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村(雲南省普洱鎮沅縣恩樂鎮復興村民委員會)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復興村民委員會,屬於山區。距離鎮9.00公里, 國土面積75.22平方公里,海拔1110.00米,年平均氣溫24.50℃,年降水量0.00毫米,適宜種植稻穀、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7887.00畝,其中人均耕地2.10畝;有林地88953.00畝。全村轄16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033戶,有鄉村人口3776人,其中農業人口3776人,勞動力258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260人。2014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876.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596.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農、林、牧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復興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中國西南
  • 面積:75.22平方公里
  • 人口:3776人(2014)
  • 氣候條件:年平均氣溫24.50℃
基礎設施,自然資源,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村務公開,發展重點,文化教育,人文地理,地圖信息,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4年底,全村有1033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 有1033戶通電,有913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963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99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999戶。 該進村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9.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9.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331.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0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8畝。 該村到2014年底,有66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6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7887.00畝(其中:田1700.00畝,地6187.00畝),人均耕地2.10畝,主要種植稻穀、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88953.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892.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4畝,主要種植柑橘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11074.00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1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876.5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722.05萬元,畜牧業收入1302.7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484頭,肉牛375頭,肉羊536頭); 林業收入261.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346.25萬元, 工資性收入13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596.00元,農民收入以農、林、牧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30.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40人 ,在省內務工130人,到省外務工10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農林牧,主要銷售往本縣。2014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905.7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甜椒、水果、巴西蘑菇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農林牧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033戶,共鄉村人口3776人,其中男性1917人,女性1859人。其中農業人口3776人,勞動力2582人。  到2014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711;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507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9.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94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9594.42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150個(勞均2個)。年末集體總收入31.30萬元,有固定資產108.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差,缺水,交通不便,缺乏資金,產業進展緩慢。。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以畜牧業、大棚菜、東玉米、為發展重點,搞活林產業,大力發展漁業等產業,兼運輸業,積極擴大東農業開發產業。。該村到2014年底,有66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6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復興國小,中學生就讀到恩樂鎮中。該村距離國小校1.50公里,距離中學9.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198人,中學生128人。

人文地理

革命烈士——田國富
1997年11月13日,恩樂鎮糧油公司倉庫起火,田國富(鎮沅縣恩樂鎮復興村幫午人)在搶險救災中從4米高的頂房跌下,經搶救無效犧牲。12月31日,縣委政府決定追授田國富為“見義勇為先進分子”榮譽稱號。1998年11月14日,被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認為革命烈士。
苦聰人畲葩節
畲葩節是漢語直譯音簡稱,苦聰語的完整語句是:畲葩闊門。畲葩節的由來:苦聰人認為世間萬物都有靈魂,所有的生靈都經過數九嚴冬的殘酷摧殘,能活到現在的都是福大命大的精靈,都是值得慶賀。能活著就是預示著蒙新,大地將變化,人間將變化,一切都得從頭開始,萬象更新。在世間的生靈中,最先蒙新的總是“畲傑”(譯為漢語:樹的意思),樹能頑強的生存下來,樹首先勇敢的展示自己新的生命的開始—發出新芽。苦聰人對“畲傑”(樹)不畏嚴寒,昭示新生,從而萬分崇拜,他們覺得應該給樹(畲傑)祭拜,是“啊補厄裟么”賦於了新的生命。在苦聰人的心目中,只有野性生實足的雄性才具有保護周圍群體的能力,例如公牛,公羊,公豬等,具有生靈的樹也一樣,只有雄性生樹,即畲皅才能擔當起保佑“鍋挫惹”的重任,苦聰語“畲”即樹,“葩”即公樹(雄性樹),“畲葩”由此而得。傳說,苦聰先人勒地拔把九層天下一派水浪滔天的世界,通過他登山劃河溝,露出了山川河流和大海。萬物得到了生息。二月初八這一天,就是苦聰先人完成登山劃河溝的日子,於是勒地拔把形成山川河流、大海的日子和萬物蒙新兩件值得苦聰紀念的事融為一體,即把二月初八定為苦聰人的紀念日,狂歡日———畲葩節。

地圖信息

地址:復興村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