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面學蘇到自主選擇》是2004年1月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雪峰。
基本介紹
- 書名:從全面學蘇到自主選擇
- 作者:謝雪峰
- ISBN:9787560930671
- 頁數:173
- 定價:12.00元
- 出版社: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1
- 副標題:中國高等教育與蘇聯模式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新中國高等教育體系的建立,幾乎是從學習蘇聯模式開始的。本書以歷史法、文獻法、調查和專家訪談、比較研究與案例分析為主要方法,以近代俄羅斯和蘇聯高等教育發展及其模式的形成、中國高等教育的“全面學蘇”、“十七年”中國高等教育體系的形成及新時期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為主線,以中國高等教育與蘇聯模式的關係為中心而展開研究。全書包括六章及“結語”,除篇首即第一章“導言”和篇尾“結語”外,其餘五章從邏輯內涵上分為三大板塊。
第一板塊的內涵是“歷史源頭”,為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主要考察近代俄羅斯高等教育,它是蘇聯高教體系及其模式的基礎;第三章主要論述蘇聯高等教育發展歷程及其模式的形成。第二板塊是“全面學蘇”,主要為第四章,討論了中國學習蘇聯的背景。第三板塊的總體內蘊為“改革探析”,包含第五章和第六章。第五章考察了“十七年”中國高教模式的形成過程,並對幾個重要方面進行了評析;第六章提出了“自主選擇”的改革總原則和“融合”的改革總思路,並根據這一原則和思路對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若干問題進行了思考,並提出了改革方向。
第一板塊的內涵是“歷史源頭”,為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主要考察近代俄羅斯高等教育,它是蘇聯高教體系及其模式的基礎;第三章主要論述蘇聯高等教育發展歷程及其模式的形成。第二板塊是“全面學蘇”,主要為第四章,討論了中國學習蘇聯的背景。第三板塊的總體內蘊為“改革探析”,包含第五章和第六章。第五章考察了“十七年”中國高教模式的形成過程,並對幾個重要方面進行了評析;第六章提出了“自主選擇”的改革總原則和“融合”的改革總思路,並根據這一原則和思路對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若干問題進行了思考,並提出了改革方向。
作者簡介
謝雪峰,男,漢族,1950年生於湖北省應城市。1976年畢業於武漢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1982年畢業於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部運動解剖學專業,獲教育學碩士學位留校任教至今。1994年晉升教授。在校工作期間曾受國家教委委派以訪問學者身份在原蘇聯中央體育學院進修與工作,並在華中理工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學專業攻讀博士學位。從1992年起,先後擔任武漢體育學院教務處副處長、處長,現任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部主任。兼任國家體育總局直屬院校專業設定委員會委員及重點學科評估專家組成員。
謝雪峰教授1983年以來共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核心刊物16篇),出版專著5部、譯著4部(部分與他人合作)。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言:中國高等教育與蘇聯模式的不解之緣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研究基礎
第三節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四節 相關概念辨析
第二章 蘇聯高教發展的歷史基礎:近代俄羅斯高等教育
第一節 彼得一世與俄羅斯高等教育
一、彼得一世的教育改革與高等實科教育的發端
二、俄國科學院創辦計畫與“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思想
三、“思想先驅”之辯:史實無誤而原因確有
第二節 羅蒙諾索夫與俄羅斯高等教育
一、莫斯科大學的創辦
二、羅蒙諾索夫的學術成就及其影響
第三節 近代法國和德國對俄羅斯高等教育的影響
一、對創建科學院和莫斯科大學的影響
二、國際交流對俄羅斯高等教育的影響
三、法國和德國政治、文化思潮對俄國大學的影響
第四節 沙皇俄國的高教遺產
第三章 蘇聯高等教育發展歷程及高教模式的形成
……
第一節 蘇聯高等教育發展歷程
第二節 蘇聯高等教育模式概述
第三節 影響蘇聯高等教育模式形成的若干因素簡析
第四節 關於蘇聯高教模式的某些合理性和局限性
第四章 全面學蘇:建國初期高等教育的選擇
第一節 中國高等教育學習蘇聯的背景
第二節 中國高等教育學習蘇聯的原因
第三節 中國高等教育學習蘇聯的若干重大措施
第五章 “十七年”高等教育:中國形態而蘇聯模式
第一節 “十七年”高等教育歷程
第二節 “文革”中的“教育革命”和“文革”後的撥亂反正
第三節 “十七年”高等教育評析
第六章 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與展望
第一節 1985年以來高等教育改革的簡要回顧與評價
第二節 50餘年經驗和教育的根本性啟示
第三節 當前高教改革中兩個“熱點”的探討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研究基礎
第三節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四節 相關概念辨析
第二章 蘇聯高教發展的歷史基礎:近代俄羅斯高等教育
第一節 彼得一世與俄羅斯高等教育
一、彼得一世的教育改革與高等實科教育的發端
二、俄國科學院創辦計畫與“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思想
三、“思想先驅”之辯:史實無誤而原因確有
第二節 羅蒙諾索夫與俄羅斯高等教育
一、莫斯科大學的創辦
二、羅蒙諾索夫的學術成就及其影響
第三節 近代法國和德國對俄羅斯高等教育的影響
一、對創建科學院和莫斯科大學的影響
二、國際交流對俄羅斯高等教育的影響
三、法國和德國政治、文化思潮對俄國大學的影響
第四節 沙皇俄國的高教遺產
第三章 蘇聯高等教育發展歷程及高教模式的形成
……
第一節 蘇聯高等教育發展歷程
第二節 蘇聯高等教育模式概述
第三節 影響蘇聯高等教育模式形成的若干因素簡析
第四節 關於蘇聯高教模式的某些合理性和局限性
第四章 全面學蘇:建國初期高等教育的選擇
第一節 中國高等教育學習蘇聯的背景
第二節 中國高等教育學習蘇聯的原因
第三節 中國高等教育學習蘇聯的若干重大措施
第五章 “十七年”高等教育:中國形態而蘇聯模式
第一節 “十七年”高等教育歷程
第二節 “文革”中的“教育革命”和“文革”後的撥亂反正
第三節 “十七年”高等教育評析
第六章 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與展望
第一節 1985年以來高等教育改革的簡要回顧與評價
第二節 50餘年經驗和教育的根本性啟示
第三節 當前高教改革中兩個“熱點”的探討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