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燕千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東
- 出生日期:1912年5月27日
- 性別:男
人物生平,技術成就,簡歷,主要論著,
人物生平
徐燕千,1912年5月27日出生於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蕉城鎮一個書香世家。1924年畢業於蕉嶺城北國小,以優良成績考取蕉嶺中學。中學時期,他除學好功課外,同時利用家中藏書多的條件,博覽群書。他對生物學科很感興趣,這同他生長於山區,嚮往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色,並參與耕種勞動有關。同時受到陶行知有關“鄉村教育”論著的影響,對陶行知提出的“平民教育”、“教學做合一”和“教育與實踐相結合”的學說,頗為讚賞與敬佩,從而立下“以農立國”和“教育救國”的思想。
1930年中學畢業後,他曾在梅州蕉嶺縣城主持民眾夜校,並親自上課。1932年考進中山大學農學院。在大學期間,他更加努力學習,對樹木學尤感興趣,這與植物分類學家陳煥鏞教授對他的啟蒙教育有關。陳煥鏞關於森林對自然環境和國民經濟的重大意義,中國地大物博,跨熱、暖、溫、寒四帶,喬、灌木不下8000種,應重視發展林業的生動而具體的教導,對他影響最深;同時,鄧植儀、丁穎、侯過等教授嚴於律己、治學嚴謹的精神也薰陶與教育了他,為徐燕千後來取得科學技術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36年,他畢業於中山大學農學院森林系,獲學士學位,由侯過教授介紹到廣東省建設廳農林局第三模範林場任技佐,從事林業生產技術工作。在抗戰的艱苦歲月里,他一直堅持在林場工作或中學任教,後來被調回中山大學樂昌演習林場任技士兼講師。
技術成就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林業建設人才奇缺。1951-1952年,中山大學開辦林業專修科、橡膠專修科;1958年和1963年建立廣東林學院、中南林學院時,徐燕千都是創建人之一,並曾任兩院的教務主任、教務長等職。
在兩院任職時期,他不但對專業、學制、課程的設定,教學環節的改革和師資培養等方面關懷備至,而且非常重視理論同實際相結合。他極力主張建立教學、科研與生產相結合的教學體制。為此,他於1966年春季帶領多學科的師資隊伍到海南島、雷州半島有關單位蹲點,為期半年多,摸索了一些經驗。“文化大革命”後,他雖年事已高,仍不忘教學新體制的探索。1980-1989年,他多次與廣東西江林業局、珠江三角洲、惠陽地區、梅州地區、粵北始興縣聯繫和接洽,為華南農業大學林學院建立了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的基地。
他治學嚴謹,教材都是自己編寫。他雖已執教幾十年,對教材很熟悉,但每次上課前都認真備課,一絲不苟,不斷修改補充教材內容上實驗實習課時,雖然有助教,但他總是親臨指導和操作示範。
他對青年教師和學生均嚴格要求。若工作出了差錯,他都婉言要求改正,對做錯了的事情或實驗,一定要返工重做。他一貫按時工作,珍惜時間,不允許上課遲到。在他的嚴格作風影響下,培養了學生的良好習慣和科學態度。
他在思想政治上也很關心、愛護青年教師和學生,真正做到教書育人。他強調基礎知識的重要,說學習好象蓋高樓大廈,必先有牢固的基礎,而後博覽群書,增長知識,集思廣益。他常教導學生為人之道,要以人民、國家利益為重,切勿利慾薰心,好高騖遠,要老老實實做人,扎紮實實做事,不能有絲毫虛假,不能有任何驕傲和誇張。他還常對青年教師語重心長地說,不僅要重視打好基礎,而且還要學好外語,努力搞好科研。只有具備了牢固而廣泛的基礎知識,才能夠專深;懂得外語,才能夠登高望遠;進行科研,才能提高學術水平和產生自己的學術觀點。
他一貫認為,要有大量科學技術水平高的人才,國家的林業建設和科技事業才能夠興旺發達,才能有生機。他常懷著對祖國、對林業事業的深厚感情,教導學生要勤奮學習,努力工作,要有專業興趣、事業心,專心致志,知難而進,為祖國林業事業的發展,貢獻才智。1987年夏,在30年前畢業的學生回母校歡聚會上,他曾贈七律詩一首,其中有“神州林業拋荒地,還得殷勤共鑽研”的詩句,表達了他與林業同人奮力前進的共同心愿。
他幾十年如一日,無私地把自己的全部知識傳授給學生。他培養出來的學生和研究生,不少已成為知名的高級科技人員,為祖國林業事業作出了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之後,帝國主義國家妄想通過封鎖把共和國扼殺於搖籃之中。其中被封鎖的物資有我國尚未能生產的橡膠。它是國防和國民經濟建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資。為此,中央作出決策,在華南熱帶地區開發橡膠墾殖事業。徐燕千於1951年秋隨同中山大學、嶺南大學等院校部分師生,首批奔赴雷州半島、海南島等地開展工作。他發揮了理論聯繫實際的才智,首先寫出了《橡膠場規劃設計說明書》,並被採納用作示範本。那時橡膠事業剛剛開始,很需要技術指導,他被華南墾殖局借用擔任技術組長,並受命主持橡膠培訓班,為墾殖場技術幹部講授橡膠經營有關課程。他還親自編寫了《橡膠造林及撫育講義》。為中國培養出第一代橡膠生產技術人員。他被華南墾殖局評為特等勞動模範。1952年,他回到華南農學院,又肩負起開辦橡膠專修科和林業橡膠班的任務,並擔任教學工作,編有《橡膠栽培》教材,繼續為橡膠事業培養人才。現在華南墾殖局及其屬下墾殖農場的領導、技術骨幹、高級工程師,很多都是他的學生。徐燕千對橡膠事業的開拓性工作,對墾殖事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在現代經濟建設中,人們日益認識到遵循自然規律、遵循生態學原理的重要性。徐燕千認識到廣東省陸地生態失調,氣候失常,自然環境日趨惡化,同廣東長期忽視自然規律和過度採伐森林有關。他認為要扭轉這種局面,必需遵循生態學和生態經濟學原理,保護和擴大森林資源,使惡性循環轉為良性循環。1981年,他和吳世宦在《哲學研究》上發表了具有指導意義的論文——《論森林生態系統發展的動態平衡規律》,論述森林生態系統的基本矛盾、發展的基本規律,以及掌握森林生態系統平衡規律的意義。他不但重視森林生態的基礎理論,而且重視營林實踐。為了建立良好的森林生態系統,1980-1989年,他不顧年邁,多次到粵北地區、西江地區、梅州地區(七縣),始興、樂昌、德慶、封開、龍川等縣以及新豐江水庫,進行林業考察,踏遍了這些地方的山山水水。每到一處他都能理論聯繫實際地向各地、縣作學術報告,並撰寫論文。這些論文內容豐富、切合實際、生動具體,對如何建立良好的生態系統有很大啟發。
始興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區,廣東省重點林業縣。縣領導認識到林業生產對全縣經濟建設的重要作用,1980 -1989年,曾經幾次邀請徐燕千偕同華南農業大學林學院有關學科教師到該縣考察林業和指導林業生產。1980年9月經過調查和考察,徐燕千作了《揚長補短髮揮優勢,建立始興良好的森林生態系統》的學術報告,從生態觀點出發,論述了始興林業現狀和存在問題,並提出了建立始興良好的森林生態系統的具體措施。報告得到縣政府採納,要求各部門認真學習,把建議逐步落實到建設始興生態林業縣的實踐中去。
“對農田林網在降低風速、調節氣溫、土溫、影響濕度、減少蒸發等改善農田氣候方面和在抗禦颱風、寒露風和倒春寒等災害性天氣方面都作出了較深入的觀測研究,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數據比較充分,科學性較強,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值得大力推廣”。研究成果分別於1984年、1986年獲廣東省林業科技成果一等獎和廣東省科委情報成果一等獎。
簡歷
1912年5月27日 生於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
1936年 畢業於國立中山大學農學院森林系。
1936-1938年 任廣東省建設廳農林局第三模範林場技佐,第二模範林場技佐;廣東省農林局林業系技佐,第三模範林場主任、技士。
1939年 任廣東梅州市興寧縣建設科科長。
1940-1945年 任中山大學樂昌演習林場技士兼森林系講師。
1946-1949年 任中山大學講師、副教授。
1950-1958年 任中山大學農學院、華南農學院副教授、農場場長,林業專修科、林學系副主任。
1959-1963年 任廣東林學院、華南農學院副教授和教務主任。
1964-1970年 任中南林學院副教授、教務長。
1971-1977年 任廣東農林學院、華南農學院副教授和林學系主任。
1978-1990年 任華南農學院、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和林學系主任,中國林學會第六、七屆理事會顧問、中國林學會造林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廣東林學會顧問。
主要論著
1 徐燕千.金雞納樹栽培.熱帶作物,1957(11):58-61轉33.
2 徐燕千,羅彤鑒.黎湛鐵路綠化設計.華南農業科學,1957 (3):56-71.
3 徐燕千,梁寶僅等.海南島霸王嶺林區森林綜合調查報告.華南農業科學,1958(3):57-119.
4 徐燕千.國內外林業發展的趨勢簡介和對我省營造速生豐產林的幾點意見.廣東林業科技通訊,1974(1):1-3.
5 徐燕千主編.華南主要經濟樹木.北京:農業出版社,1976.
6 徐燕千.造林歷史和現狀——必須重視混交林的營造.廣東林業科技通訊,1977(4):1-5.
7 徐燕千.中國主要樹種造林技術(參加編寫、修改、匯總、定稿工作).北京:農業出版社,1978.
8 徐燕千.森林生態系統對農業生產的作用.廣東省農業專家、教授座談會發言匯總.1979:51-56.
9 徐燕千.揚長補短髮揮優勢建立我省良好的森林生態系統.廣東省陸地自然科學座談會專家教授發言彙編.1980: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