,它使微推理的空間擴大到了無限的地步。
目前的微推理,超越現實而自構規則的作品很少,它所呈現的仍是冰山一角。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相對邏輯必須遵守一條原則,如果文中的世界並非現實世界,那么必須在故事中明確地讓讀者了解到世界規則,絕對不能在解析時才突兀地冒出自訂規則,如前面發生了一系列不可能事件,到後面卻說是鬼魂作祟,可文中並沒有任何說明或暗示這個世界上有鬼,這無疑是赤裸裸地坑爹。如果不能駕馭好這一條原則,最好還是寫現實的吧(老實說,現在我也在努力階段,還不敢玩死亡筆記那種大手筆,但是這無疑是一個方向)。
故事是矛盾的體現,但凡故事必然都有其衝突性,這種衝突性擁有吸引讀者往下讀的力量。微推理的衝突性,在於故事表面的微小和背後真相的龐大。這種落差遠比一般故事的衝突要來得強烈,就好比將大量火藥壓縮在一個極小的空間之內。爆炸後所產生的威力自然可想而知。
威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火藥的量,而這火藥的量,指的就是故事的曲折性,故事越離奇複雜,給人的震撼就越大。
微推理的故事一般是由單場景或多場景組成,場景的多少和故事的複雜性有一定聯繫,一般來說,場景越多故事就越複雜(注意。這並不是說場景少故事就簡單)。這個不難理解,微推理的每個場景都有著很多信息,多個場景,特別是一下子無法找出聯繫的不連續場景,其糾結程度可想而知。這種類型相對好寫,因為不用將所有的線索集中在一個場景中,避免了很多棘手問題。
但凡事有利必有弊。作為一個故事,不論看不看得懂,首先要讓讀者先記住這個故事,這就要求保證故事的流暢性,讀者在讀過之後能有一個大概的印象。如果是多場景的話,閱讀會出現斷層,特別是場景之間的聯繫如果不太緊密,常常會讓讀者摸不著頭腦。最後的結果是,整個故事從一開始就被當成了題目來看,即便解決後也很難記住整個故事。
微推理首先是一個故事,那么首先考慮的就是讀者的閱讀感受,即讀者能流暢地讀完,即便有問題也要等到最後一刻再讓問題冒出來。讀者在讀故事的過程中會有一種定式,即對整個故事的一種把握,這種把握往往就是故事逆轉的源泉,正因為讀者在心中已經有了一些隱約的猜想,所以真相的反差才能造成震撼。
多場景可能會使讀者失去這種把握,最後也許他們會對謎題的複雜性有所讚嘆,但出現什麼情況都不會造成震撼了。所以,對於場景的把握要適度,不能因為追求複雜性而使故事淪為題目。
微推理可以當成題目來看,但一定要當成故事來寫。即便是使用到多場景,最好也是有聯繫的,讀者能順暢看完,微推理的問題,最好在最後一刻爆發(當然,為了嘗試我也寫過幾篇多場景,事實上都被當成題目看了)。
至於單場景,可簡單也可複雜,要看線索的隱藏和安排,多數用到內心獨白,它的利在於讀者比較容易讀完並接受其中的誤導,缺點就是簡單的好寫,複雜的難寫,但毫無疑問我更鐘愛單場景。原因只有一個,即便所有人都把它當題目,我也要保留它作為故事的靈魂。
敘詭所用的手法其實和微小說一脈相承。所謂的敘詭,就是敘述性詭訊利用人們先人為主的觀念,誤導讀者,從而造成結局的逆轉。微推理中的敘詭是一種輔助手段,主要是給讀者帶來閱讀上的刺激,除非是專門使用敘詭的故事,不然一般我都會在結尾就會讓讀者知道使用了敘詭。
特別注意的是,敘詭的本質是誤導。不是欺騙,也就是說,它必須遵循幾項原則(至少我的故事畲遵循):
一、文中使用的敘詭要符合邏輯,而且是符合現實里的邏輯。比如,在人稱上,動物不能使用人的人稱代詞“他”、“她”等,同時非人類的不能有心理活動(這是判斷人類的標準之一)。
二、文中要有能表現敘詭的地方或細節,例如環境如果發生了變化,要把這種不同表現出來,讓讀者有機會發現,不能說什麼就是什麼。
主要就是遵循以上兩點,敘詭的魅力除了結局的逆轉,還有就是上面所述的第二點,即對細節的設定。讀者最想看的其實是文中哪些地方表現了這個敘詭,對我而言。這才是最過癮的。
限於時間,這一次的總結就這么多,主要是讓大家大概認識一下微推理。以上所有的觀點都是我個人的,不代表大眾,僅僅是分享想法。能走這么遠是我意想不到的,這期間認識了很多人,而正是在大家的鼓勵和參與下,我才能走得這么遠。感謝所有的人,第一季落幕。真心希望微推理能在更多的人手裡成長起來。
序言
徼推理的出現對我來說絕對是一個偶然。那是一節很平常的英語課,老師讓我們自由討論。是關於左撇子的內容,當時有同學對我開玩笑說,這是個不錯的素材。我也半開玩笑地在紙上寫了一篇九十多字的故事——這就是那第一篇左撇子凌明然的來源。
最初我並沒有想到微推理這個概念,是當成微小說寫的,但又不想讓這個故事過於平淡。於是在文中加入了一些推理的細節,其目的只是讓故事多一點曲折而已。同學看完後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後讓我解釋——
網上的“故事——討論——解析”模式,最初的來源只是單純的課外娛樂活動。
隨著故事中推理成分的增多和故事結構的轉變,當我寫到第十個故事的時候,“微推理”這個概念才漸漸成型。
什麼是微推理呢?我曾經想給它一個明確的定義,但卻無法完整地概括它,我只能打個比方。刑偵辦案程式中有一個專業術語叫做側寫,說白了大家都懂,就是通過犯罪現場留下來的痕跡或物品還原整個現場。在微推理中,那些故事片段就相當於罪案現場留下的痕跡和物件,只是這裡還原的不是現場,而是整個故事。
推理的本質就是獲取信息,無論何種形式都一樣,從已知的信息中獲取更多的信息量。微推理也是如此,每個故事都是通往另—個世界的鑰匙。
微推理的靈感來自於徼小說,但其特點卻和微小說有所不同,首先便是體現在這個“徼”字上,微小說完整地說是徼博小說,它的字數被限定在140字以內,許多人也許認為微推理之所以叫微推理,是因為它的字數少,而事實上。它的字數少是因為另一個原因。微推理之微不在於字數,而在於——場景!
微推理不是將故事縮寫,也不是將故事徼化,然後按照起因經過結果敘述完,而是一個或幾個凝練的場景,整個故事的所有線索就隱藏在這些場景中。如果是一場賽跑,那么徼推理一開始便進入了衝刺階段,要將所有衝突用最少的場景表現出來,猶如電影的預告點只展現最虧人心魄的鏡頭,這才是微推理的微之所在。
徽推理的場景一般都在三個以內(最好不要超過三個),這個也是有講究的,後面再細說。正因為場景的凝練,字數自然就少,這才是正確的因果關係。微推理的字數由故事的大小而定,大的故事需要設的伏筆和線索都很多,字數並不刻意限制,但總的來說最多也不會超過三百字。
我將故事性放在了推理性的前面。因為我—直堅持著,微推理首先應該是一個故事,其次才是一個推理的故事。故事就是它的靈魂。
微推理的故事性,首先體現在過程的曲折上。隱藏情節是微推理的特色之一,簡短的幾行字在設計後可以挖掘出大量的情節,這使得它的複雜性大大增加。故事的簡短和真相的複雜構成了它的衝突之一,這是曲折性的體現。關於複雜性的控制後面細說。
其次體現在結局(真相)的意外性上。如果讓我選擇最喜愛的故事元素,逆轉結局會被我並列地排在第一位;如果說微推理只靠一樣東西就能夠煥發生機,那必定是出乎意料的結局(或真相)。曲折的故事未必出乎意料,但出乎意料的故事肯定曲折。逆轉無論是對於微推理還是微小說都是生命之源。
微推理本身篇幅很小。如果沒有能使讀者震撼的地方,整個故事就會流於平淡,當讀者隨著敘述緩緩接近結尾,這時只需要一句話,就能夠顛覆讀者的所有猜想,這種震撼效果,就是逆轉的魅力所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為逆轉!
最後是延伸性。不同的人對一個故事有不同的感受,所謂的延伸性,就是給故事留有一定的空間,讓它有繼續發展的無限可能。
從這方面看,微推理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是某個故事中的一個片段,但它不但包含了已經發生的事實,也暗藏了即將要發生的事。延伸性的重要不言而喻。
曲折、逆轉、延伸,相輔相成,是微推理於其故事本身不可或缺的三種元素。
前面曾經將微推理比成“痕跡”或“物件”,我們通過故事留下的痕跡(也就是故事的某個片段)還原整個故事,這是微推理小說最鮮明的特點,通過分析背景、環境、人物表情、動作、對白,甚至標點符號來獲取故事的信息,在微推理中,所有的一切都可能是線索。
提到推理,自然要說到邏輯,微推理中的邏輯並不是絕對邏輯(也就是完全符合現實的邏輯)。而是相對邏輯,遵循的原則是合理即可。也就是說,微推理的故事在現實中未必會發生,但在理論上它是合理的(其實大部分小說都是如此,沒有哪個人殺人後真的搞密室)。我在這裡提出絕對邏輯和相對邏輯還有另—層含義,後面會詳細說。
要將故事建立在邏輯上,自然不能夠空口胡說,必須有推理的基礎,這些基礎在微推理的體現便是細節。
限於篇幅,微推理是無法將推理依據特別標出來的,所以這些依據往往隱藏在故事的細節之中。一些最初看起來很正常的不經意的舉動。到最後都是推理的突破口,所以,微推理也是細節推理。
徼推理的意義性是建立在故事性上的,只有保證了故事的精彩才可以談意義。所謂的意義,就是故事是否有明確的主題,是否對人有啟發,是否和某種社會現象掛鈎。
必須要坦白,在這一點上我是近乎空白並且在將來的一段時間內都會是空白。我首先所想到的是故事,怎樣讓故事好看貫穿了整個構思過程,如果不小心看起來有點意義,那應該是巧合,這是我的不足。雖然現在的作品都沒有明確地表達這—點,但必須承認,在微推理的體系中它是存在的,而且終將會成為微推理的發展方向。
縱觀微推理的發展史也是如此,從最初愛倫·坡的智力遊戲到柯南·道爾筆下的福爾摩斯系列;從解謎為主的黃金時代到後來的很長一段時間,推理小說中的社會意義都不是主流,直到以松本清張為主的社會派推理的興起,社會意義性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並成為了推理小說的發展方向。
所有的流派最終都會向這個方向靠攏。
希望有一天讀者在看完微推理後,記住的不止是故事,還有一絲思考與回味。
最初我並沒有想到微推理這個概念,是當成微小說寫的,但又不想讓這個故事過於平淡。於是在文中加入了一些推理的細節,其目的只是讓故事多一點曲折而已。同學看完後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後讓我解釋——
網上的“故事——討論——解析”模式,最初的來源只是單純的課外娛樂活動。
隨著故事中推理成分的增多和故事結構的轉變,當我寫到第十個故事的時候,“微推理”這個概念才漸漸成型。
什麼是微推理呢?我曾經想給它一個明確的定義,但卻無法完整地概括它,我只能打個比方。刑偵辦案程式中有一個專業術語叫做側寫,說白了大家都懂,就是通過犯罪現場留下來的痕跡或物品還原整個現場。在微推理中,那些故事片段就相當於罪案現場留下的痕跡和物件,只是這裡還原的不是現場,而是整個故事。
推理的本質就是獲取信息,無論何種形式都一樣,從已知的信息中獲取更多的信息量。微推理也是如此,每個故事都是通往另—個世界的鑰匙。
微推理的靈感來自於徼小說,但其特點卻和微小說有所不同,首先便是體現在這個“徼”字上,微小說完整地說是徼博小說,它的字數被限定在140字以內,許多人也許認為微推理之所以叫微推理,是因為它的字數少,而事實上。它的字數少是因為另一個原因。微推理之微不在於字數,而在於——場景!
微推理不是將故事縮寫,也不是將故事徼化,然後按照起因經過結果敘述完,而是一個或幾個凝練的場景,整個故事的所有線索就隱藏在這些場景中。如果是一場賽跑,那么徼推理一開始便進入了衝刺階段,要將所有衝突用最少的場景表現出來,猶如電影的預告點只展現最虧人心魄的鏡頭,這才是微推理的微之所在。
徽推理的場景一般都在三個以內(最好不要超過三個),這個也是有講究的,後面再細說。正因為場景的凝練,字數自然就少,這才是正確的因果關係。微推理的字數由故事的大小而定,大的故事需要設的伏筆和線索都很多,字數並不刻意限制,但總的來說最多也不會超過三百字。
我將故事性放在了推理性的前面。因為我—直堅持著,微推理首先應該是一個故事,其次才是一個推理的故事。故事就是它的靈魂。
微推理的故事性,首先體現在過程的曲折上。隱藏情節是微推理的特色之一,簡短的幾行字在設計後可以挖掘出大量的情節,這使得它的複雜性大大增加。故事的簡短和真相的複雜構成了它的衝突之一,這是曲折性的體現。關於複雜性的控制後面細說。
其次體現在結局(真相)的意外性上。如果讓我選擇最喜愛的故事元素,逆轉結局會被我並列地排在第一位;如果說微推理只靠一樣東西就能夠煥發生機,那必定是出乎意料的結局(或真相)。曲折的故事未必出乎意料,但出乎意料的故事肯定曲折。逆轉無論是對於微推理還是微小說都是生命之源。
微推理本身篇幅很小。如果沒有能使讀者震撼的地方,整個故事就會流於平淡,當讀者隨著敘述緩緩接近結尾,這時只需要一句話,就能夠顛覆讀者的所有猜想,這種震撼效果,就是逆轉的魅力所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為逆轉!
最後是延伸性。不同的人對一個故事有不同的感受,所謂的延伸性,就是給故事留有一定的空間,讓它有繼續發展的無限可能。
從這方面看,微推理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是某個故事中的一個片段,但它不但包含了已經發生的事實,也暗藏了即將要發生的事。延伸性的重要不言而喻。
曲折、逆轉、延伸,相輔相成,是微推理於其故事本身不可或缺的三種元素。
前面曾經將微推理比成“痕跡”或“物件”,我們通過故事留下的痕跡(也就是故事的某個片段)還原整個故事,這是微推理小說最鮮明的特點,通過分析背景、環境、人物表情、動作、對白,甚至標點符號來獲取故事的信息,在微推理中,所有的一切都可能是線索。
提到推理,自然要說到邏輯,微推理中的邏輯並不是絕對邏輯(也就是完全符合現實的邏輯)。而是相對邏輯,遵循的原則是合理即可。也就是說,微推理的故事在現實中未必會發生,但在理論上它是合理的(其實大部分小說都是如此,沒有哪個人殺人後真的搞密室)。我在這裡提出絕對邏輯和相對邏輯還有另—層含義,後面會詳細說。
要將故事建立在邏輯上,自然不能夠空口胡說,必須有推理的基礎,這些基礎在微推理的體現便是細節。
限於篇幅,微推理是無法將推理依據特別標出來的,所以這些依據往往隱藏在故事的細節之中。一些最初看起來很正常的不經意的舉動。到最後都是推理的突破口,所以,微推理也是細節推理。
徼推理的意義性是建立在故事性上的,只有保證了故事的精彩才可以談意義。所謂的意義,就是故事是否有明確的主題,是否對人有啟發,是否和某種社會現象掛鈎。
必須要坦白,在這一點上我是近乎空白並且在將來的一段時間內都會是空白。我首先所想到的是故事,怎樣讓故事好看貫穿了整個構思過程,如果不小心看起來有點意義,那應該是巧合,這是我的不足。雖然現在的作品都沒有明確地表達這—點,但必須承認,在微推理的體系中它是存在的,而且終將會成為微推理的發展方向。
縱觀微推理的發展史也是如此,從最初愛倫·坡的智力遊戲到柯南·道爾筆下的福爾摩斯系列;從解謎為主的黃金時代到後來的很長一段時間,推理小說中的社會意義都不是主流,直到以松本清張為主的社會派推理的興起,社會意義性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並成為了推理小說的發展方向。
所有的流派最終都會向這個方向靠攏。
希望有一天讀者在看完微推理後,記住的不止是故事,還有一絲思考與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