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百年紀事(1905—2005)

復旦大學百年紀事(1905—2005)

《復旦大學百年紀事(1905—2005)》是2005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復旦大學百年紀事》編纂委員會。

基本介紹

  • 書名:復旦大學百年紀事(1905—2005)
  • 作者:《復旦大學百年紀事》編纂委員會 編
  • 原版名稱:《復旦大學志》
  • ISBN:ISBN7-309-04466-5/K.150
  • 頁數:672頁
  • 定價:60.00元
  • 出版時間:2005年5月
  • 裝幀:精裝
  • 開本:大16 開
  • 字數:1016千字
書籍信息,內容簡介,內容提要,作者簡介,書摘,

書籍信息

作者:《復旦大學百年紀事》編纂委員會 編
復旦大學百年紀事(1905—2005)
復旦大學百年紀事(1905—2005)
定價:60.00元
頁數:672頁
ISBN:ISBN7-309-04466-5/K.150
字數:1016千字
開本:大16 開
裝幀:精裝
出版日期:2005年5月

內容簡介

《復旦大學志》於1985年和1995年出版過兩卷。值此復旦大學百年華誕之際,我們重編校志,以報盛世,這是復旦人的心愿。
百年史料浩如煙海,富如寶藏,我們要及時整理,深入發掘,珍惜歷史,懷念先賢;百年奮鬥熔鑄了復旦的理想和精神,這是凝聚復旦人,激勵師生員工建校報國的力量之源,我們要弘揚傳統,教育後代;百年發展得益於民,奉獻於國,社會需要復旦之智慧,復旦需要社會之舞台,我們要彰顯成就,報答社會。
今日之復旦,匯聚著原復旦大學與原上海醫科大學兩所名校的歷史基業和共同財富。復旦大學是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私立大學,上海醫科大學是國人創辦的第一所公立高等醫學院校。在舊中國,兩校篳路藍縷,屢處絕境。抗戰時期,同遷重慶,坎坷飄搖,艱難辦學,堅持不懈。

內容提要

前 言
在新中國,兩校迅速發展;1952年高校院系調整,復旦壯大崛起,坐鎮東南,成為新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1959年兩校同時成為全國重點大學,貢獻卓著。進入新世紀,兩校強強聯合,復旦實力驟增,享譽海內外。為了保護和繼承兩校的歷史財富,學校同時編纂《復旦大學百年志》、《上海醫科大學志》與《復旦大學百年紀事》、《上海醫科大學紀事》(以下簡稱校慶“四書”),其中,《復旦大學百年志》和《復旦大學百年紀事》記載著兩校合併以來的歷史。
校慶“四書”採用“志”和“紀事”的體裁,以整理和保存歷史資料為基本任務,為今後編寫校史奠定基礎。此次編纂工作堅持尊重歷史、實事求是的原則,以唯物史觀為指導,力求客觀辯證地反映史實,體現學校不斷發展的客觀規律;堅持全面再現的原則,儘可能完整地展現學校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儘可能全面地反映學校教學、科研、醫療、管理與服務各方面的發展狀況;堅持突出重點的原則,充分關注師生,關注教學與科研,著重反映重大歷史變遷、重要事件與人物、重要辦學思想與決策、重大成果;堅持團結向前的原則,充分尊重各種意見,求同存異,放眼未來。
編纂計畫醞釀於2002年6月。學校組建了《復旦大學百年志》、《復旦大學百年紀事》、《上海醫科大學志》、《上海醫科大學紀事》四個編寫組,由鄂基瑞、王增藩、刁承湘、蕭輔玢分別負責各編寫組工作。《復旦大學百年紀事》從10月開始編寫。2003年1月《復旦大學百年志》啟動編寫,7月以後《上海醫科大學志》與《上海醫科大學紀事》也相繼啟動編寫。全校各單位成立了“四書”有關篇章的編寫小組。此後,學校成立了三個審閱小組,負責“四書”的初審。成立了編纂委員會,負責“四書”的終審。2005年4月,“四書”付印,5月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校慶“四書”600餘萬字,堪稱巨著,它們凝聚著集體的勞動和智慧,體現了廣大復旦人的愛校深情。編纂工作涉及全校400多個部門,參與者數千人。許多老領導和校友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和熱情的幫助。審閱小組與編纂委員會成員對送審稿作了大量的修改,提出許多重要的意見和建議。編寫小組成員悉心投入,查閱了萬餘卷檔案,收集了大量資料。他們克服種種困難,放棄休假探親,默默耕耘,反覆修改,精益求精。出版社同志參與編纂工作。在此,我們對參與“四書”編寫、定稿、編排和校印工作的所有同志,表示誠摯謝意!
編纂工作量大,涉及面廣,在有限時間內,尤難周全縝密,對於其中的不足或失當,希望大家指正和諒解。編修校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在此次編纂工作的基礎上,我們將再接再厲,繼續修改完善,儘可能減少遺憾。
“躋身世界爭先進,笑傲同儕與日新”,我們希冀校志能激勵全體復旦人,努力推動學校各項事業發展,譜寫復旦第二個百年的新篇章!
《復旦大學百年志》 《復旦大學百年紀事》
《上海醫科大學志》 《上海醫科大學紀事》
編纂委員會
2005年4月

作者簡介

《復旦大學百年紀事》編纂委員會
主任
王生洪、秦紹德
委員(按姓氏筆畫排列)
刁承湘、王衛平、王樂三、王增藩、石美鑫、石 磊
華中一、湯釗猷、楊玉良、楊福家、李大潛、吳立昌
張一華、張鏡如、張薰華、陸谷孫、陳立民、林 克
金乃堅、金重遠、周魯衛、鄭祖康、胡辛人、俞順章
施榮范、聞玉梅、姚 泰、夏征農、錢冬生、徐 忠
蕭 俊、蕭輔玢、龔向群、鄂基瑞、彭裕文、程天權
蔡達峰、燕 爽

書摘

目 錄
前 言
凡 例
第一編
(1905—1949)
復旦公學創立前的震旦學院
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
1906年
1907年
1908年
1909年(清宣統元年)
1910年
1911年
1912年(民國元年)
1913年
1914年
1915年
1916年
1917年
1918年
1919年
1920年
1921年
1922年
1923年
1924年
1925年
1926年
1927年
1928年
1929年
1930年
1931年
1932年
1933年
1934年
1935年
1936年
1937年
抗戰爆發後的復旦大學上海分部
1938年·分部
1939年·分部
1940年·分部
1941年·分部
1942年·分部
1943年·分部
1944年·分部
1945年·分部
1946年·分部
1938年
1939年
1940年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5年
1946年
1947年
1948年
1949年
第二編
(1949 —1978)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第三編
(1978—2005)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後 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