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外文名稱:There is more support when you are justice,there is less support when you are injustice.
- 作品別名: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創作年代:戰國時期
- 作品出處:《孟子·公孫丑下》
- 文學體裁:文言文
- 作者:孟子
- 作者身份:思想家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拼音
詞句注釋
作品譯文
創作背景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寫作特色
作品評論
作者簡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img/9/fd2/nBnauY2YzMjN2MTNkZmNiJGZlNzN3gDZ1kjNyQzYkRWZ2QWY1QmYxQjZmB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孫丑下》,指站在正義、仁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幫助;違背道義、仁義,必然陷於孤立。文章通過對“天時”、“地利”、“...
成語,出自《孟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孫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失道引證解釋 編輯 1、失去準則;違背道義。《易·觀》:“觀我生進退,未失道也。”《舊唐書·杜讓能傳》:“朕之失道,再致播遷。”...
【近義詞】: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連用)【反義詞】:中性詞,無【英文】: the direction in which people feel toward this or that regime參考資料 1. 人心向背 ...
指法則、規律:道理、道德、道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 陽關道文化 編輯 提起陽關,人們馬上會想到一首詩“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
夫環而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唐雎不辱使命》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7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創建者:蘿蔔專用...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同頻共振,心想事成第四章 心靈磁場效應參考資料 1. 可以發生在你身上的奇蹟 .豆瓣讀書[引用日期2019-05-09]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選自《孟子·公孫丑下》。《孟子》由孟軻及他的弟子所著,記錄了孟子的思想與言行,是儒家經典之一。 [1] ...
《一生要有的100種氣質(風度) 100種人緣(能力)》內容簡介S:自古以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人緣者勢必贏,得人心者得天下。可見人緣對人生、事業是不可或缺的...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他們沒做好自己,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那么,他們的孤獨也就不足為奇!所以說,修身,我們才會告別孤單,攜手前行! 當我們做好了自己,...
山市(課內閱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課內閱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課內閱讀)愚公移山(課內閱讀)觀潮(課內閱讀)王冕(課內閱讀)傷仲永(課內閱讀)...
牧野之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滅商興周之戰長勺之戰——魯莊公知人善任,齊桓公悔過自新泓水之戰——一場“仁義”之師的必敗之仗...
代表作有《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王顧左右而言他》、《寡人之於國也》等,他的思想是上承孔子、下啟荀子的先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禮賢下士 當受則受,當辭則辭 官守與言責 君子不以天下儉其親 君子知錯能改 捨我其誰 滕文公篇 藥不瞑眩,厥疾不瘳 上行...
農村娃到令人艷羨的國企單位幹部,再到小有所成的企業老闆直至如今成為受人尊敬的行銷精英,他一直堅持著“小勝靠智,大勝靠德”的信念,他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C.輟耕之壟上(《陳涉世家》) D.環而攻之而不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⒊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1)每圖起人形,妙絕於時。(顧愷之)每每畫起人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岳陽樓記 醉翁亭記 古代詩詞曲六首 杜少府之任蜀州 望天門山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天淨沙・秋思 山坡羊・潼關懷古 ...
《孟子二章》出自孟子之手,別稱《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具體可參考八年級上冊的語文課本,裡面就有明確的敘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人之道行有深淺,人者“仁”也,助人者人助,尊人者人尊,信人者人信,愛人者人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為人要“厚道”,切不可“大逆不道”。...
第一百六十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一百六十一章,恐怖的無極!第一百六十二章,陳少雲的離開第一百六十三章,統治2號避難所第一百六十四章,疾風斬的威力...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0.君子不以天下儉其親21.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22.彼一時,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當今之世,捨我其誰23....
孟子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朱熹曰:“天下之務莫大於恤民,而恤民之本,在於人君正心術以立綱紀也”。道之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