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紀念館

復旦大學紀念館

復旦大學紀念館位於重慶市北碚區東陽街道,原為抗戰時期復旦大學重慶舊址,始建於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998年,作為展覽館對外開放,是重慶市歷史性博物館。

復旦大學紀念館占地面積1800平方米,由登輝堂和寒冰墓兩部分組成。復旦大學紀念館館內通過圖片、文字、實物、影像展陳的方式,集中展現了復旦師生高舉抗戰、團結、進步大旗,開展抗日救亡運動,成為抗戰時期後方文化民主堡壘的輝煌歷史。據2020年9月國家文物局信息顯示,復旦大學紀念館現有藏品88件。

2019年,復旦大學紀念館入選第六批重慶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復旦大學紀念館
  • 地理位置:重慶市北碚區東陽街道
  • 占地面積:1800 m
  • 類別:地方歷史性博物館
  • 開放時間:09:00—16:30(周一閉館)
  • 門票價格:免費
  • 現有藏品:88件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綜述,場所,建築特色,展出內容,文化活動,所獲榮譽,參觀信息,地理位置,開放時間,門票價格,交通路線,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2月,因抗戰爆發,復旦大學自上海輾轉5000餘里,西遷擇址與重慶北碚東陽鎮夏壩,以張志讓陳望道等教授為代表的師生開展各項救亡運動。
復旦大學紀念館
復旦大學舊址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復旦大學遷回上海江灣原址,留渝校友在此創辦私立相輝文法學院至解放。
1998年,復旦大學舊址作為展覽館對外開放。
2004年,復旦大學、重慶市人民政府、北碚區人民政府三方共同出資修繕復旦大學紀念館。
2010年4月3日,修復後的復旦大學紀念館正式開館。

建築格局

綜述

復旦大學紀念館分為登輝堂和寒冰墓兩部分。

場所

登輝堂
登輝堂為復旦大學西遷後新建的第一幢小禮堂,是當時復旦標誌性建築,以復旦大學老校長李登輝之名命名。登輝堂建築面積為605平方米,樓高12米,面闊11米,1987年4月,登輝堂前建立了“抗戰時期復旦大學校址”紀念碑,由周谷題書碑名,背面碑文為復旦大學校長謝希德手書。
寒冰墓
寒冰墓位於登輝堂右後側,高1.8米,寬1.65米,長2.6米。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5月27日,復旦大學教務長、法學院院長孫寒冰教授在日機轟炸下不幸遇難。1987年12月11日,北碚區人民政府將寒冰墓從夏壩後山遷至此處,由周谷城題書碑文,墓左、右側各立一碑,左側為《孫寒冰教授墓誌》,右側為《復旦大學師生罹難碑記》。
復旦大學紀念館
寒冰墓

建築特色

復旦大學紀念館是折中主義建築風格的磚木結構二層小樓,外牆為黃色,懸山頂,小青瓦覆頂,紀念館內的欄桿、門窗均為深褐色。

展出內容

復旦大學紀念館展覽共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復旦大學校史陳列展,二是追望大道——陳望道生平事跡展。
復旦大學紀念館校史陳列展以“復旦大學建校歷程、復旦大學在北碚、復旦大學兩次騰飛、復旦大學代表人物、相輝學院北碚情”為主題,館內以傳統陳列為主,集中展現了抗戰8年間,復旦大學繩床陋室,堅持辦學,培養眾多人才的歷程;陳望道生平事跡展以“求道”、“播道”、“師道”、“存道”、“履道”為主題,展示了陳望道宣傳共產主義思想,從事教育事業的光輝生涯。

文化活動

1995年5月,復旦大學校友第四屆世界聯誼會在重慶召開,來自美洲、歐洲、中國台灣及大陸各地的300多位抗戰時期在復旦大學求學的老校友,結伴來復旦大學紀念館重遊。

所獲榮譽

2019年,復旦大學紀念館入選第六批重慶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19年4月25日,中國民主同盟傳統教育基地在復旦大學重慶舊址掛牌。

參觀信息

地理位置

復旦大學紀念館位於重慶市北碚區東陽街道夏壩路旁。
抗戰時期復旦大學-校史紀念館

開放時間

09:00—16:30(周一閉館)

門票價格

免費

交通路線

乘坐捷運6號線到北碚3口下站,步行1.3千米;乘坐重慶公交502路、535路、536路到北碚公園站下站,步行1千米即可到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