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澈公

復澈公

復澈公,字廷翁,南宋愛國謝枋得後裔,明初吏部左侍郎謝文申 曾孫,於明洪武年間1370年壽八(伯瑾)公的孫子謝復澈攜兒子麗寶由錫洲客游至韶洲翁源銀梅(今連平縣陂頭鎮)夏田楓樹下,見山水秀麗,開基立業裔而逐居焉,以存宗。按銀梅圖夏田楓樹下舊屬韶府翁源縣治地至宗禎年癸酉年新建連平州,而銀梅圖割屬連平矣。

基本介紹

  • 本名:復澈
  • 別稱:廷翁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江西贛縣錫洲
人物紀念,家庭情況,父親,兒子,祖父,曾祖父,

人物紀念

  • 復澈公祠
祖祠始建於何時,無從查起,現有的祖祠是清朝光緒八年重建的(大門的棟樑有字記載),據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祖祠有下列標誌。
復澈公
一、祖祠大門前的一對紅色麻石柱,其左邊那條柱靠在檐跳下四寸處,有斷裂痕
二、祖祠中廳靠天井兩側的橫屏,其下半部是用石砌建,上半部份原來是永若干塊青色琉璃花窗組合砌成為可透光通風的大型花窗、因原來的琉璃花窗被毀,維修改用水泥印刷的梅花窗代替。其面積保留原來一樣。
三、祖祠大門外面左側約一百多米遠處,原來有一條橫向通過的水圳,一座以石灰和粗沙細石砌建的“八”字形的垮圳橋。現因該圳已改道,“八”字形石屎橋亦不復存在了。
四、祖祠外右側約一百米遠,有一條大水圳,進入祖祠必須通過用兩條規格一致(長約兩米半,寬約五十公分)顏色不同的麻石條並列的跨圳橋。自古以來,紅色石條在上,青色的石條在下,不得逾越。
五、祖祠中廳天井井底,原來全部用鵝卵石鋪砌有圖案花紋。因年代久遠,本來鋪井底的鵝卵石全部拆毀。這次重修祖祠時改用水泥鋪井底。
相傳,以上幾項標記,歷來都作為尋根問祖時判別是否屬於陂頭復澈公一脈後裔的考試題。請宗親們記住。

家庭情況

父親

謝景和:謚剛直,廣昌屯上遷贛縣錫洲,卒葬錫洲(已遷回山池文申公墓旁)

兒子

謝麗禮:從贛縣錫洲遷湖北麻城孝感鄉,後遷四川瀘州洪縣孝兒嘴,一支在四川筠蓮縣,另一支再遷雲南昭通鎮雄州比喜。
謝麗寶:生歿失考;葬於椒子山響嶺,卯山酉向。
謝麗貴:從贛縣錫洲遷貴州遵義,資料不詳

祖父

謝壽八:字九巋,號伯瑾。永樂年初,鄉欽大賓,敕授文林郎,由江西建昌府廣昌縣屯上遷廣東惠州府十一都青龍約(龍川縣上坪鄉上坪村)開居立族,後裔數載後遷龍川山池約居住。

曾祖父

謝文申:明初公官為給事,陞吏部左侍郎,因洪武帝(1371年)征蜀,運糧不繼,黜職歸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