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鰭魚

後鰭魚

後鰭魚,學名:Opisthopterus tardoore (Cuvier, 1829),為鋸腹鰳科、後鰭魚屬的一種魚類。體延長,很側扁,腹部具強棱鱗。頭小,頭後背緣凸出。具脂眼瞼。口上位。臀鰭條56-66。無腹鰭,背鰭始於臀鰭後方,分布於印度、馬來亞、印度尼西亞、台灣島以及南海、東海等海域。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Vizagatam。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後鰭魚
  • 拉丁學名:Opisthopterus tardoore (Cuvier, 1829)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鯡形目
  • :鋸腹鰳科
  • :後鰭魚屬
  • :後鰭魚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中國分布,世界分布,

形態特徵

背鰭18;臀鰭61~62;胸鰭15;縱列鱗54,橫列鱗13;鰓耙10+26。
後鰭魚後鰭魚
體長為體高3.5~3.7倍,為頭長5.3~6.3倍。頭長為吻長4.3~4.8倍,為眼徑3.3~3.4倍,為眼間隔5.8~6.8倍。尾柄長為尾柄高0.9倍。
體延長,側扁,頭後部背緣向後上方隆起,然後平直延伸至背鰭;腹緣廣弧形,具銳利棱鱗29~30。眼中大,眼間隔窄而圓。鼻孔每側2個,位近吻端。口前上位,下頜向上翹,包圍上頜。上下頜具細牙一行;齶骨、翼骨和舌上皆具牙。鰓孔中大,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鰓蓋條6。肛門靠近臀鰭前方。
體被薄圓鱗,易脫落,鱗上環紋甚細,無放射溝。
背鰭小,位於臀鰭前方1/5處上方,起點距尾鰭基較距吻端為近。臀鰭甚長,起點約位於吻端和尾鰭基的中間下方。胸鰭中側位。無腹鰭。尾鰭分叉,下葉較長。
體背部青黃色,體側及腹部銀白色。背鰭和尾鰭青黃色,散布黑色小點。鰓蓋後上方具一暗色小圓斑。

生活習性

海(洋)生。

分布範圍

中國分布

世界分布

印度, 馬來亞, 印度尼西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