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元到二元:近代中國服裝的傳承經脈

從一元到二元:近代中國服裝的傳承經脈

《從一元到二元:近代中國服裝的傳承經脈》是2009年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競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從一元到二元:近代中國服裝的傳承經脈
  • 作者:張競瓊
  • 出版社:中國紡織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12月1日
  • 頁數:265 頁
  • 開本:16 開
  • ISBN:7506460505, 9787506460507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序言,

內容簡介

《從一元到二元:近代中國服裝的傳承經脈》:教育部2008年人文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
江蘇省2007年文化科學研究基金資助項目
《從一元到二元:近代中國服裝的傳承經脈》以相關古籍、考古報告、文獻檔案與館藏服裝傳世實物為史料,以中國古代服裝向中國近代服裝演變過程中所發生的轉折關係為線索,以世界服裝史的整體發展框架為參照,以服裝的品種體系、生產體系、對外關係與精神屬性為對象,論述了中國近代服裝在變遷的本原、依據與動力方面所發生的根本變化,並分析了這種變化的成因;說明了中國古代服裝發展的根本因素只是來自自身的縱向傳承,也就是所謂的“一元”;而中國近代服裝演變的根本因素是在保持了原先縱向傳承的同時,又增加了另一個橫向的對外交流,也就是所謂的“二元”;同時進一步說明了外來的“一元”進人中國的傳送模式與中國傳統的“一元”相併行、相重構或者相交融而形成的兼容模式。願《從一元到二元:近代中國服裝的傳承經脈》為關注服飾文化的讀者提供參考並切望指正。

圖書目錄

第一篇 “一元”的中國古代服裝傳承
第一章 “多元”的古典世界
一、從造型的角度看古典世界服裝的格局
二、“光明小島”之間淡漠的往來
1.少量的交流
2.局部的交流
三、從“掛覆型”到“體形型”
1.發端
2.經過
3.特徵
四、從歐洲到世界
第二章 “一元”的中國
一、“不屑於交流”的典型
1.被張騫“鑿空”的西域
2.眾所周知的“絲綢之路”
二、堅守“一元”的結果
1.兩條基本線索
2.一脈相承的製造方式
3.“霧裡看花”的手段
4.衣服所以表貴賤也
三、堅守“一元”的理由
1.一個造型基礎上的豐富外觀
2.一個精神世界裡的豐富內涵
3.中國服裝自身向立體造型的探索
第二篇“二元”的中國近代服裝傳承
第三章 新的“一元”
一、“摩登”女子的必備
二、西“服”東漸的具體品種
1.禮服
2.常服
3.運動服
4.制服
5.內衣
6.面料
三、觀念的進入
1.設計觀
2.審美觀
3.流行觀
四、傳播種源
1.俄國
2.法國
3.英國
4.美國
5.日本
五、他山之石
1.“改良旗袍”是一個可以大書特書的典型
2.中山裝是更加西化的典型
六、嶄新的服裝製作方式
1.時裝業、西服業、襯衫業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2.相關的“同業公會
3.新興行業的新氣象
第四章 舊的“一元”
一、城市中的“二元並置”
1.城市中舊的“一元”
2.蘇廣成衣鋪
二、鄉村中其實還是舊的那“一元”
1.忠實於原貌
2.家庭“女紅”世代相傳
3.文明的衍變
第三篇 從“一元”到“二元”
第五章 對外那“-元”——“拿來”
一、“拿來”的模式
1.照搬
2.嫁接
3.稀釋
4.排斥
二、“二元”的本質就是“海派”的
本質
1.善變
2.崇洋
3.開放
4.重商
三、傳播途徑
1.時髦人群
2.租界
3.商店
4.報刊
5.畫家
四、近現代史上的對外交流
1.交流的時間
2.交流的對象
3.交流的規模與深度
第六章 對內那“一元”——繼承
一、沿襲
1.沿襲了什麼
2.在哪裡發生了沿襲
二、重構
1.精神重構
2.審美重構
3.結構的重構
三、批判
四、時尚中心的轉移與分裂
1.時尚中心的轉移
2.城與鄉的裂變
第七章 “變服”考辨
一、古典中國的波瀾不驚
1.中國封建社會的超穩定結構
2.“時間差”理論
3.“口耳相傳”的局限
二、近代中國的“變服”
1.服裝界的“德先生”與“賽先生”
2.“變服”的法理基礎
3.經濟結構與消費結構
4.婦女獨立與服裝獨立
5.“歐風美雨逼人來”
附錄 本文作者研習中國服裝史史料的部分機構

作者簡介

張競瓊,江蘇南通人,1965年1月生。先後求學於無錫輕工業大學(今江南大學)紡織服裝學院與蘇州大學藝術學院,現任職於江南大學紡織服裝學院與江南大學民間服飾傳習館。主持或參與完成江蘇省文化科學基金課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課題等科研項目20餘項,在《裝飾》.《紡織學報》等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80餘篇,在中國職業裝發展戰略研討會、中國民族服飾文化研討會等學術會議上宣讀論文5篇;著有《西服東漸——20世紀中外服飾交流史》、《浮世衣潮》系列等論著10餘部。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國近代服飾史與民問服飾史。

序言

2006年11月,我到中山大學出席作為“文化多樣性與當代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一部分的“中國民族服飾研究會第二屆年會”,會上宣讀的論文就是這篇《從一元到二元——近代中國服裝的傳承經脈》。那次會議最後形成了一個《廣州宣言》,宣言的主題叫做“多元文化與和諧世界”,與我的論文的主題完全一致,都是試圖說明:在農業社會中,人類處於“多元”文明里,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話,叫做“文化多樣性”,而且這種多樣性是因民族與地域之差自然形成的,用不著人為因素去扶持它;但在工業社會就不同了,此時的世界變成了歐洲文明“一元”獨唱,所以才需要人為地去保留某種歷史遺存下來的區別。事實上,今天的人們在很多時候都處於一個工業文明發展與農業文明保護的兩難之中。
幸運的是,近代海派服飾找到了一個中國與歐洲的連線點,找到了一個古典與現代的連線點,也就是說,半個多世紀前的人們在服裝這個領域部分地解決了文化多樣性的難題——以中西合璧為特徵的海派不也是“多樣”的其中一樣嗎。為了把這件事說得更清楚、更有證據,我就把那篇論文擴充成了這本論著,試圖表明:多元性是一種客觀存在,既然如此,不同的“元”之間就有可能產生交流。有的地區與民族熱衷於這種交流,羅素先生就意識到“不同文明的接觸,以往常常成為人類進步的里程碑”,人們今天依然津津樂道於“張騫鑿空”與“鄭和下西洋”,也是因為他們對於“絲路”與“海上絲路”的開拓性貢獻;但有的人在某些時間拒絕交流。這些現象都是有原因的,有的原因還非常深奧。同時,既然有交流與影響,必然就有輸出方與輸入方,或者說有一種交流過程中的文化“順差”與“逆差”。這又是一個敏感問題。作為輸出方是自豪的,作為輸入方又是另一回事了。但輸出的總是合理的(為此不得已採取了一些“春秋筆法”)。中國服裝的變遷史反映了這一切,由古典時期的特立獨行到近現代的“拿來”,中國亦在調適,中國亦在變通,如此就超越了對於“夷狄”與“華夏”孰優孰劣的討論,而可以專注於是否更加合適的新命題中。
感謝教育部2008年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號08JA760010)和江蘇省2007年文化科學研究基金(項目號07YBl2)資助本書出版;感謝南通大學孫曄副教授對本書圖片所作的技術處理工作;感謝江南大學服裝表演專業的同學們所參與的拍攝工作;感謝我的研究生們所參與的部分資料檢索工作與部分圖片技術處理工作。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