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簡介
該專業培養具有文物與博物館學方面知識,能在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機構、各類博物館和陳列展覽單位、考古部門、文物與藝術品經營單位、旅遊部門、新聞出版和教育單位從事文物與博物館管理和研究等工作的複合型專門人才。該系學生主要學習文物學和博物館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接受歷史、藝術與文化知識的基本訓練。
主要專業課程:
博物館學概論、博物館陳列設計、博物館藏品管理、博物館經營管理、文化人類學、文物學基礎理論、文化遺產管理與法規、考古學思想史、古文字學、古代工藝美術、民俗學、考古學通論、文物與考古技術、各類文物的鑑定專題、文物保護基礎等。
大事記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是國內創辦時間較長、具有重大影響的專門從事文博教學與科研的高教機構。它是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為順應中國社會邁進現代化、儘快提高民族文化素質的要求應運而生的。
1984年2月,復旦大學與國家文物局合作,在歷史系開設全國文博幹部專修班。
同年9月,招收了文博方向的研究生班。
1985年設定博物館學本科專業。
1989年復旦大學與國家文物局聯合創建了文博學院,下設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文物保護技術科學系、歷史學系等系所。
1996年,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和文物保護技術科學系合併,形成今日的文物與博物館學系(簡稱文博系)。
歷任系主任
吳浩坤教授(1989――1996年)、
楊志剛教授(2000年――)。
教師介紹 · 管理機構
陳宏京 系主任
· 博士生導師
蔡達峰 楊志剛 陳 淳
沃興華 陸建松 高蒙河
陳宏京 朱順龍
· 副教授
· 講 師
姚一青 趙 琳 潘碧華
王 榮
· 行政管理人員
潘文華 張連娟
· 專業技術人員
其他介紹
文博系擁有“考古學與博物館學”和“文物學”兩個博士點。現每年招收30餘名本科生,10餘名研究生。其中包括來自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港澳台的學生。迄今已培養了近千名學生,他們中的許多人都已成為中國文博界的業務骨幹,或走上領導崗位。他們活躍在與文物、博物館相關的各個領域,展現著復旦人的精神風采。
文博系教師隊伍精幹,由文、理、工、藝等各學科專業人員組成,目前在編教師中有高級職稱的11人,有博士學位的占80%。他們思想敏銳,知識結構比較合理,具有開拓精神。他們教學經驗豐富,長年工作在教學第一線,同時積極投身科學研究,以科研促進教學。教書育人,和以學術提升競爭力與聲譽,是他們持之不懈所追求和努力的。該系聘有一批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的兼職教授,如馬承源、汪慶正、謝辰生、楊鴻勛、徐湖平、奚三彩、張浦生、王巍等。每年還都有一批富有活力的國內外專家學者,應邀登上復旦大學的文博講壇,傳輸新知識和前沿動態,促進校際、館校之間及海內外的學術交流。
該系的學科內涵包括:文物學,博物館學,考古學,文化遺產基礎理論,文化遺產管理,古代園林與建築,藝術品市場,文物保護科學技術,人類學,藝術史等。近年來,該系以科研創新帶動整體水平的提高,以高科技、信息化為手段實現跨越式發展,以前瞻性、示範性創立學科品牌。努力在文化遺產基礎理論和政策法規研究、博物館學研究(包括數字博物館的理論與實踐)、有特色的考古學研究、有特色的文物學研究等幾個方面,占據學術制高點。創辦了《文化遺產研究集刊》,已出版3輯,在海內外產生廣泛影響。成立了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為拓展與學術界和社會的交流合作搭設了平台。
自八十年代以來,該系教師出版、發表了大量的專著和論文,還完成了許多重要的科研項目,諸如青銅器防鏽、利用遠紅外技術識別和鑑定文物、上海豫園古建築園林設計、博物館藏品管理軟體開發等。近年來,該系教師更以飽滿的熱情投入科學研究,為中國的文化遺產事業和科學研究多做貢獻。據統計,近三年來,共出版專著約20種,譯著2部;所支配的科研項目經費超過400萬。其中承擔的課題包括:“復旦大學文化人類學數字博物館建設項目”(教育部)、“三峽文物搶救性發掘”(國家文物局、重慶三峽辦)、“論文化遺產保護與旅遊開發利用的關係”(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當代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現狀、問題和政策思考”(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國家文化遺產保護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的戰略研究”(國家文物局)、“大溪墓地人群的分子考古學研究”(國家文物局)、“中國高校數字博物館技術平台”(教育部)、“博物館陳列布展工程行業規範和標準研究”(國家文物局)、“上海世博會與文化遺產保護”(上海社會科學基金)、“長江三角洲新石器時代人地關係研究”(上海社會科學基金)、“高麗青瓷與中國陶瓷的比較研究”(日本POLA財團研究基金)、“18世紀中日瓷器交流與互動研究”(日本住友財團基金)、“明清景德鎮瓷業發展與區域社會”(上海市教委)、“中國書法文物研究”(日本文部省)、“中國古村落文化遺產研究”(日本文部省)等等。
該系教師的科研工作獲得比較高的評價。像作為“現代遠程教育工程”2001年中央財政專項“大學數字博物館建設工程”之一的“復旦大學文化人類學數字博物館”(一期)建設項目,經過全系教師的努力,於2003年7月通過了教育部專家組的驗收。驗收專家委員會的意見認為:該項目依託復旦大學的文博學科優勢,結合多媒體和網路技術,實現了館藏文物與社會共享,構成一個集科學性、藝術性於一體的網上傳播系統,凸現了“文化人類學數字博物館”的內容特色。數據採集規範,技術框架完整。開發了一套“博物館藏品信息管理系統軟體”作為數據採集工具和檢索系統,滿足了教學、科研和科普的套用需求。又如連續多年參加的“三峽考古”,不但彌補了復旦大學在田野考古方面的長期空白,推動了學科發展,而且因為注意發揮本校的綜合性優勢,注重學科交叉和學術創新,引入現代高科技理念和手段,成果受人矚目,從而確立了我校在三峽考古中的獨特地位。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論文化遺產保護與旅遊開發利用的關係”關注中國文化遺產事業的健康發展,有關成果被《解放日報》內參引用,收到多位高層領導的重視和批示,帶來積極的社會效果。
作為具有濃厚行業背景的學科,該系注重與文博考古界的交流和合作。該系教師中有很多人出任國家文物局的專家,經常參加國家文物局和各地文物管理部門的項目評審和其它專業活動,接受有關方面的學術諮詢,為政府部們的決策提供科學論證和合理化的建議。曾與國家文物局合作招收培養“文博幹部專修班”,前後18屆,學員達500多人,遍及全國各地,為中國文博人才的培養作出了特殊的貢獻。2003年1月,該系承辦了由國家文物局主辦的“文博教育培訓工作研討會”。2004年5月至7月,該系又承辦了國家文物局“全國省級文物局局長專業管理培訓班”。
該系設有文物保護實驗室,長期為科研、教學服務。2003年,該實驗室又得到學校重點支持,添置了一批儀器設備。該系資料室長年征訂與本專業相關的學術期刊和各類報刊雜誌,購置專業書籍,向全校師生開放。該系還兼管復旦大學博物館,對本校和社會免費開放。博物館籌建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擁有藏品2000多件,包括中國古陶瓷、古錢幣、青銅器、書畫等。其中400多件(套)台灣高山族民俗文物,系由我校原生物系劉鹹教授收集、珍藏,後捐贈給學校。無論質或量,這批文物均為大陸地區同類收藏之冠,即使在台灣地區,有許多也早已難以覓見,至為珍貴。近年來博物館除了對兩個常設展廳進行了調整、更新,還推出了一系列臨時展出,諸如“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八十周年郵票展覽”、“2003年夏季展”、“中國古代科舉文物展”、“復旦大學三峽考古回顧展”、“大家——從現代藝術看設計”、“原緣畫展”等,豐富了校園生活。其中“復旦大學三峽考古回顧展”還應邀移往上海朱屺瞻藝術館展出,將復旦的學術思想和校園文明傳播到社區。
該系培養的學生知識面廣,基礎紮實,了解國際上文化遺產保護的慣例和發展趨勢,同時又能結合中國的情況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學上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既注重學理,又大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該系學生近年來參與了考古發掘、博物館陳列設計、數字博物館建設、文物修復、文物攝影、博物館公眾調查等活動,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激發他們的專業興趣、創造熱情和投身學術的信念。由該系學生創辦的“博雅學社”影響力大,已先後舉辦四屆“博雅節(文博周)”活動,既傳播了專業知識,又以“博雅”的理念推動了學校素質教育和校園文明建設。
該系培養的目標是,具備文博考古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能在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機構、各類博物館和陳列展覽單位、考古部門、文物與藝術品經營單位、旅遊部門、新聞出版和教育單位從事相關專業工作的複合型專門人才。由於具備較強的實力和競爭力,該系的畢業生就業面廣,既活躍在博物館、文物管理委員會、文物與考古研究所、海關出入境管理機構,還得到出版社、書畫社、報刊編輯部、電台電視台、古玩商店等用人單位的歡迎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