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御藥房
- 職責:為內廷採辦、儲存、配置藥品
- 歷史:明清時期
- 性質:明、清宦官機構名
- 隸屬:內務府
歷史沿革,機構設定,主要職能,
歷史沿革
明代的御藥房是為皇帝健康服務的一個最直接部門。明初叫尚藥局,後改為御藥局,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在紫禁城的文華殿後面又建了聖濟殿,作為御藥房辦公所在。聖濟殿在李自成攻入紫禁城後被燒毀,清代在聖濟殿舊址上建造了藏書的文淵閣。聖濟殿御藥房由提監和太監管理,設有尚藥奉御、直長、御醫、藥童、吏目等人員,人數隨時增減。
公元1587年,御藥房下又設定了御藥庫,建在聖濟殿的後面。當時還刻了一枚“御藥庫關防”的印章,由提督太監掌管,日常御藥房的藥品調入、領取等事項,都要有這個御藥庫關防作為憑證;同時御藥庫所有藥品清單、藥品進出記錄等定期要清查造冊,之後送禮部存檔。一旦有什麼意外發生,這些記錄就是追究責任的依據。
明代宦官專權也體現在醫療制度上,御藥房的最高負責人不是院使、院判、御醫這些專業的醫生,而是由太監來管理,這也是一件令人奇怪的事情。
機構設定
御藥房隸屬內務府,其具體職責是為內廷採辦、儲存、配置藥品,藥房人員並與御醫分班侍值。侍值又分宮值和外值,宮值地點在皇帝寢宮旁的御藥房,外值則在東華門內的太醫值房。外值者為宮廷中的宮女、太監、嫫嫫等人診病。 御藥房的御醫是從太醫院內醫術精湛、品行端正的醫士以上人員中選拔的,共10名。
御醫在進宮之前需在太醫院供職6年,有一定的理論基礎與實踐,並經過3或5年一試、二試、三試合格者,才有資格入選,否則寧缺不補。有時清宮御醫也從各省督撫舉薦的名醫中挑選。 御藥房所需藥材取自太醫院生藥庫,儘管太醫院也是為皇室成員服務的醫療機構,但御藥房領藥仍需按定例付給銀兩,或令與皇室有關的藥商採買。
所購藥材一般為生藥,入宮後由御藥房醫生帶領下屬太監炮製備用。 御藥房的御醫儘管直接為皇帝、皇后診病保健,但地位並不高,在清代二百多年歷史中,最優秀的御醫級別也不過七品,至於那些承擔宮值的被稱為“御藥房特簡供奉”的醫藥顧問,待遇則更低,僅僅是“日給御膳,月給素蠟,冬給木炭”。
主要職能
明代御藥房管理的都是宮廷用藥,因此每個環節都有嚴格規矩,不允許出半點差池。每天由太醫院的院使、院判、御醫分兩班值班,每天要做三件事。
一件是藥材的管理,對於各地進貢來的藥材、藥品,要根據質量優劣進行分揀,禮部也會派官員來監察藥材選揀的過程。分揀後進行詳細登記入冊。
第二件就是隨時聽從宮內差遣,給帝後們診治。明代給皇上皇后治病已經形成一套流程,大病小病都照此執行。診脈時,先由值班的太醫院院使或院判診脈,接著再由值班御醫診脈,之後發表各自的診脈意見,大家一起擬定一個處方,處方上將藥帖連名封記,藥方下要寫明本方的藥性、治療病證的效果等等。
第三件事情就是根據藥方監督御藥煎制,在御藥製作時,要有太醫院院官和內臣一同監視,做好後每劑藥都分成兩付,其中一付先要由御醫、院判、內臣三人嘗過之後,沒有問題,才將另一付進獻給生病的皇上,這一系列的診治、製藥過程,都要在專門的醫簿上做詳細的記錄,這些記錄由所有參與診治及製藥、嘗藥過程的醫官、御醫、內臣簽名後,加蓋“中書省印合縫”,以備查考。如果皇上服用後,治療效果不佳,這些醫簿上記錄的相關人等就會招致麻煩,甚至惹上殺身之禍。
所以,每天基本上所要做的三件事並不是很複雜,但是每一件事情都是跟皇上的性命相關,好則萬事大吉,加功行賞,壞則嚴懲不貸。因此,到宮中當值做御醫是榮辱未卜的事情,儘管當時進入宮中的御醫都是經過禮部在太醫院的嚴格考試,優等者才能有資格到御藥房輪值,但是大家也都明白,進入宮中當值,所擔當的責任之重大也是非比尋常的,所以也有一些人為了保全性命,寧可放棄進宮做御醫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