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樂古器古曲》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復樂古器古曲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白居易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復樂古器古曲
問:時議者或云:“樂者,聲與器遷,音隨曲變。若廢今器,用古器,則哀淫之音息矣;若舍今曲,奏古曲,則正始之音興矣。”其說若此,以為何如?
臣聞樂者本於聲,聲者發於情,情者繫於政。葢政和則情和,情和則聲和,而安樂之音,由是作焉;政失則情失,情失則聲失,而哀淫之音,由是作焉。斯所謂音聲之道,與政通矣。伏睹時議者,臣竊以為不然。何者?夫器者所以發聲,聲之邪正,不繫於器之今古也;曲者所以名樂,樂之哀樂,不繫於曲之今古也。何以考之?若君政驕而荒,人心動而怨,則雖舍今器用古器,而哀淫之聲不散矣;若君政善而美,人心和而平,則雖奏今曲廢古曲,而安樂之音不流矣。是故和平之代,雖聞桑間濮上之音,人情不淫也,不傷也;亂亡之代,雖聞鹹頀韶武之音,人情不和也,不樂也。故臣以為銷鄭衛之聲,復正始之音者,在乎善其政和其情,不在乎改其器易其曲也。故曰樂者不可以偽,唯明聖者能審而述作焉。臣又聞若君政和而平,人心安而樂,則雖援蕢桴擊野壤,聞之者亦必融融泄泄矣;若君政驕而荒,人心困而怨,則雖撞大鐘伐鳴鼓,聞之者適足慘慘戚戚矣。故臣以為諧神人和風俗者,在乎善其政歡其心,不在乎變其音極其聲也。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生於河南新鄭,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後遷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袷遺及左贊善大夫。後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曆初年任蘇州刺史,後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有《白氏長慶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