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高句麗

後高句麗

後高句麗是新羅貴族弓裔在朝鮮半島建立的國家。後高句麗疆域北及平壤,南至尚州。後高句麗904年建國號摩震。905年又改國號泰封。918年被部將王建王氏高麗所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後高句麗
  • 地址新羅貴族弓裔在朝鮮半島建立
  • 南至:尚州
  • 北及:平壤
簡介,史料記載,區別,

簡介

以朝鮮歷史上的高句麗的名義建國,稱為高麗。

史料記載

《三國史記.甄萱傳》
甄萱,尙州加恩縣人也。本姓李,後以甄為氏。父阿慈介,以農自活。後起家為將軍。初,萱生孺褓時,父耕於野,母餉之,以兒置於林下,虎來乳之。鄕黨聞者異焉。及壯,體貌雄奇,志氣倜儻不凡,從軍入王京,赴西南海防戍。枕戈待敵,其勇氣恆為士卒先。以勞為裨將。
唐昭宗景福元年, 是新羅真聖王在位六年。嬖豎在側,竊弄政柄,綱紀紊弛,加之以饑饉,百姓流移,群盜蜂起。於是萱竊有覦心,嘯聚徒侶,行擊京西南州縣。所至回響,旬月之間,眾至五千人,遂襲武珍州,自王。
猶不敢公然稱王,自署為新羅西面都統指揮兵馬制置持節都督全武公等州軍事,行全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上柱國漢南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
是時,北原賊良吉雄強。弓裔自投為麾下,萱聞之,遙授良吉職為裨將。萱西巡至完山州,州民迎勞,萱喜得人心,謂左右曰:“吾原三國之始,馬韓先起,後赫世勃興,故辰、卞從之而興。於是百濟開國金馬山,六百餘年,摠章中,唐高宗以新羅之請,遣將軍蘇定方,以船兵十三萬越海,新羅金庾信卷土,歷黃山至泗比,與唐兵合攻百濟滅之,今予敢不立都於完山,以雪義慈宿憤乎。”
高麗[lí],王建所建,定都開京(今開城),是朝鮮半島政權。王建立國時打出“高麗”的旗號,依違“高句麗”而希冀贏得政治籌碼,其實與高句麗並無必然關係。新羅末年,新羅王族弓裔建立泰封國,尚州土豪甄萱建立後百濟國。918年泰封部將王建殺弓裔自立,建立高麗國。935年滅新羅,936年滅後百濟,基本統一朝鮮半島。1287年起高麗國王兼任征東行省達魯花赤,成為元朝附屬國,1356年恭愍王恢復獨立直到滅亡為止。1392年被朝鮮王朝取代。佛教是高麗國的國教。歷經16年時間雕刻成的高麗大藏經是世界瑰寶之一。 高麗被今天的朝鮮政府認為是朝鮮族歷史上首個統一國家。宋代以來的史家由於認知的淺薄,往往錯將高麗與高句麗混談作為高麗;為了將其與中國歷史上的地方政權高句麗區分開來,,此高麗特指王氏的高麗,史稱其為王氏高麗,以正清史實。
九世紀末,新羅由於農民反對封建殘酷剝削的鬥爭,逐漸衰落下去。在此過程中,西南地區的甄萱和北部地區的弓裔,分別成立了後百濟國(900—936)和後高句麗,從而朝鮮半島被分裂成了“後三國”。後三國各自擴張領土,展開角逐,空前加強封建剝削和壓迫。土地改革,新官僚機構的形成,佛教的衰弱,以及儒教的形成,這些發生在15世紀初的事件都是新王國誕生的一部分。
918年,後高句麗的王建被部將擁立為王,後高句麗亡。
918年,後高句麗的王建被部將擁立為王,遷都開城(松岳),為了利於統治,使各部歸附,王建將所建高麗王朝自稱繼承高句麗,改國號為“高麗”。實際二者完全沒有繼承關係,一個已經滅亡了250年的國家,人早已分徙各地。高麗有來源於論語“山高水麗”的附會。高麗的英文名“Goryeo”源於高句麗的英文名“Goguryeo”。而三韓的英文名“Korea”是高麗英文名“Goryeo”的變形。實際上,“Goryeo”和“Goguryeo”均是唐代傳入新羅的漢字音讀,來源於中國歷史古籍。935年,滅新羅;936年,滅後百濟。
高麗建國初期北邊大概在今大同江以北龍興江一線與渤海國對峙。936年-943年,高麗北擴到今朝鮮元山市。993年,高麗西北部到達鴨綠江高麗蒙古戰爭後,高麗北部的東界、北界被蒙元占領,成為元朝的雙城總管府和東寧府,隸屬於元朝遼陽行省。濟州島也長期成為蒙古人的直接管轄地“耽羅軍民總管府”負責防倭和高麗海外僑民事務。元末期,高麗積極北拓,收復北部被蒙古占領的土地。1388年,在明朝擊敗東北地區的北元軍隊後的第一年,明朝明太祖建立鐵嶺衛以取代元朝在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北部的開元路。由於高麗聲稱對開元路朝鮮半島北部地區擁有主權,明朝放棄了開元路朝鮮半島北部的領地,並將鐵嶺衛改置於遼東奉集堡(今遼寧瀋陽東南奉集堡)。 1393 年,鐵嶺衛又從奉集堡移至銀州(今遼寧省鐵嶺市)。高麗末年和朝鮮王朝初期,李成桂對朝鮮半島圖們江流域加強了管理,招撫居住在該地區的女真人,最終使圖們江和鴨綠江成為中朝兩國的界河。
993年,高麗與契丹戰爭後王氏高麗按協定與宋朝斷交,契丹人對鴨綠江以東故地保州地區作出讓步。並在以後兩次戰爭中擊退契丹的入侵。1170年和1173年,以武將鄭仲夫為首,發生兩次政變,政變軍人廢立國王,大殺貴族文官,最終建立了武將崔忠獻挾持國王的“都房”政權。1231年,蒙古入侵高麗,高麗國王逃至江華島;1258年,崔氏政權跨台,國王投降蒙古,蒙古則答應撤軍。元朝建立後,不肯降元的三別抄繼續發動抗元戰爭;1273年,元軍占領濟州島,高麗與蒙古戰爭結束。王氏高麗成為元朝的藩屬國,直到1356年高麗朝廷才重新掌握統治權。

區別

高氏高麗與王氏高麗沒有繼承性。後高句麗是新羅貴族弓裔朝鮮半島建立的政權的歷史稱呼。899年,弓裔起兵反對新羅。901年建都開城。弓裔聲稱復興高句麗,定國號高句麗,史稱後高句麗。高句麗疆域北及平壤,南至尚州。後高句麗904年建國號摩震。911年又改國號為泰封。918年被部將王建王氏高麗所滅。
高句麗滅亡後250年,三韓人王建在朝鮮半島南部建立高麗國,史稱王氏高麗,朝鮮王氏高麗王朝源名於高句驪,但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國家而不是一體相續的朝代,因為王氏高麗與高句麗領土95%以上不重合,語言不同,歷史年代跨度過大(超過250年的差距),這是研究高句麗歷史必須嚴正注意的問題。所以,高句麗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地方政權。對於歷史不能模糊,這也是防止韓國極端民族主義者覬覦我國東北領土的證據之一,不可偏謬。
《新五代史》
其國地、君世見於唐,比他夷狄有姓氏,而其官號略可曉其義。當唐之末,其王姓高氏。同光元年,遣使廣評侍郎韓申一、副使春部少卿朴岩來,而其國王姓名,史失不紀。至長興三年,權知國事王建遣使者來,明宗乃拜建玄菟州都督,充大義軍使,封高麗國王。建,高麗大族也。開運二年,建卒,子武立。乾祐四年,武卒,子昭立。王氏三世,終五代常來朝貢,其立也必請命中國,中國常優答之。其地產銅、銀,周世宗時,遣尚書水部員外郎韓彥卿以帛數千匹市銅於高麗以鑄鐵。六年,昭遣使者貢黃銅五萬斤。高麗俗知文字,喜讀書,昭進《別敘孝經》一卷、《越王新義》八卷、《皇靈孝經》一卷、《孝經雌圖》一卷。《別敘》,敘孔子所生及弟子事跡;《越王新義》,以「越王」為問目,若今「正義」;《皇靈》,述延年辟穀;《雌圖》,載日食、星變。皆不經之說。
新羅,弁韓之遺種也。其國地、君世、物俗見於唐。其大族曰金氏、朴氏,自唐高祖時封金真為樂浪郡王,其後世常為君長。同光元年,新羅國王金朴英遣使者來朝貢。長興四年,權知國事金溥遣使來。朴英、溥世次、卒立,史皆失其紀。自晉已後不復至。
所以,高句麗是扶餘人,和新羅弁韓人,沒有多大關係,高句麗的主體是扶餘人。而新羅,還有後來的後高句麗,王氏高麗,無論建立者,主體人種是新羅弁韓人,還有少部分逃亡的高句麗人,還有百濟人等。高句麗滅亡200年後,出來的後高句麗和王氏高麗是新羅人自稱繼承高句麗,亂認別人的祖宗,把高句麗相對輝煌的歷史當作自己,新羅人,應該感到羞恥。綜合上述,高麗是沒有繼承高句麗的。
高句麗之後的後高句麗或王氏高麗為什麼要削尖腦袋去冒充繼承原高句麗?
為什麼高句麗亡了之後,朝鮮半島上出現了沿用或借用其名稱的政權,即所謂的後高句麗和王氏高麗,應該有這么一些原因:
第一,高句麗在朝鮮半島上畢竟存在的很長一段時間,其影響並未隨其滅亡而消失。其強大形象為當地後人所景仰。高句麗打敗了前來征伐的大隋軍隊,而新羅最後卻臣服唐朝,被封為君王。
第二,高句麗畢竟有一部分人留在了當地,新政權可以藉此收買部分人心。而新政權的建立者是取代新羅,當然不願意沿用新羅這一名稱。
第三,新政權雖然實際上是對新羅的延續,但畢竟占據了高句麗的相當一部分領土,為了強調對所占領土的合法性,當然就刻意突出對高句麗歷史的繼承。雖然客觀上並沒有所謂的歷史繼承,但新羅的後人錯把領土繼承當成了歷史繼承。這種誤會導致的錯誤的歷史認識據此延續了上千年,對朝鮮、韓國人影響很大,甚至中國人也受其影響。
第四,應該說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客觀原因,就是隨著唐朝中後期的衰弱,新羅和王氏高麗的疆域不斷向北擴展,蠶食中國在朝鮮半島北部的領土,最終占據了原高句麗在朝鮮半島的絕大部分故地(註:從嚴格意義上講,占據的雖然是高句麗的故地,但不是高句麗的領土,因為高句麗早就不存在了,在其滅亡時,其領土,包括在朝鮮半島北部的領土大部分是由唐王朝繼承或收復的),而且包括了高句麗後期的都城。在這種情況下,王氏高麗在編撰本國歷史的時候,就面臨著如何完整的闡述本國歷史的問題,必定繞不過曾經在朝鮮半島上存在了相當長一段歷史時期的,並且與新羅、百濟並列的高句麗。怎么辦?為了體現其疆域的歷史完整性、正統性,就人為的將朝鮮半島上高句麗、百濟、新羅的並立闡述為所謂的“三國時期”,也就把高句麗歷史人為的納入的所謂的朝鮮或韓國歷史。
第五,當然,應該還有一個歷史局限性方面的原因,即當時的所謂“後高句麗”、“王氏高麗”人,他們雖然很清楚在他們身邊的高句麗歷史,但並不清楚完整的高句麗歷史,而把他們所知道的那點高句麗歷史錯當成的完整的高句麗歷史;也沒有搞清楚怎樣才算真正且總體上繼承了高句麗歷史,誤以為自己占了人家的很大一部分故地,尤其是連都城都占了,就是繼承了人家的整個歷史,好像就順理成章的把人家高句麗的歷史完全變成的他的歷史了。
第六,新政權出於領土擴張的企圖,以人為製造的對高句麗的繼承拉近其與渤海國人民的關係,並以對高句麗的繼承為由,可以為其進一步吞併高句麗在中國東北地區的故地製造歷史依據。恐怕今天的韓國刻意強調和延續其古人的錯誤認識也有領土欲望的因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