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曾任天津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於2003年3-9月在日本東京大學做客員研究員,現為東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中國數學會數學史分會(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數學史專業委員會)會長(2019.5--2023.5),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日本科學史學會會員。
主講課程
自然科學史、中國科技史、數學史概論、中國數學史、日本科技史、日本數學史、科技典籍導讀、中外科技文化交流史、歷史文獻學等。
研究方向
1、漢字文化圈區域文化視野下的東亞數學史,尤精日本數學史; 2、東亞傳統數理天文學史; 3、日本漢學史;4、數學文化。
科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江戶時代日本學者對《授時曆》的歷理分析與算法改進(2019.1—2022.12);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外科學文化交流歷史文獻整理與研究”的子課題“漢字文化圈科學文化交流的歷史文獻整理與研究”(項目編號為10&ZD063);
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17-19 世紀中日天文歷學之比較研究(2013.12—2016.12),已結題;
上海市教委科研創新項目:中國哲學對日本傳統科學思想的影響研究(2011.1—2014.12),已結題。
參與國家《清史》工程項目“清史天文曆法志”研究與編撰,參與《中華大典·數學典》的編纂。。
主要著作
1.徐澤林.劉麗芳.《<周髀算經圖解>譯註》(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
2.徐澤林、周暢、夏青.《建部賢弘的數學思想》(科學出版社,2013)
3.徐澤林.《和算中源——和算算法及其中算源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
4.徐澤林.《和算選粹補編》(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5.徐澤林.《和算選粹》(科學出版社,2008)
6.徐澤林譯註.《莉拉沃蒂》(科學出版社,2008)
發表的部分論文
1.徐澤林.和算成就對吳文俊中算史觀的詮釋.《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1期(2019):pp.87-100
2. Xu Zelin. Takebe Katahiro and the Shoushi Calendar,Advanced Studies in Pure Mathematics 79(2018),Mathematics of Takebe Katahiro : pp.101~125
3.徐澤林.江戶時代日本學者對《授時曆》五星推步的歷理分析.《自然科學史研究》,第37 卷第3 期(2018) : pp.402~416
4.徐澤林.建部賢弘對《授時曆》“白道交周”問題的註解.《自然科學史研究》,第34卷第3期(2015):pp.487~501
5.徐澤林,陳明智.《統計通論》的版本、內容及影響.《統計研究》,第32卷第3期(2015):pp.104~112
6.徐澤林.中國的日本數學史研究.《內蒙古師大學報(自然科學漢文版)》,第43卷第5期(2014):pp.630~636
7.夏青,徐澤林.再析建部賢弘“綴術”之本質.《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2期(2013):pp.84~91
8.徐澤林.中國語文獻としてみた『大成算経』,RIMS共同研究「大成算経」の講究録,《數學史の研究》(數理解析研究所講究録No.1831) (2013) :pp.120~129
9.徐澤林,夏青.《綴術算經》“自質說”及其理學思想淵源,《自然辨證法研究》,第29卷第7期(2013):pp.94~100
10. Xu Zelin and Zhou Chang.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the Giant Influence of Seki Takakazu on Takebe Katahiro's Mathematical Achievements Seki,Founder of Modern Mathematics in Japan:A commemoration on His Tercentenary,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y of Mathematics in Memory of Seki Takakazu(1642?~1708),Tokyo, Japan(Spring出版社):pp.311~329
11.徐澤林.中算の數學機械化思想の和算における発展——解伏題の機械化特徴,《數學史研究》,總211卷第1期(2012):pp.22~39
12.徐澤林.日本神社數學——算額的故事,《數學與人文》,第7期(2012):pp.45~53
13.徐澤林,衛霞.“演段”考釋——兼論東亞代數演算方式的演變,《自然科學史研究》,第30卷第2期(2011):pp.219~245
14.徐澤林,周暢.建部賢弘的業績與關孝和的影響,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漢文版),第39 卷第6 期(2010):pp.640~648
15.徐澤林.日本の伝統的幾何とその中國における伝統,《數學史研究》,總206卷第4期(2010):pp.25~38
16.徐澤林.吳方法與和式幾何研究,《自然科學史研究》,第27卷 第4期( 2008): pp.471~484
17.徐澤林.民族主義與東亞數學編史問題,《自然科學史研究》,第26卷第1期(2007) :pp.12~29。
18.徐澤林.建部賢弘的數學認識論---論《大成算經》中的“三要”,《自然科學史研究》,第21卷第3期(2002):pp.232~243
19.徐澤林,張娜.中國刊刻的第一本和算著作《算法圓理括囊》,《中國科技史雜誌》,第28卷 第1 期( 2007) : pp.34~46
20.徐澤林.江戶時代的算額與日本中學數學教育,《數學傳播》(台灣),第31卷第3期(2007):pp.70~78
21.徐澤林.世界數學文化の視野における近世中日數學の比較,《數學史の研究》(數理解析研究所講究録No.1444)(2005.4):pp.19~28
22.徐澤林.和算極數術與中算極值概念萌芽,《自然辯證法通訊》,第24卷第1期(2002):pp.63~67
23.徐澤林.建部賢弘的累遍增約術與Romberg算法,《自然科學史研究》,第17卷第3期(1998):pp.240~249
24.徐澤林.建部賢弘によるロンバーグ算法の発明,《數學史研究》(日本),1998,Vol.156No.1,pp.1~7
25.徐澤林.中日方程論之比較,《自然科學史研究》,第18卷第3期(1999):pp.206~221
26. Xu Zelin. TakebeKatahiroandRombergAlgorithm, HistoriaScientiarum(International JournaloftheHistoryofScienceSocietyofJapan),Vol.9No.2(1999):pp.155~164
學術交流
徐澤林教授治學嚴謹,其學術成果在日本和中國的數學史學、科學史學界產生影響,經常應邀赴日本一些大學和研究機構進行訪問和學術交流,並與日本關孝和數學研究所合作,成立“東亞數學史研究國際合作項目”,組織一年一度的“東亞數學史學術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