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刻靈光的實驗-哲學的友誼

復刻靈光的實驗-哲學的友誼

《復刻靈光的實驗-哲學的友誼 》是藝術家侯煒國於2019年在美國阿爾弗雷德大學電子藝術研究所訪學期間創作的作品,利用了數字轉印的技術,探討新技術與原有人類工具之間的關係。人類進入數字智慧型時代已經是一個事實,那么數字時代我們應該製造什麼樣的“靈光”?它要求藝術家如何面對和改變自己?此次展覽的作品將全部基於新的技術手段,作品都將是實驗性的,回應性的,用作品本身去探討數字時代的“靈光”,稱之為“復刻靈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復刻靈光的實驗-哲學的友誼
  • 外文名:Re-Auar:Philosophical friendship one
  • 作者侯煒國
  • 創作年代:2019年
  • 分類:版畫、獨幅版畫
  • 材料:腈綸布面
  • 尺寸:115x93cm
  • 藝術風格:當代藝術
藝術賞析,創作背景,藝術家簡介,

藝術賞析

復刻靈光不是重複,它是人類知性的自我解放。復刻靈光不會失敗,它是免疫與適應性的攻防。復刻靈光不設邏輯,它是天賦和行為的嬗變。復刻靈光不止機械的因果,它是知識加直覺的試錯。復刻靈光不定範式,它是來自綿延的位移想像。復刻靈光不再迴響,它是藝術的終結與擴張。這是一場復刻靈光的實驗。
版畫藝術先天便具有複數和印痕的屬性,版畫的發展也基於版畫技術的發展,現在的版畫技術已經進入了數字時代,有大批的版畫家套用雷射雕刻、機械臂、多焦距掃描等數位技術來製作版畫,那么數字時代的藝術還存在“靈光”(註:此處的靈光不止於本雅明所提出的靈光)嗎?

創作背景

藝術家認為人們很難從一個舊工具中去挖掘一種有價值的新創造,數字時代藝術家的創作“被迫”與新的機器(工具)捆綁在一起,並且和新的技術規律相適應,這就要求藝術家基於新技術創作出一套數字之刃,而非傳統的刀法,最終作品要呈現的是屬於這個時代的靈光,他稱之為“復刻靈光”。該作品也是侯煒國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生畢業展的作品。

藝術家簡介

侯煒國,1988年生人,祖籍河北省沙河市,2009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本科,2021年獲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學博士學位。2019年加入北京市美術家協會擔任版畫藝委會委員,同年作為訪問學者到美國阿爾弗雷德大學電子藝術研究所訪問,後受王式廓獎學金資助前往日本訪問日本現代考察,同時也作為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工作團隊參與到威尼斯雙年展的工作中,現為北京服裝學院助理教授。
侯煒國的藝術創作近年一直以來圍繞著版畫及數位技術展開,拓展到藝術的諸多領域,從2016年在中央美術學院舉辦個展《相馬記-侯煒國的第三十三種刻法》開始受到關注,2017年獨創的對於版角料這一剩餘物進行的創作轉化引起廣泛關注,並獲得多個獎項,同年在北京築中美術館舉辦個展《不安之書》。2018年於中信出版社推出個人專著《相馬記-侯煒國的第三十三種刻法》,2019年作品《瘦馬No.1》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並提名為第三屆“中國美術獎”。近年來侯煒國立足於版畫研究的同時,受本雅明啟發提出將科技中的圖像手段引入到藝術創作中形成了自己“數字靈光”的創作理念,於2020年在松美術館東區舉辦個展《復刻靈光》。2021年侯煒國的博士論文《版畫的知性》也獲得了中央美術學院“優秀論文獎”。侯煒國也活躍於諸多當代藝術展覽中,迄今為止在中央美術學院、築中美術館、北京松美術館東區舉辦三次重要的個人展覽,侯煒國將藝術創作、展覽實踐、理論研究、版畫的邊界拓展結合起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面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