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三點定位是指用三次畫圈定位即可確認好友位置的一種定位方法。微信三點定位法的原理:在微信上找到一個目標,記下你的位置和距離,再換兩個位置重新計下距離,以這三個點為圓心距離作半徑畫三個圓,目標的位置就出來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微信三點定位
- 平台:微信
- 用途:定位
- 技術:GPS功能
背景知識,提醒防範,微博熱傳,功能實測,行家分析,觀點一,觀點二,觀點三,閱讀擴展,
背景知識
為了讓手機控在無聊的時分找到同樣無聊著又期待聊天對象的人,提供了一個“查看附近的人”功能,大約是以100米為單位,最遠可以查看1000米之內、同樣在使用這個程式和這個功能的人。
提醒防範
警察提醒
1、不要在固定地點反覆查找“附近的人”;
2、及時“清除位置信息並退出”;
3、別以為距離百米遞增,且有時效性就安全,多定幾點照樣能抓住;
4、小心陌生人。
微博熱傳
2012年11月5日上午開始,一條來自杭州警察蜀黍(叔叔)的微博在網路上火速流傳,到下午,不只是微博世界,各大BBS和專業網站都有轉發。微博內容:親,別讓你的位置“裸奔”啦!蜀黍今天親測了下,確實可能暴露部分位置信息。
功能實測
發微博的民警是微博上的@一枚紅薯叫沈sir ,叫沈宏。
把自己當做圓心,第一次看到的距離為半徑,畫個圓,則要找的人一定在圓周上的某個點;
站起來朝任意方向走一段,必須是移動100米以上。再得到一個自己和要找的人的距離數字,再畫一個圓。可能有1~2個交集點,目標大大縮小;
畫圓的次數越多,這個交集點就越準確。一圈圈畫著,從第三個圈開始,妹子的坐標就暴露啦!
當然了,這一“陰謀”能實現有個非常脆弱的前提:就在你以1000米為最大直徑努力暴走,忽遠忽近測量著你和對方的距離時,對方必須保持坐標基本不動。
行家分析
觀點一
中國移動杭州分公司工作人員,他對這個“微信三點定位法”持保留意見:“這個不大可能是很精確的,個人感覺理論上這個定位法不是很靠譜,首先個人所在位置離對應基站多少遠,這個數據一般是沒法獲得的。打個比方,像下沙這種地方,地勢很開闊,如果你站在一個制高點,很有可能手機收到的是來自海鹽的哪個基站的信號,離你所在地差了好幾公里,遠的可以達到5公里以上,這樣你的界面上顯示你就是在海鹽,你說還能準確到哪裡去呢?”
編者註:但是,實際上智慧型機的定位主要通過wifi或gps,並非基站,定位精度還是很高的,定位法能把目標至少鎖定在100米的範圍里。
觀點二
只要目標不移動,真的能定位
對於網友和移動業界人士的疑問,沈宏作了解釋:“我並不是利用基站的信號來做這個實驗的,我和朋友就用了兩個Iphone和一個Ipad,用蘋果自帶的地圖功能來試驗的。其實,只要你的手機有定位功能,HTC、小米等品牌都可以來玩這個實驗。”
2012年11月5日上午, 沈宏說,和一個朋友來到西湖文化廣場,利用浙江自然博物館的無線網路和手機的GPS功能進行“微信三點定位法”實驗。
“朋友在廣場裡找個位置坐下,我在周圍隨機走到A、B、C三個點,分別用微信測出和朋友的直線距離,分別為100米、200米、300米。然後參照我微博上的那個方法,計算出朋友所在的位置。當然,有個大前提是,朋友必須在原位上保持不動,否則,我就是測量一千次一萬次,也不準的。
2013年,基於三點定位,有開發者製作了號稱能夠精確計算好友位置的手機套用,號稱計算結果精確到樓。不過,精確計算的前提是已知對方的精確距離,如3.14km。在三個不同地點,記錄自己的位置(圓心)和對方距離(半徑),點擊計算即可。此類套用是目前可行性最高的三點定位計算法。
觀點三
多種測試結果為,通過“微信三點定位”方法,能確定對方的大概區域,但位置比較模糊,無法找出精確坐標。所以大家不用太擔心。
閱讀擴展
媒體、套用、O2O,三個維度看微信
其實,不僅僅是傳統媒體在早期看不透微信。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到微信公眾平台首頁的那一張圖片,“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這句話從側面反應了微信的定位。 一:媒體對微信有多大的意義?
公眾平台一開放之後,大家都認為微信是可以做媒體的。特別是那些還沒有從微博自媒體概念跳出來的草根們更是一窩蜂地搶占地盤。
微信說不上綁架了媒體,這種說法對它而言不公平。本來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想做微信生態圈子裡的一員,就算是生態環境很惡劣,你要么選擇留下,要么選擇離開。騰訊不缺少媒體資源,一旦用戶被眾多媒體公眾帳號騷擾煩了只能取消關注,那么這個媒體圈算是自我清理。
微信的媒體屬性是不斷弱化的,早期是因為無法把握的用戶個性化需求而去誘惑一大批人提供內容。騰訊新聞也只是一個外掛程式,用戶可以自由選擇安裝或者卸載。同樣的,公眾媒體類帳號對比起來更具備不穩定性,不斷地引入新粉的同時還在不斷地掉粉,到了最後留下來的要么是死粉,要么是習慣了信息騷擾的無價值粉。如果為了保證冬粉的質量,媒體還得持續地保持與冬粉的互動,但是又有多少媒體具備這種社會化新媒體平台的行銷能力呢?
微信為什麼自己不做媒體,那是因為媒體只是一個輔助功能,可有可無。能夠在微信媒體圈生存下來的,只能是內容小而美外加上服務。一個產品的戰略決定了它有沒有商業價值,媒體屬性只是微信漂亮的外包裝,用戶喜歡這個包裝不捨得扔掉,這並不代表這個包裝就有商業價值。
二:微信的一些套用遐想能實現嗎?
我個人始終認為微信上的社交只會越來越私密,越來越小圈子化,同時會誕生一批意見領袖,或者圈子的頭兒,也就是所謂的個體品牌,特別是在本地區域內提供產品或服務的商家優勢更為明顯。O2O下二維碼無疑是未來的趨勢,但是其它寄生於微信的生活服務類套用卻有點本末倒置。例如公交路況、旅遊導航、餐館導航、HTML5遊戲等,沒有一個不是幻想著做成平台後有大把金子撈的。這些所謂的微信套用未來除了面臨同質APP的競爭之外,還得苦惱怎么推廣和尋找商業模式。
微信開放平台只是打開了一扇窗戶,讓外面的內容可以進來,用戶們也有更多的談資。這並不代表你可以成功地利用開放接口再造一個套用,而微信也不是套用商店,它所推薦的套用基本也是用戶現實所需要的,比如變聲聊天套用和照片處理套用。這種自以為是的程式猿思維是偏離市場和用戶的,本身微信就是一個虛擬化的社交手機,除此之外貼上再多的標籤只會擾亂用戶的心智。再說APP能夠實現的用戶體驗,微信套用卻很難實現。
此外,不少缺乏技術的草根利用公眾帳號來實現套用的功能,這種半自動化形式的人力成本不低。所以說,幻想在別人的平台上再自建一個平台,把別人的用戶圈進來賺自己的錢,這不僅僅是騰訊所不允許,就連用戶也不見得會輕易埋單。開放平台不是真的任你自由發揮,騰訊一心想把開發者往自己預定的“正道”上引導,卻偏偏有些野心頗大的人想走“歪門邪道”投機一把。至今微信為何任憑開發者自由發揮,很重要的一點是這群人全給自己帶溝里去了,反正是跟微信的發展背道而馳的,索性就任其自身自滅算了。
總而言之,開發平台背後的秘密就是微信套用這塊地盤的開發還是騰訊自己的。
三:O2O面具下糾結的微信
騰訊崇尚打造一站式線上生活,微信也挾用戶貼上二維碼探索O2O市場。二維碼套用光市場教育就需要一個過程,而社交出身的微信一旦變身為交易工具,用戶能否接受並且形成使用習慣,這本來就是一個未知數。解決支付和信息出入口問題完善了交易流程,但是社交與消費結合在一個產品上的用戶觀念,同樣也是需要一個教育和磨合的過程。如果扒掉用戶這層皮,微信剩下的產品功能就是一堆雞肋。再者拋開用戶量不說,倘若僅實現了線上交易,微信與其它二維碼軟體並無差異。
O2O這塊蛋糕太大,大到微信沒辦法一個人啃下一大口。此外,就算是微信想啃下更多份額也會因為身體缺陷無法徹底實現。騰訊一開始之所以會選擇抄kiki messenger 還是基於QQ龐大的用戶量,打通QQ引流的同時一併把手機通訊錄也打通了。如此強化而私密的社交關係,從行銷上講很容易進行口碑傳播和品牌建立,但關鍵還是在於如何平衡社交與商業之間的關係。
新版微信的解綁功能開始引導用戶取消微信號與QQ帳號和手機號碼的綁定,逐步建立自己的帳號系統。從這點就可以看出糾結的微信正在試圖擺脫社交陰影。要社交還是要O2O,魚和熊掌可不可兼得,很明顯未來的O2O戰場上,微信只是一頭鯊魚,嘴大卻吃不了小魚小蝦,反倒是逃過鯊魚血口的大魚們活得很滋潤。所以說,微信糾結的地方就是機會所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