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生物多樣性科學研究所

復旦大學生物多樣性科學研究所成立於1996年。生物多樣性是地球演化的獨特產物,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生物多樣性科學(biodiversity science)則是以生態學為核心學科,並聯合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遺傳學、進化生物學、生物地理學等分支學科而形成的新科學,是研究生物多樣性的起源、維持與喪失過程及其機制、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系統功能,以及對其進行管理、保護和持續利用的一個高度交叉的學科體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復旦大學生物多樣性科學研究所
  • 外文名:Institute of Biodiversity Science at Fudan University, IBSFU
  • 成立時間:1996年
  • 規模: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研究所介紹
作為一個人口最多的發展中農業大國,中國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都更有賴於生物多樣性資源。然而,巨大的人口壓力、高速經濟發展、對資源需求的日益增加和利用不當,使我國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功能受到極為嚴重的威脅。如何有效地保護和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資源並恢復已喪失的生態系統功能,深入了解生態系統結構、生物多樣性與環境之間相關機理,已成為當前我國生物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和生態環境建設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同時, 生物多樣性是全球關注的重大科學領域,也與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密切相關。
在這種背景下,復旦大學率先於1996年成立了我國第一個以生物多樣性為主要對象的專門研究機構和教學基地——復旦大學生物多樣性科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Biodiversity Science at Fudan University, IBSFU);四年後,成立了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oratory for Biodiversity Science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並掛靠在我所和北京師範大學生態研究所,這也是我國第一個以生物多樣性為研究主題的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生物多樣性科學研究所現已初具規模,學術隊伍由教授8名、副教授7名、教師5名以及多名輔助人員組成,研究領域包括生物多樣性科學的理論和方法、種群和進化生態學、生物入侵的生態學、基因多樣性與生物安全、城市化過程與生物多樣性維持與喪失、生物多樣性與可持續發展。
目前,我所在系統與進化植物學、生物多樣性信息學、保護生物學、種群與進化生態學和生物安全等10個方向上招收博士研究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