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艷史到性史:同志書寫與近現代中國的男性建構》是許維賢創作文化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5年。
該書重新考掘被中國近現代文學史大敘述遮蔽的同志書寫(1849年至2001年),反思以父權意識形態為主導的近現代中國男性建構如何支配中國的同志書寫和性別政治。該書重新想像“同志”的系譜,解構中國民族主義的男性建構,並提出以“‘老同志’—新同志”範式來描述那些在生理性別、社會性別或“社會性”論述的理論基礎上有所差異的不同男性建構表現。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從艷史到性史:同志書寫與近現代中國的男性建構
- 作者:許維賢
- 字數:約260000
- 首版時間:2015年
- 類別:文化學著作
- ISBN: 9789868794405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思想,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重新考掘被中國近現代文學史大敘述遮蔽的同志書寫(1849年至2001年),反思以父權意識形態為主導的近現代中國男性建構如何支配中國的同志書寫和性別政治。該詩指出曾經作為中國性愛藝術的“艷史”傳統敘事癖好,發展到近現代中國是如何被民族國家以“性科學”為名的“性史”病理敘事機制所邊緣化,而這些轉變也非常弔詭地正是與近現代中國民族主義的男性建構並肩同行,並以民族國家男性建構的“同志”之名進行連結和互相詢喚。
該書的分析對象主要是選取那些在中國大陸以男同性戀、“哥兒”或“兄弟”情誼或其他性別議題作為敘事主軸的同志書寫,除了大量的舊報刊史料,其餘是自敘傳、私函、日記、筆記、小說、散文和詩詞,也包含從小說改編的同志電影、網路小說以及現有同志論述和反同志論述的再解讀。
作品目錄
致謝 | 第四章 從“同性戀愛”到“走向革命”:《我的童年》與郭沫若日後的“自我改造” |
導論 | 4.1 “昇華”論述、法西斯衝動和自我形塑 |
0.1 問題的提出:從艷史到性史 | 4.2 “同性戀愛”:偷營、遊蕩和奮飛 |
0.2 同志書寫:重新想像“同志”的系譜與罔兩問景 | 4.3 “走向革命”:“發現兒童”和“自我改造” |
0.3 男色:從狹邪小說到同志書寫 | 4.4 魚雁往返與互相唱和:陳明遠、郭沫若與毛澤東 |
0.4 男性建構:大寫的“同志”與“現代中國性”主體 | 4.5 革命論述:吸納與排除 |
0.5 同性愛:從民國到當代中國的社會脈絡和討論 | 第五章 四面楚歌下的同志再現:李碧華和陳凱歌對梅蘭芳《霸王別姬》的改寫 |
0.6 章節概述 | 5.1 《霸王別姬》在中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
第一章 從越界之戀到男性建構:以王韜的艷史為個案 | 5.2 京劇《霸王別姬》:國族的自我理想與幕後的艷史 |
1.1 《性史》vs.《艷史》? | 5.3 電影《霸王別姬》:男性依戀的恐懼和背叛 |
1.2 艷史:品鑑女色和男色 | 5.4 小說《霸王別姬》:女性自戀的偽裝和喋喋不休 |
1.3 漫遊:越界之戀與西方美人 | 5.5 程蝶衣 / 張國榮:優伶 / 幽靈─再現等於消失 |
1.4 言情:跨國之戀與男女形象的重構 | 第六章 北京之夜的哥兒們:從《品花寶鑑》到《北京故事》的斷袖羅曼史 |
1.5 追憶:戀物癖與現代性的震驚 | 6.1 北京之夜的斷袖羅曼史 |
1.6 男性建構與中國“屈辱的現代性” | 6.2 資本 / 階級命題:欲望與消費 |
第二章 從《性史》到《新文化》:張競生的“社會性”論述和1920年代的同性戀譯述 | 6.3 政治 / 愛情命題:忠誠和背叛 |
2.1 從北京到上海的張競生 | 6.4 哥兒們的“含蓄美學”與“情 / 欲”二分法 |
2.2 婦女解放:女性氣質、男性氣概與國民性的建構 | 餘論 |
2.3 從《性史》到《新文化》的“社會性”論述 | 7.1 中國大陸同志書寫的敘事特色和弔詭 |
2.4 中國1920年代的同性戀譯述 | 7.2 中國大陸當代同志書寫的走向 |
第三章 同志的罔兩性,友愛的修辭學:現代中國的男同志書寫 | 7.3 從“現代中國性”到中國後現代? |
3.1 誰的同志?如何友愛? | 7.4 從“老同志”到新同志的降生? |
3.2 《茫茫夜》、《秋柳》和《男友》:“友愛”和“情愛” | 7.5 “個人生活的民主化”和親密關係的變革 |
3.3 《革命時期的愛情》的“同志愛” | 引用文獻 |
3.4 《東宮·西宮》的“我愛你” | 索引 |
3.5 .罔兩:丑角─崔子恩與“膠片同志”們 | 論文發表出處 |
作品思想
該書作者希望從艷史—性史的角度來分析近現代中國的男同志身分建構。當代的華人同志身分認同,顯然與西方的酷兒(queer)概念有著明顯的出入,相較於酷兒在原先英美語境的污名化意涵,20世紀90年代的港台運動者在翻譯此身份時所刻意選擇的“同志”說法,則直接召喚這個辭彙在整個二十世紀中國所承載的革命意涵。但由於語境的不同,“同志”一詞也往往同時用來作為具有同化政治涵義的gay and lesbian之同義。然而酷兒也好,男女同性戀也好,九零年代後的“同志”一詞,畢竟是一個西化的認同政治概念,其中許多特質可以類比於莎菊克所耙梳的西方性史軌跡。但在此同時,因為“同志”一詞本身在華人語境的獨特意涵所形成的語意含混,往往使得九零後的“新同志”,和共和時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的“老同志”之間形成身份位置不明的灰色地帶,而在這灰色地帶之中,既有來自於華人獨特艷史傳統的陰性化男性認同,又有帶著現代性史色彩,厭棄陰柔特質的陽剛男性建構之身影。這意義高度不穩定的灰色地帶,便是這該書嘗試介入分析的場域。
該書的分析軸線大致沿著順時的方向進行。第一章所處理的素材,最是符合“艷史”之範疇,因其中所處理的人物與素材,乃是清代文人王韜的風月書寫,時序上猶早於西方性史的認識機制以性科學的面貌全面席捲中國知識界。在王韜的諸多筆記、遊記、小說、詩詞中,對於男性優伶的歌詠並不亞於女性。雖然以今日的角度審之,他對於男伶的描寫多富陰柔之態,然而王並不認為這些伶人短少了男性特質,因為在過去中國的(艷史)傳統中,“君子”或“義氣”等等特質往往凌駕於外顯的粗曠或雄武特質,外貌上的“陰柔”,並不必然抵銷上述之陽性質素。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王所從屬的艷史傳統,受到華人“內聖外王”道德觀之影響,雖然對於伶人之柔美多有稱許,卻又必須繞過對於具體身體快感的性化描述,在情慾之間拓出一個位階。
第二章討論的張競生,和來自艷史傳統的王韜恰好形成劇烈的反差。在該書所有章節之中,這個部分的論述最為貼近西化的性史範疇。在1920年代編著《性史》與《新文化》的張競生,代表的幾可謂一種典範的轉移。在王韜的書寫中高度讚許的男性柔美之姿,到了張的筆下,卻成了阻礙中國現代性推展的元兇。對張而言,正是華人這種“不男不女”的症狀,使得中國無法向西方列強看齊,他提倡“優生學”與“美的教育”,希望矯正中國人這種陰陽顛倒的性別特質。被視為性變態的同性愛,也成為張極力關注的標的。從張的性學書寫中,我們得以見證華人對於西方性史機制的引進,一開始就脫離不了那一整套“強種強國”的民族主義之目的論邏輯。這個邏輯,左右了大半個二十世紀的“同志”男性身份認同之建構。
第三章接續了第二章的問題意識,試圖勾勒五四之後的同志書寫,和這個極度表彰陽剛特質的男性身份,如何盤根錯節地糾合在一起,而男同性愛則成為罔兩,被強調男性情誼的友愛特質所包覆、置換。從五四時期的郁達夫、葉鼎洛,一直到當代的王小波、崔子恩,作者認為代表著新同志的男同性愛,往往被去性化的男同性社交欲望(homosocialdesire)所遮蔽,這去性化的友愛關係總被共產黨官方意識形態嘉許、以被作者稱之為“老同志”的面孔,成為同性慾望附身的形體。有趣的是,在這些假“友愛”之名的同性慾望關係中,似乎總有一位形貌偏向陰柔的角色在場,和老同志的陽剛特質理想,形成了一組反諷的對照。
第四章聚焦於郭沫若的同性關係書寫,析理性史的自白機制和艷史的同性愛浪漫情懷之間的衝突與角力。郭沫若雖然一生對自己過去的書寫大量、反覆的修改,使其作品意志得以更為貼近郭亟欲靠攏之毛澤東革命教條,唯獨對《我的童年》中濃烈的同性情感表達隻字未刪,雖然同性愛關係對他而言經常是罪惡感之源,必須透過自白機制將個人化的情愛理想轉化為集體之法西斯國族主義,但同性戀情的在場,也在在印證郭所書寫之艷史中的同性愛關係,其實也是一種應對法西斯國族主義的自我保護策略,為郭在政治生涯中所經歷的理想幻滅提供了可靠的情感支撐。
第五章則進入當代歷史脈絡,分析與比較《霸王別姬》的小說與影像所再現的同性愛關係,如何受到性史機制的浸染,使得小說主人翁程蝶衣的陰柔特質和同性慾望就此糾葛為一體。艷史中備受推崇的梨園文化,在經過性史的病理化視角重新加工過後,成了一種時代的錯誤。儘管李碧華的小說原著與陳凱歌的電影改編在對於角色設定上頗有出入──李碧華的女性角度將蝶衣寫的更為尖酸刻薄,有如“失控的叫春”,陳凱歌的男性角度則美化了菊仙,將她拉抬到有如女神一般的救贖位置──但兩者皆預設了一套性史的性別認同邏輯:同性愛者只能透過扭曲自己的性別身份認同,以性倒錯的位置去欲望男性,否則便只有自盡一途。不論對李或對陳的性(史)化處理方式,作者皆提出了嚴厲的批判。
在第六章中,作者則企圖穿越古今,藉由比較《品花寶鑑》與《北京故事》兩個文本,勾勒出北京男色文化之敘事機制,如何由近代的艷史轉移為現代的性史。兩者的敘事重心,都放在不同階級身份所締造之同性愛關係,地位卑下的那一方,皆是負責提供性服務的男伶或男妓,而兩組同性戀愛關係,亦皆由原先的性交易關係升華而來。然而《品花寶鑑》的敘事延續了艷史重情貶欲的傳統,而《北京故事》則同時肯定了同性戀情與同性慾望之重要,並且凸顯兩位角色的陽剛屬性。作者又進一步主張以寓言的方式閱讀《北京故事》的兩位主人翁:藍宇代表的是中國的社會主義過去所依附的勞動階層,悍東則是20世紀90年代之後新興的紅色資本主義。兩者的角力同時也是“老同志”和新同志之間的詰抗。
作品評價
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王德威:該書探討十九世紀中葉以來中國男性慾望的流變以及其歷史意義。作者以同志論述角度切入議題,探索“艷史”與“性史”的辯證關係,以及其書寫與藝術創作的呈現。從王韜到王小波,從張競生到郭沫若,全書考證細膩,議論深刻,堪稱現代中國性別研究又一重要貢獻。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電影系教授裴開瑞(Chris Berry):許維賢的大作《從艷史到性史:同志書寫與近現代中國的男性建構》審思男同性慾望論述從晚清至今在華語文化的發展。除了結合了淵博的全球理論和前現代中國論述外,此書的重要貢獻在於批駁一些認為酷兒理論僅為西方英語世界獨有現象的謬論,並在正值茁壯的華語學術世界裡,注入了深具生動原創性的研究和理論。
台灣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專任教授何春蕤:從男男情感和身體欲望為主的同性戀,到社會角色和氣質展現為主的男性建構,加上以革命情操和救國大業為主的國族打造,在許維賢精闢的歷史文學分析中編織成繁複而明確的軌跡,也寫出了“同志”概念在中國風起雲湧的時代氛圍中所形成的重要凝聚意義。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文學系副教授韓依薇(Ari Larissa Heinrich):一份非常具有重大價值的文獻記錄。
作者簡介
許維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專任助理教授。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通過筆試和口試考進北京大學,在北京大學先後得到新加坡陳嘉庚高級學位獎學金和北京大學優秀外國留學生全額獎學金。曾赴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進行訪學和研究。曾獲台灣青年文學論文獎。客座主編台灣國立台北電影資料館《電影欣賞學刊》(新馬電影專題)。論文見於《中外文學》、《文化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現代中國》、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和Queer Sinophone Cultures等。與英美學者合編Transnational Chinese Cinema: Corporeality , Desire, and the Ethics of Failure。業餘以筆名翁弦尉創作,著有個人短篇小說集《遊走與沉溺》和詩集《不明生物》,曾在國內外榮獲數十項文學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