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希臘到中國》是一本2022年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R.格魯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從希臘到中國
- 作者:R.格魯塞
- 譯者:常書鴻
-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10月
- 定價:52.00 元
- 裝幀:精裝
- ISBN:9787572600272
《從希臘到中國》是一本2022年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R.格魯塞。
《從希臘到中國》是一本2022年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R.格魯塞。內容簡介本書為常書鴻先生的譯著集,內容涵蓋常先生受故友鄭振鐸委託而精心翻譯的歷史文化隨筆《從希臘到中國》和常先生留學法國期間翻譯的藝術評論。原版...
《從希臘到中國》是1985年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法)R·格魯塞。本書介紹了一個文化考古旅行者在絲綢之路行走的故事。內容介紹 本書作者是法國著名漢學家伯希和的高足,曾於1926年出版一部包括近東、中東、印度、中國和日本的東方文化史而聞名。本書是他繼東方文化史之後撰寫的東西文化交流的歷史...
第一章 古希臘:西方政治哲學之源 第一節 城邦——政治哲學的搖籃 第二節 柏拉圖的城邦主義政治哲學 第三節 亞里士多德:師承與創新 第四節 原始契約和自然理性—末期思想家的貢獻 第二章 古羅馬:法學政治觀 第一節 實踐與理論的失衡 第二節 西塞羅:承先啟後的“橋樑”與“紐帶”第三章 中世紀:神學政治...
《望東方:從古希臘到1800年的西方中國報告(上卷)》是一本2023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武斌。內容簡介 本書從古希臘羅馬的東方猜想出發,細述羅馬教廷與中國的早期接觸、馬可·波羅及同時代人對中國事情的細緻講述、文化復興至大航海時代的東方印記、16-18世紀傳教士對中國的介紹和歐洲漢學的興起、中華...
《慢船到中國》講述了一場耗時七個月,從倫敦到夢土中國,幾乎橫越半個地球的遠洋神秘之旅。葛文·楊一路航行而來,從希臘出發,經地中海、土耳其、埃及、印度、新加坡、菲律賓、台灣高雄最後抵達廣東,經歷海盜、颶風、不定的船期,在一些國家還必須面臨格局動盪所帶來的危險以及沿途的種種刁難。輾轉搭乘了二十三艘...
《望東方:從古希臘到1800年的西方中國報告(下卷)》是一本2023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武斌。內容簡介 本書從古希臘羅馬的東方猜想出發,細述了羅馬教廷與中國的早期接觸、馬可·波羅及同時代人對中國事情的細緻講述、文化復興至大航海時代的東方印記、16-18世紀傳教士對中國的介紹和歐洲漢學的興起、中華...
《望東方:從古希臘到1800年的西方中國報告(中卷)》是一本2023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武斌。內容簡介 本書從古希臘羅馬的東方猜想出發,細述羅馬教廷與中國的早期接觸、馬可·波羅及同時代人對中國事情的細緻講述、文化復興至大航海時代的東方印記、16-18世紀傳教士對中國的介紹和歐洲漢學的興起、中華...
望東方:從古希臘到1800年的西方中國報告 《望東方:從古希臘到1800年的西方中國報告》是一本書籍,作者是武斌,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第五章古代希臘 第一節 自然環境和居民 第二節 愛琴文明 第三節荷馬時代 第四節 古風時代 第五節 古典時代 第六節希臘化時代 重點:愛琴文明的特點;雅典民主政治的發展;斯巴達國家的統治特徵;希波戰爭和伯羅奔尼撒戰爭的意義。難點:希臘民主政治的基礎;希臘文明高度發展的原因。本章教學要求:通過本章的教學...
在春秋戰國之交,歐洲的希臘文化也正進入發展的盛期,中西兩大文化體系遙遙相對。兩相比較,希臘以技藝高超的雕刻聞名於世,為後世留下無數的藝術珍品,在世界美術史上放射著永不磨滅的光輝;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則以多功能的青銅器聞名於世,青銅器是集雕刻、繪畫、書法、工藝於一體的綜合藝術品,融實用、審美於一身...
1952年,周揚同志代表黨和國家親筆寫信給他,鼓勵他為人民、為祖國更好地研究和翻譯古希臘文化典籍。並邀請他到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專門從事研究工作。1958年,北大文學研究所合併到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文學研究所,後改為外國文學研究所。從此,他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頑強堅毅的精神,潛心於向中國人民介紹古希臘文化...
東西方較量的戰場,簡述希臘共和國在冷戰時期的外交政策 06:32 收藏 7122 810 希臘共和國(The Hellenic Republic),簡稱希臘(Greece) [40],首都雅典,位於歐洲巴爾幹半島最南端。北鄰保加利亞、北馬其頓、阿爾巴尼亞,東北與土耳其接壤,西南瀕愛奧尼亞海,東臨愛琴海,南瀕地中海。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地形以山地為主,...
希臘(1972.6.5) 匈牙利(1949.10.6) 義大利(1970.11.6) 英國(1972.3.13) 歐盟(1975.5.-) 北美洲 安提瓜和巴布達(1983.1.1) 巴貝多(1977.5.30) 巴哈馬(1997.5.23) 貝里斯(1987.2.6建交,1989.10.23中止建交) 多米尼克(2004.3.23) 哥斯大黎加(2007.6.1) 格瑞那達(1985.10.1) 古巴(1960.9.28) 加拿大(1970.10....
自從印度的佛教透過中亞傳入中國之後,與佛教相關的藝術形式也隨之進入中國,其中最重要的要算是佛像壁畫和佛像雕塑。由於印度佛像受到希臘文化的影響,因此中國佛像造像藝術融合了漢文化、印度文化與希臘文化。印度在早期的五百年內並沒有製造佛像的習慣,人們認為佛的至高完美不是可以用人的相貌來描繪,因此早期的佛教...
一 從古希臘到18世紀 二 達爾文:進化主義的突破及其震撼 三 進化主義的變奏 第一章 進化主義初傳中國及其早期形態 一 進化主義初傳中國 二 早期形態 第二章 中國進化主義與日本的中介作用 一 進化主義在日本 二 日本進化主義對中國的影響 三 日本進化主義著作的翻譯 第三章 在天道與人道之間:中國進化主義的誕生...
最經典耐讀: 羅念生先生譯文典雅質樸,注文詳盡,選目精當,凡古希臘文、拉丁文、英文、德文譯出者均為世界文學經典,極具文學研究價值。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的是羅念生先生已刊或未刊的散文、詩歌以及書信等。其中《芙蓉城》曾於1943 年由西南圖書供應社印行,《希臘漫話》曾於1943 年由中國文化服務分社印行,1988...
G·E·R·勞埃德編寫的這本《古代世界的現代 思考(透視希臘中國的科學與文化)》將著手回答所 有這些問題,並使我們確信:古代希臘和中國的科學 與文化為推進現代的各種相關爭論提供了寶貴的資源 。圖書目錄 內容提要 作者簡介 中文版序 譯者序 序 第一章 理解古代社會 第二章 古代文明中的科學?第三章 開拓疆...
《從地中海到中國》是2020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次展覽薈萃了日本藝術家平山郁夫先生收藏的絲綢之路沿線文明古國的文物珍品,包括環地中海地區、兩河流域和伊朗地區以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地區的絲路藝術品,種類方面有希臘彩陶與浮雕、羅馬與波斯玻璃器、波斯金銀器、絲路金銀幣、中亞織錦以及印度佛教造像等,...
在任何地方希臘語都是官方語言、文化語言,以至一個人可以從希臘旅行到印度而不怕語言溝通不便。希臘知識分子和希臘化了的知識分子享有共同的尊敬,這些共同的尊敬是因他們的老師所傳授的古風時代和古典時代希臘最偉大作家的著作而來,這些老師認為這一時期是再也不能到達的出眾的象徵,更不用說超越它了。教育有助於...
希臘人(希臘語: Έλληνες;拉丁語:Hellas;英語:Greek)是希臘和賽普勒斯的主體民族。簡介 希臘人是希臘、賽普勒斯的主體民族,自稱亞該俄斯人(Acheos)或達拉俄斯人(Danaos),是古希臘人的後裔。有些分布於美國、澳大利亞和土耳其等國。多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部分屬阿爾卑斯類型。使用希臘語,屬...
一從古希臘到18世紀 二達爾文:進化主義的突破及其震撼 三進化主義的變奏 第一章進化主義初傳中國及其早期形態 一進化主義初傳中國 二早期形態 第二章中國進化主義與日本的中介作用 一進化主義在日本 二日本進化主義對中國的影響 三日本進化主義著作的翻譯 第三章在天道與人道之間:中國進化 主義的誕生 嚴復進化主義...
下列國家公民,無論持何種護照,在上海過境停留(可出機場,但須從上海虹橋或浦東機場入出境)不超過48小時均可免辦簽證:美國、韓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德國、法國、奧地利、瑞典、丹麥、挪威、芬蘭、冰島、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西班牙、葡萄牙、希臘、義大利、愛沙尼亞、波蘭、捷克、拉脫維亞、立陶宛、馬爾他、...
風格各異的大理石柱,支撐著各個時期,代表著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實用價值的殿堂。活靈活現的雕像,從不同角度記錄了古希臘神話和希臘人幾千年生活的軌跡。這使我聯想到中國的長城和兵馬俑。希臘的殿堂,大多建築在制高點上,周圍有不同功能的活動區域,如:音樂廳、劇院、居住區等。從宗教意義上講,這充分反映了...
古希臘哲學從神話傳說中產生以後,首先集中於對宇宙本源的探討,最早有米利都學派,以後有畢達哥拉斯和畢達哥拉斯學派、赫拉克利特、愛利亞學派和原子論者,一般稱之為自然哲學。最初的自然哲學家和以前的宗教家不同,他們很重視對自然科學的研究,但思想還打上了宗教神話的烙印,把人和自然、思維與存在看成是渾然...
《世界文明史》(美國威廉·麥克高希)稱“巴比倫、埃及、印度、希臘、中國是世界上曾經存在過的五大文明發源地”。《全球通史》(美國斯塔夫里阿諾斯)中提及:“中東、印度、中國和歐洲這四塊地區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歷史上最偉大的文明。這些文明使歐亞大陸成為起重大作用的世界歷史中心地區。更明確地說...
他週遊歐洲重新發掘和出版經典的拉丁和希臘著作,志在重新恢復羅馬古典的拉丁語言、藝術和文化,對自公元四一零年羅馬淪陷以來的變化與發生的事件,認為不值得研究。人文主義者看歷史並不按奧古斯丁的宗教術語,而是按社會(學)的術語,即通過古典文化、文學和藝術來看待歷史;所以人文主義者把這900年古典文化上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