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豐彥

徐豐彥

徐豐彥在生理學教學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在抗戰內遷階段,參考Winton和William Maddock Bayliss(1860~1924)的教科書編譯了《人體生理學》書稿。這本書到1952年才出版發行,成為教師和學生的一本喜歡的生理學參考書。1958年衛生部組織的全國統編生理學教材內部出版發行,1978年起,在人民衛生出版社的指引下,組織了包括科研機構在內的12個單位,邀請了43位作者對《人體生理學》重新修訂改寫,於1989年出版了徐豐彥、張鏡如主編的《人體生理學》。全書共是中國第一本生理學大型參考書,1992年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豐彥
  • 外文名:Hsu Fong-yen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浙江省淳安縣山區農村
  • 出生日期:1903.12.05
  • 逝世日期:1993.01.22
  • 職業:生理學家
  • 畢業院校:復旦大學
  • 主要成就:《人體生理學》
  • 代表作品:《人體生理學》
徐豐彥,個人簡介,老師,翻譯 改變教材,經絡研究,任教生涯,

徐豐彥

個人簡介

1903—1993,浙江淳安人。生理學家。1927年復旦大學畢業,後留學英國,獲倫敦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為英國生理學會會員。有專著《動物生理學》、《運動與健康》、譯著《人體生理學》出版,主編有《生理學》教材。曾任衛生部醫學科學委員會委員、衛生部針灸針麻專題委員會委員、中國生理科學會理事、上海生理科學會副理事長、第五、六屆政協委員,曾當選上海市第三屆人大代表。

老師

生理學的教學和研究在中國起步較晚。1926年中國生理學會創立時只有10餘名會員,這其中有一位叫蔡翹的前輩,他曾於1922年至芝加哥大學生理系讀研究生,是復旦大學和中央大學醫學院(上海醫科大學前身)生理學科的主要創建人。
蔡翹一生培養了不少人才,如心理學家胡寄南,胚胎生物學家童第周,生理學家馮德培、沈霽春等。他曾這樣評價過一個學生:“樸素勤學,寡言多讀,成績為一班之冠,我很稱讚其品格和成績。”這個人就是徐豐彥。

翻譯 改變教材

教材對於教學的作用不言而喻。在抗戰內遷階段,徐豐彥參考國外的教科書編譯了一本《人體生理學》書稿。這本書到1952年才出版發行,成為深受教師和學生喜愛的生理學參考書。1958年,衛生部組織全國統編生理學教材工作,徐豐彥被選任為主編。1963年,這本書開始供全國醫學院校採用,1975年被改編成生理學參考書。1978年,這本參考書公開發行,稱為《人體生理學》,是我國第一本生理學大型參考書。直到今天,徐豐彥、張靜如編寫的《人體生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仍被一些院校作為碩士研究生招生的參考書目。

經絡研究

從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徐豐彥就積極回響用現代科學方法整理和發揚祖國醫學的號召,領導教研室人員從事針刺療法生理機制等方面的研究。當時,對於針刺機制的研究應該怎樣進行,一直存在分歧。20世紀60年代初,朝鮮的金鳳漢宣稱發現了“鳳漢小體”,人民日報也全文登載了他的文章,一時間對徐豐彥領導的研究小組造成了很大的壓力。那一年,徐豐彥參加考察組去朝鮮考察經絡研究。回國後,他明確地對領導說,朝鮮的經絡研究不可信。
徐豐彥如此自信,是基於他親歷親為的研究實驗。他帶領教研室的同志到醫院觀察“針刺麻醉”手術,並親自體驗針刺感覺。然後組織人員對針刺鎮痛從臨床試驗到人體和動物實驗進行研究。他提出了針刺有調整機體功能的作用,並著重研究針刺對調整異常心血管活動的機制。通過多年的大量試驗研究,他們初步闡明了針刺和刺激軀體神經對試驗性高血壓、低血壓、心律失常、血容量改變以及防禦反應的調整作用的生理機制,在專業雜誌上發表了一系列研究論文。這些成果曾多次獲得部級科技成果獎。

任教生涯

上海醫學院早在 1927 年建校時就已成立了生理學教研室。徐豐彥任教於此,對教學十分重視。他曾說:“作為大學教師,你首先要過好教學關。”
1945年年初,徐豐彥受聘到重慶上海醫學院任生理學教授,1946年回到上海。當時,上海醫學院生理學科基本上是空白,他抓起了重建生理學科室的工作,從招聘人員到設備建設,逐步把科室建立起來。此後40餘年,他一直在上海醫學院工作,為我國生理學界培養了大批優秀的骨幹教師。他的學生不少人已成為各地醫學院校的學科帶頭人。
在擔任生理學助教階段,為了配合蔡翹老師開展教學,認真做好示教,徐豐彥自己動手做實驗儀器,吹玻璃劃刻度,到野外去抓實驗動物。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徐豐彥十分注意培養青年的獨立工作能力和創造力,十分強調嚴肅謹慎、一絲不苟的科學作風。他為學生修改文稿,連錯別字也從不放過。他指導青年教師寫科研論文,但從不署自己的名字。1980年,他主動讓賢,辭去了教研室主任的職務,推薦年輕的同志接替。他還謝絕了領導要他擔任醫學院院長的建議。
雖然徐豐彥幾十年如一日堅持在教學一線,但他從未放下科研工作。
徐豐彥在做助教時,就在蔡翹的指導下進行了甲狀旁腺與鈣、磷代謝研究,在《中國生理學雜誌》上發表了多篇研究論文。他在協和醫學院進修期間,跟隨林可勝進行了頸動脈竇壓力感受性反射的研究,畫出了竇內壓和體循環動脈壓之間的關係曲線,並指出在該曲線的中點(即正常血壓水平時),壓力感受性反射最敏感。這一論文於1931年發表。1937年,他提出了瀰漫性血管張力反射理論,至今仍被普遍採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