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璞山(1835~1910年),清松江府婁縣人,家住九亭龍歸庵。少年時,從諸翟鎮某僧習武。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中武秀才。收門徒及子侄練武,常有跌打損傷之事,乃自習傷科,並研製傷藥、傷膏,遂精此道。同治四年(1865年),設傷科診所於寓所。善治骨折、脫臼,名馳松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璞山
- 時間:1835~1910年
- 籍貫:松江府婁縣
- 家住:九亭龍歸庵
治傷以“手法”為主,敷以膏藥。骨折者先復位,敷藥,再用夾板固定包紮。脫臼則用“拔伸”手法,療效極佳。後經多次實踐,對肩關節脫臼在一、二天者,改施“高舉復位法”,將患肢高舉,一手以拇指抵肱骨頭向內推壓,即可復位,成功率極高,並可減少病人痛苦。對軟組織損傷,採用推拿、針灸,再用傷膏外敷,傷藥內服。對急性腰扭、頸扭損傷,經“手法”後,病者彎腰而來,挺腰而歸;歪頭而來,活動自如而去。其醫術傳與其子,民國時(1912年後),徐氏傷科仍享盛名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