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康宜教授自1984年開始與施蟄存先生交遊通信,這批信札不僅富有學者交遊之情趣(涉及施、孫與張充和、錢歌川等學者往來情形),而且還實錄了兩位學者之間治學生活、方法與經驗,從中能使讀者能了解到施先生的學術思想、治學方法和晚年生活,尤其是晚年閱讀生活;同時又可了解孫教授重要著述《情與忠》《傳統女作家選集》的撰寫經歷,以及對柳如是評介的逐步深入的過程;特別是施先生晚年一項重要的學術活動,即親自編輯《詞學》集刊第9輯(海外詞學特輯)並擬籌備學術會議等相關情況和孫教授在美約稿的情況,都有非常詳細記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從北山樓到潛學齋
- 外文名:Enduring Friendship:Letters and Essays
- 作者:施蟄存 孫康宜
- 語言:簡體中文
- 出版時間:2014年3月1日
-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 頁數:266 頁
- ISBN:9787545808698
- 開本:32 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從北山樓到潛學齋》由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序言來自北山樓的信件
上輯交遊篇(施蟄存與孫康宜往來信函)
一施蟄存致孫康宜(1986年9月14日)
二施蟄存致孫康宜(1988年7月11日)
三孫康宜致施蟄存(1988年7月24日)
四施蟄存致孫康宜(1988年7月26日)
五孫康宜致施蟄存(1988年8月3日)
六施蟄存致孫康宜(1988年8月11日)
七施蟄存致孫康宜(1988年9月1日)
八施蟄存致孫康宜(1989年2月4日)
九施蟄存致孫康宜(1989年3月6日)
附錄施蟄存致張充和(1989年3月6日)
十孫康宜致施蟄存(1989年3月23日)
十一施蟄存致孫康宜(1989年4月4日)
十二施蟄存致孫康宜(1989年4月12日)
附錄吳琦幸致孫康宜(1989年4月12日)
十三孫康宜致施蟄存(1989年4月19日)
十四施蟄存致孫康宜(1989年7月28日)
十五施蟄存致孫康宜(1989年8月22日)
十六施蟄存致孫康宜(1989年10月21日)
十七施蟄存致孫康宜(1989年11月28日)
十八施蟄存致孫康宜(1990年1月17日)
十九施蟄存致孫康宜(1990年1月27日)
二十施蟄存致孫康宜(1990年2月12日)
二十一施蟄存致孫康宜(1990年3月28日)
二十二施蟄存致孫康宜(1990年5月10日)
二十三孫康宜致施蟄存(1990年7月11日)
附錄錢歌川致孫康宜(1990年6月23日)
二十四施蟄存致孫康宜(1990年7月28日)
二十五孫康宜致施蟄存(1990年8月6日)
二十六施蟄存致孫康宜(1990年8月16日)
二十七孫康宜致施蟄存(1990年8月25日、26日)
二十八施蟄存致孫康宜(1990年9月10日)
二十九施蟄存致孫康宜(1990年9月30日)
三十孫康宜致施蟄存(1990年10月14日)
三十一施蟄存致孫康宜(1990年11月25日)
三十二施蟄存致孫康宜(1991年1月16日)
三十三施蟄存致孫康宜(1991年1月30日)
三十四施蟄存致孫康宜(1991年3月14日)
三十五施蟄存致孫康宜(1991年5月18日)
三十六施蟄存致孫康宜(1991年6月28日)
三十七施蟄存致孫康宜(1991年7月16日)
三十八施蟄存致孫康宜(1991年10月21日)
三十九施蟄存致孫康宜(1991年10月23日)
四十孫康宜致施蟄存函(1991年11月27日)
四十一施蟄存致孫康宜(1991年12月12日)
附錄張充和致施蟄存(約在1992年1月)
四十二施蟄存致孫康宜(1992年2月20日)
四十三施蟄存致孫康宜(1992年5月4日)
四十四施蟄存致孫康宜(1992年5月20日)
附錄施蟄存致張充和(1992年5月10日)
四十五孫康宜致施蟄存(1992年7月16日)
四十六施蟄存致孫康宜(1992年8月11日)
四十七施蟄存致孫康宜(1992年8月14日)
附錄施蟄存致張充和(1992年8月21日)
四十八施蟄存致孫康宜(1992年8月24日)
附錄施蟄存致劉裘蒂(1992年8月24日)
四十九施蟄存致孫康宜(1992年10月17日)
五十施蟄存致孫康宜(1992年12月8日)
五十一施蟄存致孫康宜(1993年1月8日)
五十二孫康宜致施蟄存(1993年1月20日)
五十三施蟄存致孫康宜(1993年2月16日)
五十四施蟄存致孫康宜(1993年3月23日)
五十五施蟄存致孫康宜(1993年3月26日)
五十六孫康宜致施蟄存(1993年4月3日)
附錄施蟄存致張珍懷(1993年4月15日)
五十七施蟄存致孫康宜(1993年4月21日)
五十八孫康宜致施蟄存(1993年5月16日)
五十九施蟄存致孫康宜(1993年5月21日)
六十施蟄存致孫康宜(1993年6月13日)
附錄施蟄存致葉長海(1993年6月14日)
六十一施蟄存致孫康宜(1993年9月11日)
六十二施蟄存致孫康宜(1993年11月29日)
六十三施蟄存夫婦致孫康宜夫婦(1993年12月10日)
附錄劉慧娟致孫康宜(1993年12月10日)
六十四施蟄存致孫康宜(1993年12月27日)
六十五施蟄存致孫康宜(1994年1月23日)
六十六施蟄存致孫康宜(1994年6月4日)
附錄施蟄存致康正果(1994年6月4日)
六十七施蟄存致孫康宜(1994年12月9日)
六十八施蟄存致孫康宜(1995年12月15日)
六十九孫康宜致施蟄存(1996年5月9日)
七十施蟄存致孫康宜(1996年5月23日)
七十一施蟄存致孫康宜(1996年5月24日)
七十二孫康宜致施蟄存(2000年2月14日)
七十三唁電(2003年11月19日)
下輯研究篇(孫康宜相關研究論文)
柳是對晚明詞學中興的貢獻
語訛默固好——簡論施蟄存評唐詩
施蟄存對付災難的人生態度
“童化”與“教化”
《施蟄存先生編年事錄》序言:重新發掘施蟄存的世紀人生
施蟄存的詩體回憶:《浮生雜詠》八十首
施蟄存的西行逃難詩歌
本書輯錄之隨想——代跋
序言
來自北山樓的信件
本書的題目《從北山樓到潛學齋》乃是編者沈建中先生所擬定的。我必須承認,當初沈君提出這個題目,我感到有些不妥。人人皆知,施蟄存先生是中國現代文學的文壇巨擘,以我之才疏學淺,又屬晚輩,怎敢拿自己的“潛學齋”貿然與施老的書齋“北山樓”相提並論?
只是在沈君的一再建議下,我才接受了他這個命題。不管怎么說,沈君編此書,主要是想將我和施蟄存先生多年(指1980年代初到1990年代末)的來往書信公之於眾,補充些施老晚年談讀書論學問的資料。確實,我當年能藉著書信往來和施老建立起那樣寶貴的忘年交,並能從他那兒不斷學到廣泛涉獵學問的治學方法,甚至受他那種道德風骨的潛移默化,乃是我個人的幸運。記得每回我收到從北山樓寄來的信件——或由施老的友人轉來的書籍——我都會興奮得怦然心動,總是迫不及待地打開信封,好好地閱讀一番。如今施老已經去世多年,每當我回憶從前通信的情景,難免有流年易逝,人生無常之感。因此我在幾年前就把施老那批信札整理出來,連同我的潛學齋藏書一起捐贈給北京大學,由該校的“國際漢學家研修基地”永久收藏。現在藉著沈君所編的這本書,讀者終於能看到施老給我的信件的影印本,特別令我感到欣慰,也算是一個紀念。(必須一提,在掃描這批信件的過程中,北大國際漢學家研修基地的顧曉玲女士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在此特別向她致謝。)
其實,當年施先生不只給我一人寫信。只要參考沈建中先生的新著《施蟄存先生編年事錄》(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讀者就會發現當年施老的海外筆友數量之多,實在驚人。以一個終日在書齋中努力治學寫作的老人,居然還能拿出精力和時間來應付那么多信件的來往,實在令人不可思議。有關這一點,施先生的女弟子陳文華教授曾在她的《百科全書式的文壇巨擘——追憶施蟄存先生》一文中說道:
施先生晚年足不出戶,但這並不妨礙他與世界各地學者的聯繫。對於來自港、澳、台乃至世界各國的後輩學者,他照樣來者不拒,熱情指導和幫助。耄耋之年的先生,每天晚上必做的一件事就是給海內外求教者回信。
在上世紀的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期間,我就是那些從海外向施先生“求教者”之一。那時我剛開始研究明清文學和中國女詩人,雖然已在耶魯大學當起“教授”,但我卻把自己視為施老的“研究生”。我經常在信中向他提出有關古籍和研究方法的問題,而他總是每問必答,為我指點迷津,而且還為我旁搜各種典籍和文獻,不斷托朋友帶書給我。記得1986年我剛開始研究明末詩人陳子龍時,施老就在信中為我列了一個應讀的書目:《陳子龍詩集》,《陳忠裕公集》,陳子龍的《明詩選》、《史記測議》、《皇明經世文編》,錢牧齋的《列朝詩集》,杜登春的《社事始末》等,而且還指出每部書的特殊性和版本問題。後來他知道我開始在研究明清女詩人,他就為我到處搜尋《柳如是詩集》(包括上卷《戊寅草》、下卷《湖上草》和尺牘)、《名媛詩歸》、《眾香詞》等。他最感遺憾的是,他從前曾擁有一部明末女詩人王端淑所編的《名媛詩緯》(明刊本),是1933年買到的,但可惜在抗戰時因日軍轟炸而毀去——否則他也願意慷慨割愛。後來我從日本獲得《名媛詩緯》以及王端淑本人的詩集《吟紅集》影印本,施老非常高興,還請我影印三卷《吟紅集》給他。可以說,當時我之所以順利收集到許多有關明清女詩人的原始資料,大都得自於施老的幫助。
後來有機會讀施先生的詩作《讀翠樓吟草得十絕句殿以微忱二首贈陳小翠》,更加能體會他對古今才女那種深入獨到的認識。在他自己的日記中,他也曾自豪道:“此十二詩甚自賞,謂不讓錢牧齋贈王玉映十絕句也。”“王玉映”即王端淑也。有趣的是,在該組“贈陳小翠”的詩中,施先生曾把現代才女陳小翠比成明代的才女王端淑:
綠天深處藕花中,為著奇書藁作叢。
傳得古文非世用,何妨詩緯續吟紅。
當初讀到施老“何妨詩緯續吟紅”之詩句時,我感到非常興奮,因為那時我剛找到王端淑的《名媛詩緯》和她的《吟紅集》。 1991年底,施老送來一張新年賀卡,那原是他於1988年為紀念才女陳小翠逝世二十周年而製作的卡片。卡片上註明“北山樓印”,上印有小翠的“寒林圖”及題詩“落葉荒村急”等語。後經考證方知,原來少年時代的施先生曾與能書能畫的才女陳小翠有一段奇妙的因緣。1921年,周瘦鵑主編的通俗小說半月刊雜誌《半月》在上海出版創刊號。那年施先生才十七歲不到,就為該雜誌封面《仕女圖》作題詞十五闋;主編並請天虛我生的女兒陳翠娜(小翠)續作九闋。施先生後來自述:“其每期封面,皆為仕女畫,出謝之光筆。其時餘年十七,初學為韻語,遂逐期以小詞題其畫,凡得十五闋,寄瘦鵑,未得報書。《半月》出版至第二卷第一期,忽刊登拙作,並倩天虛我生之女公子陳翠娜女士續作九闋,以足全年封面畫二十四幀之數。瘦鵑以二家詞合刊之,題雲(《兒女詞》)。”(《翠樓詩夢錄》)當時有人想將兩人聯姻,施父亦頗為積極,但年輕的施蟄存卻“聞之大驚異,自愧寒素,何敢仰托高門,堅謝之,事遂罷”。後來又過了四十多年(正是施先生的閒寂時期),由於一個偶然的機會,施先生聽說陳小翠已移居上海(從友人處得到陳小翠的住址),乃於1964年1月間前往上海新郵陳小翠的寓所拜訪之。當天小翠贈他新印的《翠樓吟草三編》,幾天后施蟄存即作詩《讀翠樓吟草得十絕句殿以微忱二首贈陳小翠》以為答覆。此後兩人陸續有詩文往來。可惜不久“文革”開始,小翠受不了兇惡的批鬥,競在1968年7月1日以煤氣自盡。後來施先生寫《交蘆歸夢記》(1976)、《翠樓詩夢錄》(1985)等短篇以紀其事。
陳小翠的故事令我心酸,經常使我想到古今許多才女的命運。另一方面,施先生對才女的看重與提拔,同樣令我感動。1960年代至1980年代間施先生還先後與陳家慶、陳樨常、丁寧、周鍊霞、張珍懷等人交往並蒐集她們的作品。。1996年那年,我到上海拜訪施先生時,曾當面問過他:“您為何特別看重女詩人?”他說:“我看重女詩人,主要是在‘發掘’她們,因為她們經常被埋沒。”
由於受到施老的影響,我一直是以“發掘”的態度來研究女詩人的。1999年我與蘇源熙(HaunSaussy)合編的那本《傳統中國女作家選集》(Women Writers of Traditional China)由史丹福大學出版社出版。記得書剛一出版,我立刻寫信給施先生:
在這個Valentlne's Day寄給您這本詩集,特別有意義。此選集剛出版,在序中特別謝了您(見p.vii),但還是語猶未盡,因為若非您的幫助,許多女詩人的作品很難找到。多年來您對我們(指63位漢學家)的幫助,豈是語言可以表達的?書中的書法是張充和女士寫的。
這也是值得紀念的!
除了女詩人方面的研究以外,施先生還為我打開他的“北山樓”的四面窗。施老的“治學四窗”是世界有名的;他會按朋友的需要而隨時打開任何一窗。他的四窗包括古典文學研究,西洋文學的翻譯工作,文藝創作和金石碑版之學。此外,我一直是施先生的文學創作(包括詩和小說)的忠實讀者,因而也經常向他提出有關寫作的問題。為了表示對我的肯定和鼓勵,1993年6月他還特地為我手書杜甫的佳句“清辭麗旬必為鄰”,以為紀念。
到目前為止,我一共撰寫了七篇有關施先生的文章。可以說,每篇的寫作都與我個人當時的研究方向有關,而且都體現了我從施老那兒學到的知識和靈感。必須一提的是,最長的兩篇——即有關施先生的《浮生雜詠》和他的逃難詩歌——卻是今年春天才著筆的。在很大程度上,這兩篇的寫作完全是沈建中先生給催逼出來的。
此次蒙沈君不棄,此七篇文章全被收進這本《從北山樓到潛學齋》中,我也只有對沈君心存感激了。
孫康宜
2013年7月7日寫於美國康州木橋鄉潛學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