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微小花蝽
- 拉丁學名:Oriu minuius Linnaeus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 綱:昆蟲綱(Insecta)
- 目:半翅目
- 科:花蝽科
- 分布區域:遼寧、河北、山東、山西、陝西、河南、江蘇、江西、安徽等
- 功能類別:捕食性天敵
形態特徵,雌蟲,雄蟲,若蟲,一齡,二齡,三齡,四齡,五齡,生物學特性,歷期,繁殖和壽命,捕食,
形態特徵
雌蟲
體長2.20-2.50毫米。全身被微毛,背面滿布刻點。體淡褐色至深褐色。頭部、複眼、前胸背板、小盾片、各足基節及腿節均黑褐色。前翅爪片及革片黃褐色,楔片端半常漸深,膜片無色透明,有時有煙色雲霧斑。頭短而寬,喙3節,可達中足基節。觸角4節,第一、二節短,第三節棒形,第四節略似紡錘形扁平。兩單眼的距離遠於各自與複眼的距離。前胸背板中部有凹陷,後緣中間向前彎曲,後胸有臭孔。產卵管明顯。
雄蟲
體長2-2.20毫米。腹部末端不對稱,略偏一側彎曲、左側抱器螺旋形,背面有1長鞭狀絲,抱器上具1齒,右側無抱器。
若蟲
大多數蛻皮4次,有5個齡期;少數蛻皮3次有4個齡期,各齡期的特徵如下:
一齡
體長0.63-1毫米;寬0.20-0.35毫米。體淡黃白色,透明,取食後漸為黃色。腹部第3—5節背面中間各有1個桔紅色斑塊,縱向排成1列。
二齡
體長0.80-1.29毫米;寬0.32-0.53毫米。體淡黃色,半透明,取食後為紅黃色。腹部色斑明顯。部分個體翅芽隱現,但不清楚。
三齡
體長1.30-1.47毫米;寬0.55-0.70毫米。體黃色不透明,翅芽和腹斑明顯。
四齡
體長1.40-1.69毫米;寬0.67-0.90毫米。體桔黃色,腹部色斑不明顯。翅芽達第四腹節。
五齡
體長1.89-2.15毫米;寬0.74-0.91毫米。體黃褐至褐色,腹部色斑不明顯。翅芽超過第四腹節。
生物學特性
歷期
邱益三等試驗(1980),微小花蝽在不同溫度條件下各蟲態發育的歷期是:
產卵前期:在平均溫度22℃(18.60-28.60℃)條件下,平均歷期5.60天(4-8天);在平均溫度27.10℃(20-30.90℃)條件下,平均歷期2.40天(2-3天)。
卵期
卵的平均歷期,在15.90℃(12.80-18.50℃)為10.90天(7-14天);在16.50℃(8-11℃)為8.10天;在20.40℃(18.50-24.70℃)為7天(4-8天);27.30℃(24.20-31.10℃)為4.3天(4-5天)。
若蟲期
在26.30℃(20-29.20℃)和27.80℃(25.60-30.90℃)條件下,各齡若蟲平均歷期分別是:一齡若蟲期為3天和1.90天;二齡若蟲期為2.50和2.60天;三齡若蟲期為1.70天和1.60天;四齡若蟲期為3天和2.50天;五齡若蟲期為3.90天和4.50天。
(2)年生活史:在陝西省興城地區,微小花蝽以雌成蟲在樹皮下越冬,翌年4月末開始活動,5月上旬開始產卵,全年發生4代(張慈仁,1980);江蘇鹽城地區以成蟲在蠶豆、苕籽等作物上及枯枝落葉雜草堆里越冬,翌年二月底、三月初開始活動。越冬成蟲和第一代若蟲、成蟲在蠶豆、紫花苜蓿等越冬作物上生活;第二代在紫苜蓿、胡蘿蔔留種田、胡桑、箭舌豌豆和梨樹上活動,部分遷入棉田;第三代在豆類、玉米、棉花等作物上活動;第4~7代主要在棉花及其它作物上活動。在棉田的數量於9月上旬開始下降,而遷到胡桑和蔬菜上活動,後隨氣溫下降,成蟲尋覓隱蔽處越冬。在該地區全年發生8代,各代出現的時間見表75。在河南省安陽地區一年發生7代(崔素貞,1990)。
繁殖和壽命
根據邱益三等試驗(1980),微小花蝽繁殖力的大小和壽命的長短以及食物的關係較為密切。從試驗的結果可以看出,微小花蝽除食蟲外,必須喝水或花蜜,才能有較高的存活率,如單吃棉葉蟎,存活率僅有20%,若加花或水的存活率則分別達到60%和55.60%。
捕食
在棉田已知捕食棉葉蟎、棉蚜、棉薊馬、棉盲蝽、三點盲蝽和棉鈴蟲、紅鈴蟲、金剛鑽、棉小造橋蟲、煙青蟲的卵和初孵幼蟲。各齡期對棉葉蟎的平均捕食量:一齡期16頭左右,最多達40頭以上;二齡期30頭左右,最多達90頭以上;三齡期30頭左右,最多達45頭以上;四齡期32頭左右,最多達90頭;五齡期45頭左右,最多達90頭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