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寧,1984年開始開展了非水體系中無機微孔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工作。合成一些分子篩和磷酸鹽微孔化合物單晶,發表了十多篇研究論文。1991年開始開展水熱體系中的過渡金屬—氧簇合物的合成與性質表征。把水熱體系擴展到合成含有混合價態的過渡金屬—氧簇合物,發表十多篇研究論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家寧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58-10-8
- 專業 :無機化學
- 性別:男
基本資料
主要成就
主要學習經歷 | ||||
編號 | 開始 | 結束 | 所在院校 | 獲得學位 |
1 | 1978-10 | 1982-08 | 吉林大學化學系 | 學士 |
2 | 1984-09 | 1987-06 | 吉林大學化學系 | 碩士 |
3 | 1991-09 | 1995-06 | 吉林大學化學系 | 博士 |
2002年以來承擔教學情況 | ||||||
編號 | 開始 | 結束 | 課程名稱 | 類型 | 教學對象 | 人數 |
1 | 2005-02 | 2005-06 | 無機化學習題 | 必修 | 本科生 | 20 |
2 | 2008-09 | 2008-09 | 無機與分析化學 | 必修 | 本科生 | 135 |
3 | 2006-02 | 2006-06 | 無機化學實驗 | 必修 | 本科生 | 252 |
4 | 2007-09 | 2007-10 | 化學綜合實驗 | 必修 | 本科生 | 110 |
5 | 2007-09 | 2007-06 | 無機化學 | 必修 | 本科生 | 152 |
2002年以來承擔科研項目 | ||||||
編號 | 開始 | 結束 | 項目名稱 | 項目來源 | 負責人 | 經費 (萬元) |
1 | 2000 | 2002 | 功能無機化合物的合成與性質 | 教育部骨幹青年基金(重點項目), | ||
2 | 2001 | 2003 | 異丁烯羰基化法合成三甲基乙酸的研究 | 吉林省科技發展項目 | ||
3 | 2004 | 2007 | 新型簇合物設計合成、結構調控及其性能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 ||
4 | 2006 | 2008 | 金屬簇合物與金屬-有機聚合物新合成途徑的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
重要獎項和專利獲得情況 | ||||
編號 | 時間 | 獲獎名稱 | 獎項類別 | 名次 |
1 | 2001 | 面向二十一世紀的無機化學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 | 吉林省教學成果省級一等獎 | 5 |
2 | 2004 | 大學化學實驗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 吉林省教學成果省級二等獎 | 1 |
3 | 2004 | 堅持長期建設,立足五個一流—無機化學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 吉林省教學成果省級特等獎 | 5 |
4 | 2005 | 堅持長期建設,立足五個一流—無機化學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 5 |
5 | 2006 | 長春市師德標兵 | ||
6 | 2007 | 寶鋼優秀教師 特等獎 | ||
7 | 1995 | 《基礎化學實驗》 | 吉林省普通高等學校 | 2 |
8 | 2007 | 《無機化學》 | 吉林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 二等獎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