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經歷,學習經歷,工作經歷,主要貢獻,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學習經歷
(1) 1997.9-2001.7,合肥工業大學工業自動化專業,本科,綜合排名專業第一。
(2) 2001.9-2004.2,合肥工業大學檢測技術及其自動化裝置,碩士研究生(免試),在此期間獲國家發明專利一項,發表學術論文4篇,學位論文被評為優秀。
(3) 2004.3-2007.4,哈爾濱工業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空間機器人目標捕獲的路徑規劃與實驗研究》被評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工作經歷
(1) 2007.11-2009.12,哈爾濱工業大學基礎與交叉科學研究院,講師。
(2) 2008年4月-2010年4月,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航天科技創新研究院,博士後。
(3) 2010年1月-2010年9月,哈爾濱工業大學基礎與交叉科學研究院,副教授。
(4) 2010年9月-至今,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副教授。
(5)2013年2月-至今,香港中文大學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系(Dept. Mechanical and Automation Engineering),副研究員(Research Associate)。
(6)2013年4月25-至今,哈爾濱工業大學 深圳研究生院 機械工程學科,博士生導師。
主要貢獻
已作為課題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61175098,60805033)、國家863項目三項、863子課題2項、航天科技創新基金1項、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1項,全國博士後科學基金一等資助、全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別資助、黑龍江省博士後科學基金各1項、哈爾濱工業大學科研創新基金1項;另外,還獲得香港中文大學委託課題2項、深圳市先進智慧型系統研究所委託課題2項、中國地質大學深圳研究院委託課題各1項;作為技術骨幹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項目多項。截至2011年12月31日(自博士畢業的2007年3月起),累積承擔科研經費超過550萬。其中,2011年獲得經費140萬,2012年獲得經費約100萬。
在空間機器人運動學與動力學基本理論、笛卡爾空間路徑規劃、合作/非合作目標的自主識別與捕獲、奇異迴避、協調控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已參與撰寫學術專著2章、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及錄用學術論文41篇,其中SCI國際期刊16篇、EI源刊及EI檢索國際會議22篇,ISTP檢索2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項。博士學位論文《空間機器人目標捕獲的路徑規劃與實驗研究》被評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在空間機器人運動學與動力學基本理論、笛卡爾空間路徑規劃、合作/非合作目標的自主識別與捕獲、奇異迴避、協調控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已參與撰寫學術專著2章、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及錄用學術論文41篇,其中SCI國際期刊16篇、EI源刊及EI檢索國際會議22篇,ISTP檢索2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項。博士學位論文《空間機器人目標捕獲的路徑規劃與實驗研究》被評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1. 近年承擔科研項目(作為課題負責人)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空間機器人近距離非合作目標自主識別與捕獲關鍵技術的研究”,課題編號為60805033,經費23萬,時間:2009年1月~2011年12月。
[2] 國防863,“XXXXX遙操作地面驗證子系統的研製”,經費130萬,時間:2008年6月~2009年6月。
[3] 國防863,“XXXXX系統遙操作分系統研製與集成”,經費50萬,時間:2007年12月~2008年12月。
[4] 國防863,“XXXXX遙作業系統總體技術研究”,經費90萬,時間:2007年8月~2008年8月。
[5]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別資助,經費10萬,課題編號:200902335,時間2009年4月~2010年10月。
[6]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一等資助,經費5萬,課題編號:20080440116,時間2008年4月~2010年4月。
[7] 黑龍江省博士後資助經費,經費6萬,課題編號為LBH-Z08109,時間2008年9月~2010年4月。
[8] 哈爾濱工業大學科研創新基金,“高軌空間機器人非合作目標捕獲關鍵技術的研究”,經費5萬,課題準號:HIT.NSRIF.2009092,時間2010年1月-2010年12月。
2. 參與編寫的專著章節
[1] Wenfu Xu(徐文福) , Bin Liang(梁斌),Cheng Li(李成), Yu Liu(劉宇)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Future Applications of Space Robotic System”,Book Chapter (Chapter 3, pp.77-124) for “Progress in Autonomous Robot Research”, pp.77-124 (總48頁).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Inc.,2008,ISBN: 978-1-60456-281-1, Editor: Frederik N. Mortensen。
[2] Panfeng Huang(黃攀峰), Shengyong Ou, Yangsheng Xu(徐揚生),Wenfu Xu(徐文福), Bin Liang(梁斌)“Modeling Human Intelligence for Robotic Capture of Space Objects”,Book Chapter for “Intelligence for Space Robotics” . TSI Press Series, May, 2006,ISBN: 1-889335-29-0。
3. 近年發表學術論文(代表性5篇)
[1] Wenfu Xu(徐文福), Yu Liu(劉宇), Bin Liang(梁斌), Xueqian Wang(王學謙),Yangsheng Xu(徐揚生). “Unified Multi-domain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Space Robot for Capturing a Moving Target”[J], Multibody System Dynamics, 2010, 23(3): 293-331 (SCI: 000274519200004,IF: 1.802)。
[2] Wenfu Xu(徐文福), Bin Liang(梁斌), Cheng Li(李成), Yangsheng Xu(徐揚生). “Autonomous Rendezvous and Robotic Capturing of Non-cooperative Target in Space”[J], Robotica, 2010, 28(5), pp. 705-718 (SCI: 000282231400006, IF: 0.992)。
[3] Wenfu Xu(徐文福), Bin Liang(梁斌), Cheng Li(李成) , Yu Liu(劉宇), Yangsheng Xu(徐揚生), “Autonomous Target Capturing of Free-floating Space Robot: Theory and Experiments’’[J],Robotica, 2009, 27(2), pp. 425–445 (SCI: 000265300900010,IF: 0.992)。
[4] Wenfu Xu(徐文福), Bin Liang(梁斌), Yangsheng Xu(徐揚生), Cheng Li(李成), Wenyi Qiang(強文義). “A Ground Experiment System of Free-floating Space Robot For Capturing Space Target”[J].Journal of Intelligent and Robotic Systems. 2007, 48(2): 187-208 (SCI: 000243925600004; IF: 0.858)。
[5] Wenfu Xu(徐文福), Yu Liu(劉宇), Bin Liang(梁斌), Yangsheng Xu(徐揚生), Wenyi Qiang(強文義). “Nonholonomic Path Planning of a Free-Floating Space Robotic System Using Genetic Algorithms”[J]. Advanced Robotics, 2008, 22(4): 451–476 (SCI: 000255597800004;IF: 0.629)。
4. 已授權及申請的國家發明專利(代表性5項)。
[1] 徐科軍, 徐文福. 基於AFF和SGA的科氏質量流量計數位訊號處理系統,專利號:CN.03108944.5。
[2] 徐文福, 齊海萍, 梁斌, 李成, 王學謙. 空間機器人非合作目標自主識別與捕獲方法,國家發明專利,申請號:200910073471.4。
[3] 徐文福,齊海萍, 梁斌, 李成, 王學謙. 空間機器人多領域統一建模與仿真系統,國家發明專利,申請號:200910073470.X。
[4] 徐文福,梁斌, 李成, 王學謙, 齊海萍.空間機器人視覺測量、路徑規劃、GNC一體化仿真系統,國家發明專利,申請號:200910073472.9。
獲獎記錄
獲優秀學生獎學金一等獎5次、二等獎2次,畢業時被評為省優秀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