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中醫》1940年1月在上海創刊,1941年11月停刊,共12期,由時逸人主編,復興中醫社出版,雙月刊,屬於綜合性中醫醫藥衛生刊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復興中醫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40年
- 出版周期:雙月刊
《復興中醫》1940年1月在上海創刊,1941年11月停刊,共12期,由時逸人主編,復興中醫社出版,雙月刊,屬於綜合性中醫醫藥衛生刊物。
《復興中醫》1940年1月在上海創刊,1941年11月停刊,共12期,由時逸人主編,復興中醫社出版,雙月刊,屬於綜合性中醫醫藥衛生刊物。人員編制該刊主要供稿人有何雲鶴、黃國材、張儼若、岳嵩山、張汝偉、徐相任、張人懷、時逸...
復興中醫網是以中醫專業人士為主要目標人群的專業交流網站,提供專業交流、名師授課、專業互助、臨床經驗等服務的公益性非盈利專業網站。以復興中醫為名,即蘊含著以弘揚中醫網路事業和振興中醫為己任的捨我其誰的責任感。中醫發展和進步需要更多的專業人士的集體努力,只有廣大專業人士對中醫樹立信心,提高技術水平,繼承...
正醫:正本清源.復興中醫是一本2019年出版的圖書,由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 本書在中西醫學術發展和事業管理上,反覆論證了六條公理性原則。認為當代中醫工作的基本任務必然是,醫治中國人的傳統文化自卑證,重樹中醫的科學信念,尊重中醫的原理和特點,營造和而不同的文化科學氛圍。保護學術民主、學術自由,...
《中醫文化的復興》是“中醫文化研究”三卷本的第三卷,本次修訂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中醫文化的復興》的研究性和學術性,突出“中醫、文化、復興”,立於21世紀的新高度,全面和深入地研究和總結中醫文化復興的形勢、進展、成就,寫出時代感和前瞻性。總體上以歷史事實為依據,明確地回答了中醫為什麼復興、怎么樣...
中醫復興論 《中醫復興論》是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致重
張曉明,女,現就職於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中醫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出診於:北京北沙灘中醫醫院。出診於:北京四惠西區醫院。研究方向 消化系統疾病、老年病、燕京醫學流派、心腦血管防治 學術任職 中華中醫藥學會老年病分會常務委員 中國中西醫結合老年“虛證”專業委員會委員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消化...
《中國醫學再出發 ——復興時代與中醫藥學》是2022年11月1日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於出版的書籍,作者何裕民。內容簡介 泱泱中華,上下五千年,在漫長的歲月中,中醫文化作為我們祖先不斷積累的健康財富為華夏兒女繁衍生息、延綿不絕輸入永不枯竭的力量、帶來永不消逝的希望,進而為華夏子孫創造輝煌絢麗的中華文明、書寫波瀾...
李春林,女,碩士研究生,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執業證書編碼:141110102000874 。教育背景 1.1995年7月畢業於河北醫科大學中醫學院,大學本科學歷,獲醫學學士學位。2.2005年7月畢業於中國中醫科學院,碩士研究生學歷,獲醫學碩士學位。工作經歷 1.1995年7月至2002年9月在中國建築二局職工醫院工作...
《中醫文化復興之形上學辯護》是2016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偉。內容簡介 中醫是祖國醫學之瑰寶,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可是西學東漸以來,中醫的合法地位開始受質疑。特別是,近年來一些科學主義的激進分子甚至提出了“中醫是偽科學”的命題,聳人聽聞,混淆視聽。另外,中醫的辯護者...
張萬誠,男,1961年5月19日生,甘肅民樂省人。現任鹹陽復興中醫藥研究所研究員,金昌市 醫藥開發公司門診特邀風濕、疑難病專家,世界中醫藥學會會員,北京光明中醫學院臨床觀察醫師,中國專家科技諮詢中心傳統醫療研究會專家委員。《世界優秀醫學專家人才名典》特 約顧問編委等職。工作經歷 張萬誠,男,1961年5月19日生...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隨著世界文明形態的進步超越以及人們對文明形式多樣化的充分肯定,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已經成為一個可以實現的奮鬥目標和越來越能夠親身感觸到的社會現實。內容提要 作為一個有志於研究發展中醫藥學的個人,生活在如此的社會環境之中,如何能使自己所處的中醫藥業跟上民族...
《復興醫藥雜誌》創刊於抗戰之際,以培植醫藥科學,促進醫藥文化改進為己任,使醫界工作者能互通訊息,交換知識,精益求精地研究學術,“打破中醫界之沉默”。該刊主要文章有《中國醫學的“假說”和“成律”》、《人民營養問題的探討》、《國藥之科學整理》等。該刊是抗戰時期的中醫藥期刊之一,促進了中醫藥學的發展...
李亞南 李亞南,現任河北省邯鄲市復興區中醫院院長。人物履歷 現任河北省邯鄲市復興區中醫院院長。工作分工 負責局辦公室工作以及局交辦其它工作。
萬靜 萬靜,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
楊昕 楊昕,現任河北省邯鄲市復興區中醫院黨總支書記。人物履歷 現任河北省邯鄲市復興區中醫院黨總支書記。工作分工 主持區中醫院全面工作以及局交辦其它工作。
何裕民追根溯源,在朱丹溪“相火論”的基礎上進行了創造性的改進,立足現代中醫,釐清傳統醫學脈絡。融合西方醫學、生態醫學、心身醫學、人文醫學、倫理學等思想體系,從哲學角度對中醫學進行系統解構,探索醫療資源分配以及促進醫患和諧等相關問題,為百姓健康提供實際解決方案。中醫學和合學派的創立,既承載著復興中醫的...
師承中醫論壇是中醫藥民間師承公益網站。網站介紹 師承中醫論壇是立足於孫曼之老師中醫師承基地和西安中醫趙紅軍國醫館的中醫藥民間師承公益網站。網站宗旨為傳承中醫、發展中醫,致力於盡最大努力地復興中醫。網站內容包括:為全國各地的中醫學子、臨床醫生和愛好者免費教授中醫理論和實踐技能,互相交流和學習,給大家提供一...
中醫院醫德建設的思路方法 中醫現代化的思考 中醫現代化悖論 中醫現代化是否等於中醫現代科學化 中醫的現代價值及未來發展前景 “中醫現代化”三問 中醫存亡大論爭 再論中醫特色不能丟 現在誰在取消中醫 走出中醫認知的泥沼 中醫文化的復興 中醫文化的命運 近代中西文化與醫學道路反思錄 知白守黑:中醫文化的振興之路 ...
近代以來,隨著西方醫學的傳入,傳統中醫受到極大的挑戰和衝擊,該刊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所創辦。因此,該刊痛心於中醫的沒落,希望通過創辦此刊來喚醒民眾對中醫的重視,在灌輸醫學常識的同時,發揚中醫固有的精神,發揚中醫學術,以此來復興中醫。內容方面,該刊主要刊載中醫原理、學術研究文章、衛生保健、世傳良方等。...
《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是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大“十四五”期間對中醫藥發展的支持和促進力度,著力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制定的實施方案。內容全文 中醫藥是我國重要的衛生、經濟、科技、文化和生態資源,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
姜春華(1908~1992年),字秋實,漢族,江蘇南通縣人,著名中醫學家、中醫髒象及治則現代科學奠基人。從醫60餘年,學驗俱豐,臨床療效卓著。先生自幼從父青雲公習醫,18歲到滬懸壺,復從陸淵雷先生游,30年代即蜚聲醫林,曾執教於上海中醫專科學校、上海復興中醫專科學校、新中國醫學院等,還受聘為《華西醫藥》、《...
其時正值西學東漸,廢止中醫怪論甚囂塵上,中醫事業面臨危急存亡之秋,先生毅然以復興中醫為己任,在紹興創建並主持醫學聯合會,積極投身中醫救亡事業,並與浙江名醫何廉臣、曹炳章等創辦《紹興醫學月報》,編輯《國醫百家叢書》,被世人譽為“浙江三傑”。此後,遷寓杭州,創辦三三醫社,發行《三三醫報》,為振興中醫...
俞老出身中醫世家,早年從秦伯未習醫。1933年畢業於上海中醫專業學校。曾任《現代醫藥》月刊主編、上海復興中醫專科學校教務主任。1941年上海誠明文學院畢業。建國後,歷任福建省中醫進修學校教務主任,福建中醫學院醫史教研室主任、教授,農工黨第九屆中央委員。從事臨床、教學、科研60餘年。擅長中醫內科,兼通婦、兒科、...
1928年在上海創設江左國醫講習所,並受聘於上海中醫專門學校、中國醫學院等校任教。1929年任山西中醫改進研究會常務理事。抗日戰爭爆發後,曾輾轉武漢、重慶、昆明等地業醫,後返回上海。先後在中國醫學院、新中國醫學院、上海中醫專科學校等校任教授、教務長。後又與施今墨、張贊臣、俞慎初等創辦復興中醫專科學校,並...
1941年任上海復興中醫專科學校董事長。1966年“文革”開始後遭受迫害,後得周恩來保護。1969年春病危,口述關於中醫工作的建議,呈送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8月22日病逝於北京,遺囑火化並捐獻遺體作醫學解剖。1971年骨灰安放八寶山革命公墓。後在萬安公墓修建衣冠冢。人物故事 早年生活 因施今墨祖父在雲南和貴州做過官...
他師出名門,江南朱冠臣當代被譽為“小兒神醫”業師孫謹臣名震大江南北,並經上海復興中醫專校,江蘇省中醫學校師資班(現南京中醫藥大學)深造,調入北京後先執教於方劑教研室,繼即調到兒科教研室工作,把全部心血和精力傾注於中醫兒科事業,為中醫兒科事業和學術的振興和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是當代兒科學術帶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