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復旦大學紀念館
- 地理位置:重慶市北碚區東陽街道
- 占地面積:1800 m
- 類別:地方歷史性博物館
- 開放時間:09:00—16:30(周一閉館)
- 門票價格:免費
- 現有藏品:88件
復旦大學紀念館位於重慶市北碚區東陽街道,原為抗戰時期復旦大學重慶舊址,始建於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998年,作為展覽館對外開放,是重慶市歷史性博物館。復旦大學紀念館占地面積1800平方米,由登輝堂和寒冰墓兩部分組...
國立復旦大學重慶舊址校史紀念館是文物系統國有博物館,法人登記機關為重慶市北碚區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歷史沿革 國立復旦大學重慶舊址位於北碚區東陽街道夏壩。是依託登輝堂建立的抗戰時期復旦大學校史紀念館。 展覽共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復旦大學校史陳列展,二是追望大道——陳望道生平事跡展。復旦大學校史陳列展以“...
國立復旦大學重慶舊址 國立復旦大學重慶舊址位於重慶市,據2020年9月國家文物局信息顯示,現有藏品88件/套,教育活動5次,參觀人數5.7723萬人次。
隸屬復旦大學 ,是社會科學類綜合性復旦大學博物館。1991年,復旦大學博物館主館始建。1992年元旦,復旦大學博物館正式開館。截至2019年末,復旦大學博物館藏品有2000件/套,舉辦展覽6個,開展教育活動8次,參觀人數6.5萬人次。歷史沿革 1991年,復旦大學博物館主館始建。1992年元旦,復旦大學博物館正式開館。2020年...
1987年,在舊址上豎起了一塊3米多高的白色大理石紀念碑,上書“抗戰時期復旦大學校址”幾個大字,是由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周谷城親筆寫的。碑的背面是復旦大學校長謝希德手書的碑文:“陋室繩床,堅持教學,含辛茹苦,研讀不綴”,介紹了當時工作和學習的情景。在碑的後方,有一處小禮堂,磚木結構,一樓...
復旦大學文化人類學數字博物館以典藏中國56個少數民族的民俗文物為主要特色,其中高山族文物系列是由已故生物系教授、著名人類學家劉鹹先生所捐贈,為大陸地區同類藏品之最。展示內容還包括入藏復旦大學博物館的其它各類文物,和復旦大學考古隊近年的發掘品。弘揚中華文化,與世人共享人類遺產,以科學和美學的雙重標準加以...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是國內創辦時間較長、具有重大影響的專門從事文博教學與科研的高教機構。它是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為順應中國社會邁進現代化、儘快提高民族文化素質的要求應運而生的。1984年2月,復旦大學與國家文物局合作,在歷史系開設全國文博幹部專修班。同年9月,招收了文博方向的研究生班。1985年設定...
鄭建明 鄭建明,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人物經歷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 人物活動 2023年12月,出席2023東亞陶瓷史研究國際研討會。
劉朝暉,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人物經歷 1991年7月 復旦大學歷史學學士(博物館學)1998年1月 復旦大學歷史學碩士(文物學)2006年1月 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中國古代史)1991年7月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畢業後即留校執教,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2012年起擔任教授。曾擔任副系主任(2000-2004年),...
吳敬,男,博士,現為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1999.9-2003.6,吉林大學文學院考古學系,獲學士學位。2003.9-2008.6,吉林大學文學院考古學系,獲博士學位。工作經歷 2008年7月起,吉林大學文學院(邊疆考古研究中心),講師。2011年10月起,吉林大學文學院(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副教授...
楊志剛 男,1962年6月出生,漢族,籍貫福建南安,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歷史學碩士,在職博士研究生,歷史學博士,教授,1987年7月參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上海博物館館長、黨委副書記。上海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現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人物經歷 1980年考入復旦大學歷史系,先後獲學士(...
主要教學和研究領域:藝術品市場、中國文物鑑賞、文化遺產、民俗學與博物館建設等。學術成果 主要編著有《中國實用集藏大全》、《文物經營》等。曾在《復旦大學學報》、《華東師範大學學報》、《農業考古》、《中原文物》等學術刊物上發表數十篇論文。社會兼職 上海市傳統工藝美術評審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文化人才認證中心...
鄭奕,復旦大學博物館館長、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人物經歷 2019至今,復旦大學博物館館長 2014.12至今,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2012.09-2014.11,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講師 2006.09-2012.06,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碩博連讀,獲博士學位;期間於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博物館系...
國立復旦大學重慶紀念館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暨重慶張治中舊居 釣魚城古戰場遺址博物館 九畫 趙世炎烈士紀念館 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 重慶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陳列館 重慶歷史名人館(重慶文化藝術展示中心)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博物館)重慶巴人博物館 重慶巴渝民俗博物館 重慶史迪威博物館 重慶白鶴梁水下博物...
全國文物與博物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處設在復旦大學。現任主任委員為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發展歷史 2021年12月27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 教育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關於全國金融等30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換屆的通知(學位〔2021〕22號)。組織體系 主任委員 李群:文化...
19.黃洋.考古是什麼——英國博物館展覽的詮釋[J].大眾考古,2013(7):63-65.20.黃洋.博物館標誌芻議[J].博物館研究,2012(4):22-25.21.黃洋.史前文化展覽中的情景再現[A].見: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編.文化遺產研究集刊5[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213-222.22.黃洋.博物館信息...
侯實,男,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講師。研究方向 建築遺產保護、近現代建築、鄉土建築。主講課程 本科生課程:中國古建築考古 人物經歷 2007年 上海交通大學建築學專業畢業,獲建築學學士學位。2010年 上海交通大學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專業畢業,獲工學碩士學位。2017年 同濟大學建築歷史與理論專業畢業,獲工學博士學位。...
董惟妙,女,博士,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講師。個人經歷 2005.09 - 2009.06 蘭州大學,地理科學學士;2009.06 - 2012.06 蘭州大學,自然地理學碩士;2012.09 - 2016.06 蘭州大學,自然地理學博士;2016.07 - 至今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講師。研究方向 -環境考古 (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 ...
《文化遺產研究集刊6》是2013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 復旦大學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內容簡介 本書為文物與博物館學、文化遺產研究論文集,作者均為國內外文物與博物館學、文化遺產研究方面的專家與學者。內容涉及七個主題:思想與方法、藝術史與文物學、博物館研究、探索與發現、...
《高校博物館在通識教育中的作用》,《博物館研究》,2007年3期。參與編撰:王宏舟主編:《大航海時代——大學生學術科技創新》,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撰稿人。朱順龍等主編:《周秦漢唐 皇皇國寶》,上海社會科學院2004年12月出版,撰稿人。翁鐵慧主編:《挑戰“挑戰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
《文化遺產研究集刊(4)》的主要內容包括:思想與方法、作為歷史科學的考古學 陳淳、藝術史與文物學、明清文房考略 高蒙河、文字書寫習慣成因探討——以東西方古代文字書寫比較為中心、漢代明器所反映的民居建築、從灰姑娘到三寸金蓮——古今女性足履文化管窺、黎族服飾圖案的文化內涵——復旦大學博物館所藏十件黎族女裝...
《文化遺產研究集刊(第5輯)》是2012年8月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編輯推薦 《文化遺產研究集刊(5)》由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復旦大學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編,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本刊讀者對象主要是國內外考古學、博物館學、文物學、藝術史和古建園林保護的研究者和工作者,以及相關專業的研究生與本科生。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