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中醫院院志》是徐州市中醫院院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徐州市中醫院院志
- 作者:徐州市中醫院院志編纂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時間:1997年12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院志上起1956年11月21日,下迄1996年12月31日,整整40周年。
二、本院志資料來自於文書檔案、報刊以及個人回憶;名醫小傳中採用了一些口碑材料。
三、根據“近詳遠略、能詳則詳”的原則,在力求不中斷院史的前提下,“十年浩劫”時期僅一帶而過,只存個客觀面目而微訂拔已。
作品目錄
封面
徐州市中醫院院志
院志編纂委員會
題詞
國家衛生部副部長孫隆椿 題詞
江蘇省衛生廳副廳長兼省中醫管理局局長張華強 題詞
中共徐州市委書記王希龍 題詞
徐州市衛生局局長高之堪 題詞
圖片
醫院建院於一九五六年,圖為建院時全體乾群合影
醫院座落在市中山南路的市體育館對面
醫院門診大樓面積達5600M2,一九九四年竣工投入使用
圖為現任醫院領導成員和醫院歷屆健在的領導成員以及老職工合影
圖為現任領導班子成員
圖為原國家衛生部副部長黃樹則同志(前排左三)來醫院視察工作時合影
國家衛生部副部長孫隆格駝陵椿同志(前排右一)來院視察工作
孫隆椿副部長為醫院題詞(右為醫院黨委書記張鵬程,中為院長王如俠)
江蘇省衛生廳副廳長兼江蘇省中醫管理局局長張華強同志(左二)來醫院檢查工作
新門診大樓落成典禮時,徐州市委書記李仰珍、市長王希龍、省中醫管理局喇愉凳局長張華強等領導親臨剪彩
一九全催九六年醫院經評審為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圖為徐州市市長張桂生(右汗捉察酷一)和省中醫管理局局長張華強(左一)為[二審醫院]揭牌
醫院編制床位300張,有南北兩座病房樓,圖為北病房樓全貌
醫院是徐州市第一批對外開放單位,圖為法國聖太田市外賓來院參觀合影
圖為接待歐洲外賓來院交流和參觀。(站立講話者是徐州市副市長丁養華)
外賓們對中藥很感興趣
外國友人來醫院時,都想嘗試一下推拿按摩的滋味
對於中醫的傳統針炙醫術,來院參觀的外賓都感到神奇
醫院不僅每年都接待外賓參觀,而且也積極開展了對外交流活動,本圖為現任院長王如俠同志(前排左三)在俄羅斯參觀訪問時情景
本圖為現任院長王如俠同志(左一)在法國參觀訪問時情景
為現任院長王如俠同志(右二)在美國參觀訪問時情景
醫院按三甲醫院要求購進了CT等一批現代醫療設備
醫院的彩超診斷水平在全市居於先進行列
醫院的外科和骨傷科能開展多種手術
醫院急診室設備齊全,能開展24小時搶救和急診業務
醫院有一支業務素質較高的護理隊伍。並且始終重視提高護理人員的業務和服務水平
醫院實行了微機化管理
醫院設有預防保健科再檔料應,堅持經常開展各種預防宣傳、諮詢活動
醫院重視和人才培養,圖為近幾年來各級科研課題獲獎證書和優秀論文證書
醫院的中藥製劑室能生產近百餘種中藥劑,圖為部分自製藥品
醫院關心職工生活,經常開展各種文娛體育活動,圖為在春節 聯歡會上院領導與職工同樂
序
凡例
目錄
第一篇 概述
第一章 淵源綜述
第二章 醫院位置
第三章 醫院性質和管轄範圍
第四章 歷史沿革
第一節 中醫院的建立(1956年)
第二節 建院初期(1956-1966)
第三節 文革十年(1966-1976)
第四節 撥亂反正七年(1976-1982)
第五節 改革開放時期
第六節 深化改革時期(1990-1996)
第二篇 政事
第五章 中國共產黨
第一節 黨組織的建立和發展
第二節 黨的思想建設
第三節 領導體制及領導班子建設
第四節 黨風建設
第六章 社會團體和民主黨派
第一節 工會
第二節 共青團
第三節 農工民主黨
第四節 中國民主同盟
第五節 民兵
第六節 紅十字會
第七節 中醫學會
第八節 中醫中藥研究所
第三篇 管理
第七章 行政管理
第一節 行政機構沿革
第二節 組織管理體系
第三節 規章 制度管理
第四節 人事管理
第五節 檔案管理
第六節 病案管理
第七節 統計管理
第八節 圖書管理
第四篇戒判籃 醫療
第八章 門診
第一節 門診概述
第二節 急診科
第三節 掛號室
第四節 專科門診
第五節 專家門診
第六節 腸道門診
第七節 內科
第八節 痔科(肛腸科)
第九節 針灸科
第十節 婦科
第十一節 兒科
第十二節 外科
第十三節 推拿科
第十四節 理療科(康復科)
第十五節 皮膚科
第十六節 耳鼻喉科
第十七節 男性科
第十八節 美容門診
第十九節 第二門診部
第九章 病區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各病區簡況
第三節 一病區(痔科)
第四節 二病區(眼、兒、婦科)
第五節 三病區(內科)
第六節 四病區(針灸科)
第七節 五病區(外科、骨科)
第八節 六病區(老年病科)
第九節 七病區(肛腸科)
第十章 藥劑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中藥房
第三節 中成(西)藥房、病區藥房
第四節 炮製室
第五節 藥庫
第六節 製劑室
第十一章 醫技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檢驗科
第三節 放射科
第四節 功能檢查科
第五節 病理室
第六節 手術室
第七節 供應室
第十二章 護理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護理管理體制
第三節 護理質量管理
第四節 在職培訓、教學和科研
第十三章 預防保健科
第十四章 醫療器械科
第五篇 財經總務基建
第十五章 財經
第一節 財務科
第二節 財務管理
第三節 經費
第十六章 總務
第十七章 基建
第六篇 教學 科研
第十八章 教學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各種教學、進修統計表
第十九章 科研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學術專著和論文
第七篇 其他
第二十章 人物
首任院長——周惟僧先生小傳
徐海名醫——徐福棠小傳
“兒科聖手”潘明達先生小傳
一個以振興中醫為己任的人——記女院長 王如俠
江蘇省名中西醫結合專家許心華
敬業歧黃——記主任中醫師羅玉國
識鑒中藥材的高手——邵子英
名老中醫林世炘
第二十一章 歷史大事記
第二十二章 表彰
第二十三章 歷年醫療情況數據統計表
著作權
醫院的中藥製劑室能生產近百餘種中藥劑,圖為部分自製藥品
醫院關心職工生活,經常開展各種文娛體育活動,圖為在春節 聯歡會上院領導與職工同樂
序
凡例
目錄
第一篇 概述
第一章 淵源綜述
第二章 醫院位置
第三章 醫院性質和管轄範圍
第四章 歷史沿革
第一節 中醫院的建立(1956年)
第二節 建院初期(1956-1966)
第三節 文革十年(1966-1976)
第四節 撥亂反正七年(1976-1982)
第五節 改革開放時期
第六節 深化改革時期(1990-1996)
第二篇 政事
第五章 中國共產黨
第一節 黨組織的建立和發展
第二節 黨的思想建設
第三節 領導體制及領導班子建設
第四節 黨風建設
第六章 社會團體和民主黨派
第一節 工會
第二節 共青團
第三節 農工民主黨
第四節 中國民主同盟
第五節 民兵
第六節 紅十字會
第七節 中醫學會
第八節 中醫中藥研究所
第三篇 管理
第七章 行政管理
第一節 行政機構沿革
第二節 組織管理體系
第三節 規章 制度管理
第四節 人事管理
第五節 檔案管理
第六節 病案管理
第七節 統計管理
第八節 圖書管理
第四篇 醫療
第八章 門診
第一節 門診概述
第二節 急診科
第三節 掛號室
第四節 專科門診
第五節 專家門診
第六節 腸道門診
第七節 內科
第八節 痔科(肛腸科)
第九節 針灸科
第十節 婦科
第十一節 兒科
第十二節 外科
第十三節 推拿科
第十四節 理療科(康復科)
第十五節 皮膚科
第十六節 耳鼻喉科
第十七節 男性科
第十八節 美容門診
第十九節 第二門診部
第九章 病區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各病區簡況
第三節 一病區(痔科)
第四節 二病區(眼、兒、婦科)
第五節 三病區(內科)
第六節 四病區(針灸科)
第七節 五病區(外科、骨科)
第八節 六病區(老年病科)
第九節 七病區(肛腸科)
第十章 藥劑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中藥房
第三節 中成(西)藥房、病區藥房
第四節 炮製室
第五節 藥庫
第六節 製劑室
第十一章 醫技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檢驗科
第三節 放射科
第四節 功能檢查科
第五節 病理室
第六節 手術室
第七節 供應室
第十二章 護理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護理管理體制
第三節 護理質量管理
第四節 在職培訓、教學和科研
第十三章 預防保健科
第十四章 醫療器械科
第五篇 財經總務基建
第十五章 財經
第一節 財務科
第二節 財務管理
第三節 經費
第十六章 總務
第十七章 基建
第六篇 教學 科研
第十八章 教學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各種教學、進修統計表
第十九章 科研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學術專著和論文
第七篇 其他
第二十章 人物
首任院長——周惟僧先生小傳
徐海名醫——徐福棠小傳
“兒科聖手”潘明達先生小傳
一個以振興中醫為己任的人——記女院長 王如俠
江蘇省名中西醫結合專家許心華
敬業歧黃——記主任中醫師羅玉國
識鑒中藥材的高手——邵子英
名老中醫林世炘
第二十一章 歷史大事記
第二十二章 表彰
第二十三章 歷年醫療情況數據統計表
著作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