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個人簡介,個人生平,獨特個性,個人歷程,人物貢獻,媒體報導,發表文章,
個人簡介
1994-1998年,在認知治療之父AT·BECK和心理分析大師LLUBORSKY等教授指導下學習心理治療。
1999-2000年在北京大學心理系任客座教授,講授研究生心理治療課程,並且督導心理治療。
2000-2002年,先後與北大以線,清華同方合作開發多媒體心理課程。
個人生平
徐浩淵
為此,曾兩次被捕入獄(1968與1976)。1977年平反出獄。1968-1973,在河南輝縣務農期間,與當地農民結下深厚的情誼,至今保持著聯繫。1973-1976年就讀“河南醫學院”。1978-1991年,在“北京第二醫院”任內科醫生。1981年8月赴美留學。文化大革命後期,在北京創立文化沙龍,在當時的各種知青地下文化沙龍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徐浩淵在美國聖母大學(UniversityofNotreDame)讀研究生。於1984獲取神經生理和行為科學碩士,於1991年獲取藥理生理學博士。1992年獲得三年的美國國家基金獎,在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作博士後研究。
獨特個性
個人歷程
1993年,徐浩淵博士在回國探親期間,深感祖國的巨大變化,急需建立起一個心理衛生系統,以求社會的穩定發展和人民的安定生活。回美後,徐博士於1994年成立了非嬴利性的威靈基金會(World Link Foundation);聯絡了美國三大心理治療學派的最著名教授,包括“認知療法”之父:貝克(A.T.Beck)等教授,與中國心理學界人士共同為這項事業奮鬥。
1999-2001徐浩淵博士任北京大學客座教授,教授臨床心理學研究生的課程;2001-2002任清華同方網路教育事業心育心心理教育中心總監。同時,徐浩淵為美國的“中國學會”等友好民間組織和大學的研究所開講座。積極地宣揚中國文化。力圖逐漸填補中美兩國之間的“文化溝痕”。
徐浩淵深信,中華民族同心協力,定將中國建設成一個世界上最富有、強大的國度。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定將給二十一世紀的人類文明作出最偉大的貢獻。
人物貢獻
1993年,徐浩淵博士在回國探親期間,深感祖國的巨大變化,急需建立起一個心理衛生系統,以求社會的穩定發展和人民的安定生活。回美後,徐博士於1994年成立了非嬴利性的威靈基金會(WorldLinkFoundation);聯絡了美國三大心理治療學派的最著名教授,包括“認知療法”之父:貝克(A.T.Beck)等教授,與中國心理學界人士共同為這項事業奮鬥。
於是在北京人民廣播教育台,開設了一條《徐博士心理熱線》,與聽眾直接對話。從6歲的小女孩,到80多歲的老人,沒有羞澀、沒有畏懼,每個人都敞開心扉訴說;徐浩淵博士在電話的這一端,沒有空話和說教,傾心聆聽每個人的苦惱與困惑。有時,好像梳理纏亂的棉線團,絲絲縷縷,找尋出事情的頭緒;有時,仿佛張開雙臂,迎接迷途的孩子,撫慰受傷的心靈。下了節目,徐博士拍檔洪瑕經常接到大量的電話與信件,人們渴望實實在在的幫助。而徐浩淵也非常願意幫助人們。
徐浩淵博士書的特點像是中藥——治本,使讀者自己學習認識和平衡內心的基本方法以後,面臨各種情況,他們自有辦法處理。另外一個特點:深入淺出,易讀。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得到不同的東西。例如,一個12歲的女孩讀了第一章,說“挺好的,”然後自己躲到房間裡想心事去了;做家長的人的反應是:“快、快、快出書,等不急要想知道下面說什麼。原以為自己的教育方法很先進、很科學了,讀了這幾頁,發現自己竟然大有長進。”
媒體報導
人民日報 1997.10.31
“讀者之友”報導了徐浩淵的工作,並刊登她給讀者的回信
中國青年研究1998
“歷史的回聲”刊登中央戲劇學院教授楊建的文章“紅衛兵集團向知青集團的歷史性過渡”,其中,1、徐浩淵沙龍
健康報1999.1.18
“心理導刊”專訪徐浩淵博士談“東西方人有什麼不同”
CCTV41999.10.“共和國同齡人”做了徐浩淵的專訪報導節目20分鐘
人民日報網路版1999.12.10.
邀請徐浩淵作為專家主持健康論壇,談婚戀
CCTV《實話實說》2000.5.
邀請徐浩淵做專家嘉賓,談性教育。
美國《時代周刊》(亞洲版)2001
徐浩淵博士談中國心理健康
英國廣播公司BBC2001.5.15
邀請徐浩淵與聽眾談中國人的焦慮
CNN2001.4.
報導徐浩淵開啟的網路心理教育
CCTV《實話實說》2002.4.
邀請徐浩淵做專家嘉賓,談青少年自殺。
中國日報(ChinaDaily)2003.1.21
報導徐浩淵對中國心理健康狀況的看法和她的工作
發表文章
徐浩淵“中美婦女地位變化隨想”光明日報,1995.9.6。
徐浩淵“我的反思”世界日報(北美),1997。3。30。
徐浩淵“心理支持系統與社會安定的關係探討”中國心理衛生雜誌,1997,第2期。
徐浩淵“心理衛生與心態失衡”人民日報,1997.10.30。
徐浩淵“應注意青少年的身心發育”人民日報,1997.12.19。
徐浩淵“幫助孩子健康成長”人民日報,1998.1.21。
徐浩淵“為了孩子的心”健康報,1998.4-5.
徐浩淵“心理醫生是心靈的鏡子”健康報,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