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需求視角看社區弱老照顧資源和使用是一篇博士論文,論文作者為李穎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從需求視角看社區弱老照顧資源和使用
- 外文名:Need-leaded perspective on caring resources for the frail elderly : an exploratory study in Guangzhou
- 作者:李穎奕
- 導師:羅觀翠
- 學科專業:社會學
- 學位級別:博士論文
- 學位授予單位:中山大學
- 學位授予時間:2008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
基本信息
關鍵字
社區 老年人 撫養
館藏號
D669.6
館藏目錄
2010\D669.6\1
內容簡介
本論文是針對廣州市D區“居家養老服務”試點的服務對象進行的一項探索性研究。中國長期以來只有家庭照顧和機構照顧,缺少為住在家中的老人提供的正式照顧。為了適應人口老齡化和家庭照顧功能削弱的社會現實,居家照顧勢在必行。為了使服務適應我國的社會經濟文化背景,需要準確地認識老人的照顧需求,以及這些老人使用照顧資源的心理和行為特徵。因此,本研究以廣州市D區“居家養老服務”試點中接受政府補貼服務且有子女的老人為例,進行相關探討。以這部分老人為主要研究對象是因為,“社區弱老”在過去因為有子女而被福利政策忽略,事實上,有子女老人也可能因社會、經濟、家庭人力資源等方面的弱勢處於照顧風險中,他們應是老年福利服務的目標。本研究將重點探索三個主要的研究論題。首先,本研究將提供對社區弱老照顧需求的全面描述,並揭示導致相關需求的原因;其次,本研究將深入了解社區弱老對使用社區中各照顧資源的文化價值觀念和對於照顧資源實際可獲性的思考,並根據系統理論,具體考察家庭、居家養老服務及包括鄰居和朋友的廣泛社區三個層面的資源;最後,社區弱老使用社區照顧資源的行為特徵、所獲照顧與其照顧需求之落差將得以呈現。總體而言,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社區弱老的照顧需求和社區弱老對家庭、居家養老服務及廣泛社區照顧資源的使用情況及影響使用的相關因素。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進行資料收集和分析,具體的資料收集方法主要是深度訪談,同時對部分研究對象進行了焦點團體訪談。研究者分別對26位接受政府補貼服務且有子女的社區弱老、4位相關政策的策劃者和管理者進行了深度訪談,對7位為這些老人提供直接服務的服務員進行了焦點團體訪談。訪談資料均錄音並且轉錄為文字資料以備分析。 研究發現,社區弱老的照顧需求在照料、精神、經濟和醫療等多個方面均有體現。對於照料需求,研究者從照料提供的角度,依據所需照料介入的可預測性、介入頻率和投入時間做出類型劃分。被訪老人的照料需求中,以常規性的為主,其中又以中和低介入頻率的照料需求為多;非常規性照料需求中,亦以投入時間中等的為多。反映出對這部分老人的照料以一周數次、單次投入能達到數小時的輸送方式較能符合其需求的特徵。精神方面,老人需要社交和豐富生活,以及增強安全感。經濟方面,老人需要保障基本生活費用和幫助應付醫療、照料等額外開支。醫療方面,需要協助醫療費用支持和克服就醫過程中的障礙如交通障礙等。 老人的家庭照顧觀念已發生顯著轉變,老人很少具有“反哺”觀念,而是表現出強烈的“責任倫理觀”,即對成年子女的回報期望低,傾向於讓子女把家庭資源用於自身發展和養育第三代。老人對使用正式服務則既無被歧視感,又無權利感,而是抱有一種感激的態度,這反映出社會福利被看作是一種慈善而不是權利。老人對於鄰居、朋友等,則是不願意麻煩別人的態度,並且求助時著重考慮對方是否具有利他的品質和是否與對方有良好關係。對養老機構和保姆等市場服務的服務品質評價較低,影響使用意願。家庭照料的提供障礙是照顧者能力不足、家庭關係不睦等。居家養老服務的使用障礙則是認知不足、服務內容和服務輸送方式不當。其他照顧的使用障礙有原有社區支持網路被破壞和缺乏經濟能力等。 老人在有緊急需求時一般能得到子女的回應,但是子女不能投入太多時間;能夠定期提供一定照料的子女較少。對於居家照顧服務的使用以服務提供方規定的常規服務——清潔為主,老人很少提出其他服務要求。鄰居等人很少提供實際照顧。對於不少老人而言,居家養老服務是最主要的照顧來源,而服務所不能提供的密集照料等,就形成了老人的照料風險所在。在精神、經濟、醫療方面,家庭是主要的照顧提供者,服務能夠提供一定的需求滿足。對於照顧需求不高的老人,居家養老服務已經使老人感到滿足,而對於照顧需求較高的老人,家庭照顧資源是其需求滿足的關鍵。 研究發現表明,現有的社區生態對於照顧需求高的老人是支持不足的,正式服務本身及其與其他資源的配合均需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