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軍(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血液腫瘤中心副主任、血液科副主任)

徐曉軍(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血液腫瘤中心副主任、血液科副主任)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徐曉軍,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血液科副主任,小兒血液腫瘤中心副主任。擅長兒童白血病、惡性淋巴瘤、噬血細胞綜合徵、朗格漢斯組織細胞增生症、造血幹細胞移植、各種貧血、血小板減少症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在造血幹細胞移植和腫瘤免疫治療方面有較深的造詣。主要研究領域為兒童血液腫瘤化療、免疫/細胞治療、造血幹細胞移植、噬血細胞綜合徵診斷治療等領域的臨床與基礎研究。2013-2014年受國家留學基金委及美方共同資助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一年,主攻腫瘤細胞免疫治療。2015年被評為浙江省醫壇新秀、2017年被評為浙江省151人才、2018年獲得全國住培“優秀帶教老師”稱號。

基本介紹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科研成果,獲獎情況,社會任職,擅長領域,出診時間,

人物經歷

徐曉軍,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血液科副主任,小兒血液腫瘤中心副主任。擅長兒童白血病、惡性淋巴瘤、噬血細胞綜合徵、朗格漢斯組織細胞增生症、造血幹細胞移植、各種貧血、血小板減少症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在造血幹細胞移植和腫瘤免疫治療方面有較深的造詣。主要研究領域為兒童血液腫瘤化療、免疫/細胞治療、造血幹細胞移植、噬血細胞綜合徵診斷治療等領域的臨床與基礎研究。2013-2014年受國家留學基金委及美方共同資助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一年,主攻腫瘤細胞免疫治療。2015年被評為浙江省醫壇新秀、2017年被評為浙江省151人才、2018年獲得全國住培“優秀帶教老師”稱號。

研究方向

兒童白血病、惡性淋巴瘤、噬血細胞綜合徵、朗格漢斯組織細胞增生症、造血幹細胞移植、各種貧血、血小板減少症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科研成果

1、基於微小殘留病動態監測的兒童白血病精準診治體系的建立:作為主要成員建立了基於微小殘留病動態監測調整化療強度的兒童白血病精準治療體系,使白血病的治療更為合理,提高了兒童白血病的治癒率,降低了化療毒副作用。要項研究在全國10餘家單位推廣,2018年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建立了流式細胞術快速檢測細胞因子輔助血液病及其併發症的診治的平台:本課題組從2005年開始建立了細胞因子檢測平台,目前共檢測臨床病例10萬餘例,並對大數據進行分析總結,形成了一系列的規律,指導臨床疾病的診治。如利用IL-6輕度增高、IL-10和IFN-γ顯著增高的細胞因子譜診斷噬血細胞綜合徵的準確性達到了90%以上,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重視,被寫入2019年國際組織細胞協會成人噬血細胞綜合徵的指南。並可以據此對疾病進行分層治療、監測治療反應。在血液腫瘤患兒感染領域,利用細胞因子譜鑑別不同的感染病原菌、判斷感染的嚴重程度,並指導感染性休克的搶救。相關研究成果已經在《Intensive Care medicine》、《Journal of Pediatrics》等國際權威雜誌發表,並被《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等雜誌引用。
3. 嵌合抗原受體(CAR)修飾的T細胞的基礎與臨床研究:本人於2013.1-2014.1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主要方向為基於嵌合抗原受體技術的腫瘤細胞治療。本人系統總結了CAR-T細胞治療有效性的相關因素、分析了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徵的相關因素及規避策略,為安全有效的CAR-T細胞臨床治療提供了參考,發表研究論文多篇。同時開展了CART細胞治療兒童復發難治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臨床研究。

獲獎情況

2015年被評為浙江省醫壇新秀、
2017年被評為浙江省151人才、
2018年獲得全國住培“優秀帶教老師”稱號
2018年獲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社會任職

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血液學組委員
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兒童疾病和保健分會秘書長兼血液學組副組長
中國抗癌協會第八屆小兒腫瘤專委會常委兼秘書長
浙江省醫學會血液學分會委員
浙江省醫學會兒科分會血液學組副組長
浙江省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血液醫師分會、器官移植醫師分會委員
浙江省抗癌協會血液淋巴專業委員會
浙江省抗癌協會小兒腫瘤專委會常委

擅長領域

擅長兒童白血病、惡性淋巴瘤、噬血細胞綜合徵、朗格漢斯組織細胞增生症、造血幹細胞移植、各種貧血、血小板減少症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在造血幹細胞移植和腫瘤免疫治療方面有較深的造詣。

出診時間

每周一全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