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市場力量的作用一般趨向於強化而不是弱化區域間的不平衡,即如果某一地區由於初始的優勢而比別的地區發展得快一些,那么它憑藉已有優勢,在以後的日子裡會發展得更快一些。在經濟循環累積過程中,這種累積效應有兩種相反的效應,即回流效應和擴散效應。前者指落後地區的資金、勞動力向發達地區流動,導致落後地區要素不足,發展更慢;後者指發達地區的資金和勞動力向落後地區流動,促進落後地區的發展。總之,循環累積因果論認為,經濟發展過程首先是從一些較好的地區開始,一旦這些區域由於初始發展優勢而比其他區域超前發展時,這些區域就通過累積因果過程,不斷積累有利因素繼續超前發展,導致增長區域和滯後區域之間發生空間相互作用。
循環累積因果論的套用
區域經濟能否得到協調發展,關鍵取決於兩種效應孰強孰弱。在欠
已開發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的起飛階段,回流效應都要大於擴散效應,這是造成區域經濟難以協調發展的重要原因。繆爾達爾等認為,要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必須要有政府的有力干預。這一理論對於
開發中國家解決地區經濟發展差異問題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佩魯的
增長極理論,主要闡述了增長極對其自身和其他地區發展的積極作用,而忽視了增長極對其他地區發展的消極影響。繆爾達爾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經濟”結構理論,利用擴散效應和
回波效應概念,闡釋了經濟發達地區優先發展對其他落後地區的促進作用和不利影響。
繆爾達爾在批判新古典主義經濟發展理論所採用的傳統
靜態均衡分析方法的基礎上,認為市場機制能自發調節資源配置,從而使各地區的經濟得到均衡發展,不符合
開發中國家的實際。事實上,長期信奉市場機制的已開發國家也沒有實現地區的均衡發展。因此繆爾達爾提出,應採用動態非均衡和結構主義分析方法來研究開發中國家的地區發展問題。繆爾達爾認為,市場力的作用一般傾向於增加而非減少地區間的不平衡,地區間發展不平衡,使得某些地區發展要快一些,而另一些地區發展則相對較慢,一旦某些地區由於初始優勢而超前於別的地區獲得發展,那么這種發展優勢將保持下去。因此發展快的地區將發展得更快,發展慢的地區將發展得更慢,這就是循環累積因果原理。這一原理的作用就導致“地理上的二元經濟”結構的形成。
繆爾達爾用循環累積因果關係解釋了“地理上二元經濟”的消除問題,他認為,循環累積因果關係將對地區經濟發展產生兩種效應:一是
回波效應,即勞動力、資金、技術等
生產要素受收益差異的影響,由落後地區向發達地區流動。回波效應將導致地區間發展差距的進一步擴大。二是由於回波效應的作用並不是無節制的,地區間發展差距的擴大也是有限度的,當發達地區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由於人口稠密、交通擁擠、污染嚴重、
資本過剩,自然資源相對不足等原因,使其生產成本上升,外部經濟效益逐漸變小,從而減弱了經濟成長的勢頭。這時,發達地區生產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將變得不經濟,資本、勞動力、技術就自然而然地向落後地區擴散,繆爾達爾把這一過程稱之為擴散效應。擴散效應有助於落後地區的發展。同時繆爾達爾認為,發達地區經濟成長的減速會使社會增加對不發達地區產品的需求,從而刺激這些地區經濟的發展,進而導致落後地區與發達地區發展差距的縮小。
在繆爾達爾之後,卡爾多又對循環
累積因果理論予以發展。卡爾多提出了效率工資概念,並用以解釋循環累積效應的形成。卡爾多指出,各地區的效率工資,即
貨幣工資與生產率的比值的大小,決定了各地區的經濟成長趨勢。效率工資低的地區,經濟成長率高;效率工資高的地區,經濟成長率低。從理論上來講,一國之內各地區的效率工資應該相同。但在繁榮地區,由於經濟聚集引致
規模報酬遞增,生產率較高,降低了效率工資,因而經濟成長率高。經濟成長率的提高,又提高了生產率,進而又降低了效率工資,反過來,又使經濟成長率提高。如此循環累積,繁榮地區將更加繁榮,落後地區更加落後。
當然,繁榮地區經濟的過度繁榮,也會出現集聚不經濟,即
規模報酬遞減。若繁榮地區的高生產率被高
貨幣工資所抵消,當貨幣工資
增長率高於生產率增長率時,繁榮地區的效率工資將得以提高,這樣繁榮地區的增長率將下降,落後地區的增長率將相對提高,區域發展差距趨於縮小。要促進
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政府必須進行有效干預。這一理論對於中國這樣一個
開發中國家解決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