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耆老稱甲多智縣司舉以理人或雲多智賊也未知合用否》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得耆老稱甲多智縣司舉以理人或雲多智賊也未知合用否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白居易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得耆老稱甲多智縣司舉以理人或雲多智賊也未知合用否
道雖棄智,政且使能,茍養之以恬,則用之不惑。甲稱予智,縣舉爾知,將老者之審才,得賢斯美,何或人之懵理,為賊是虞?誠蔽盪之無聞,庶利仁之可取。然以智殊畜,用有否臧,識若限於挈瓶,或當害物,道能宏于樂水,何爽理人?請審兩端,方從一見。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生於河南新鄭,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後遷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袷遺及左贊善大夫。後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曆初年任蘇州刺史,後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有《白氏長慶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